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5 15:24:43
每經編輯|程鵬 潘海福
9月15日中午,西貝餐飲集團就近期預制菜爭議發布致歉信(詳見剛剛,西貝致歉:盡可能把中央廚房前置加工工藝調整到門店現場加工,改用非轉基因大豆油,10月前全國門店完成調整)。
不過這則道歉信在發布后又被刪除,道歉信中稱“顧客虐我千百遍”,受到不少網友質疑。不久后,這封道歉信又被發出,區別是“虐”字加了引號。
隨后,羅永浩轉發了該道歉信,稱“顧客虐你什么了?顧客都被你打成網絡黑社會了,誰虐誰呢”。
羅永浩稱“華與華的老板已道歉”
9月15日,羅永浩發文稱,“華與華的老板已經跟我道了歉,這件事可以過去了,畢竟它只是一個跑題的插曲。嚴肅的主題還是餐飲企業使用預制菜時,為什么必須給消費者知情權。”
此前,華與華營銷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杉在社交平臺力挺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稱“西貝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企業之一,遭到這種網絡黑嘴的網暴,老板選擇硬杠,一定要辯個清楚明白,這也給習慣于忍辱負重、茍且偷生的好人做了一個示范”。
9月14日晚間,羅永浩在“交個朋友直播間”表達了對賈國龍處理問題的不認同,并直言道:“幸虧我沒對干,如果真對干的話,西貝就徹底完了,你想想我用打西門子的勁頭打西貝的話,真的就完了。”
隨后,羅永浩還直接點名西貝營銷咨詢服務商華與華并批評道:“他作為收費的,幫它(西貝)做市場定位和營銷的,竟然在邊上呼吁它干,我可以認為這是當著全國讀者和觀眾的面,華與華證明了他們家給企業做這種支招的,這是純扯淡的。”
羅永浩還說:“這大致相當于兩個人對干,其中的一方不在理,并且上來由于某種原因先捅了自己20多刀,在血流不止,然后他那伙兒的軍師還在邊上說干,上去干,就這么一個情況。”
羅永浩直播間說道,“以后別的企業再用華與華,產生的可能就是大家會懷疑那個品牌是不是智力有問題,腦子有問題。”
羅永浩表示,“有人問是不是你們出錢給華與華,讓華與華出這個招。那我們出不起,他們服務西貝10年,收了6000萬。”
近期,西貝餐飲與羅永浩就預制菜引發的爭論在網絡上持續發酵。9月14日晚間,賈國龍在某個行業群內的言論截圖流出。其中除了提到西貝從今以后要打明牌、向胖東來學習外,還將羅永浩稱為網絡黑嘴、網絡黑社會。對此,羅永浩15日凌晨在社交平臺表示,本次事件中雙方總是各說各話,媒體轉來轉去也容易出現信息偏差。他提議,雙方找一個大型網絡平臺直播,當面對話。
9月15日上午,胖東來集團創始人于東來再次公開發聲支持西貝。他表示:“關于西貝我是好意、也肯定西貝在很多方面還是很優秀的!希望人們理性理解幫助企業改善問題走向美好、而不是不經意間的毀掉一個企業!因為做好一個企業太不容易!相信西貝會盡快完善人們對部分食品安全的擔憂、讓西貝越來越有品質的發展為社會帶來美好!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很多的問題!但社會的主流更多是相互的指責!望人們未來都充滿更多的善念!”
圖片來源:瀟湘晨報
在回復網友評論時,于東來還表示“相信他們(西貝)會改的”。此前,于東來就西貝與羅永浩之間預制菜輿論風波發聲稱,“任何事沒有完美,感謝西貝、海底撈等品牌企業可以讓我找到相對放心可口吃飯的地方。”
同日,羅永浩對此回應稱:“于總,您一直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企業家,希望您弄清真相之前,千萬不要被損友誤導,攪這個渾水,連累了您的名聲。這幾天的事件發酵,大家都看出來了,現在這個世界如果真有一個人想毀了西貝,那就是賈總本人。”
餐廳預制菜需要明示
國標草案已過審即將公開征求意見
據第一財經9月13日報道,國家衛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通過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屆時,預制菜“身份”將有統一說法,餐飲門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預制菜,也將首次納入信息披露范疇。也有專家建議,預制菜的上述信息應強制披露。
這將是預制菜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合規時代”的關鍵節點。在羅永浩質疑西貝部分餐品為預制菜,而西貝斷然否認引發廣泛關注的當下,也倍受矚目。
“該標準主要是規定定義和食品安全指標要求。”據一位參與起草的專家透露,草案對預制菜的分類、原料、加工工藝、貯存運輸及檢驗方法作出了統一規定,并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劑”等強制性指標。與現行141項團體、地方標準相比,國標條款更聚焦“安全底線”,為監管執法提供直接依據。
“這次事件,對預制菜行業來講是壞事也是好事,勢必會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促進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盡快出臺,同時推進預制菜術語、產品分類等質量標準的推廣,加強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銜接,包括依法制定包括產品質量、檢驗方法與規程等內容的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一位食品領域的專家表示。
同時他表示,也需要加強對餐飲服務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監管,引導餐飲企業主動公示預制菜使用信息,通過主動公示預制菜使用情況,來加強行業自律,共建良好消費環境。
而有關預制菜標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勢必對野蠻生長的行業進行洗牌,成本上漲或成為洗牌的誘因。
據業內人士估計,預制菜有望加強對“防腐劑禁令+冷鏈升級”的要求,這兩項要求預計推高成本15%~30%。該人士表示,中小工廠若無法承擔改造費用,或將在國標生效后兩年內被并購或退出,而頭部品牌有望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預制菜國標的到來,不僅能給生產企業劃出安全“紅線”,也將倒逼餐飲業告別“模糊營銷”。當“明示”成為法定義務,消費者的選擇權才能真正落地,而行業也將加速進入品質與品牌競爭的新階段。
編輯|程鵬 潘海福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第一財經、界面新聞、瀟湘晨報、極目新聞、微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