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3-17 18:19:03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岳斌在接受公開采訪時表示,福島核泄漏對我國海水并沒有影響,這是因為我國沿海的鹽場離開福島的距離較遠。而輻射的物質進入了大海后,經過長距離的流動,立刻就會被稀釋幾萬甚至幾十萬倍,這樣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每經網3月17日報道:
一夜之間,浙江省各大超市、便利店里食鹽貨架空空如也,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大量搶購食鹽,這種情況在重慶、武漢、成都等內陸城市也有發生,一位網友向中國鹽業總公司反映他所在地區的鹽價一夜之間漲至50元一袋,這是日本陷入核危機后中國發生的情景,3月16日、17日食鹽搶購已成風。
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市場檢查,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同時明確告知消費者我國食用鹽等日用消費品庫存充裕,供應是完全有保障的,希望人們理性消費,合理購買,不信謠、不傳謠、不搶購。
與此同時,中國鹽業也發布緊急聲明,中國的食鹽儲備非常充足,發生搶購的地區鹽業公司都已經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國家和省級儲備,實行24小時緊急配送,提醒消費者碘鹽防核輻射、海水被污染沒有科學依據。
中國鹽業聲明:食鹽儲備非常充足
17日,針對市場鹽價暴漲、市民搶購食鹽的現象,中國鹽業總公司發布緊急聲明“中國完全有能力保障食鹽供應。各地食鹽供應出現緊張,是由于短時間內大量搶購所致,事實上中國的食鹽儲備非常充足。目前,發生搶購的地區鹽業公司都已經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國家和省級儲備,實行24小時緊急配送,希望消費者不要信謠傳謠,不要盲目囤鹽搶鹽”,“鹽價是由國家管制的,國家定價。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行為,將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處罰。碘鹽防核輻射、海水被污染沒有科學依據,請大家不要信謠傳謠。”,“對于有謠言稱某地幾年不會生產鹽的說法是子虛烏有的,目前鹽業公司正在向各超市進行配送,希望大家不要囤鹽。我國食鹽的生產體制完善,如果消費者理性,一定可以保證正常需求。”
然而,不少人仍有顧慮,擔心食鹽供應不足,擔心未來日本核危機升級后核輻射傳至中國,擔心中國沿海產鹽區遭遇日本核污染,擔心自己沒有做好提前防護影響健康……對此,中國鹽業總公司專門成立應急工作小組通過網絡向人們釋疑。
對于不少人提出市場什么時候可以恢復正常的詢問,中國鹽業表示,大約兩周,市場將恢復平穩,有人抱怨現在鹽如此貴怎么辦,中國鹽業解釋,鹽價是由國家管制的,國家定價,如果發現商販囤積居奇哄抬鹽價,市場可向物價部門舉報,建議市民家里如果食鹽尚夠使用不必急著買,因為中國鹽業正在向各超市進行配送,市場將很快穩定。
發改委火速行動打擊哄抬鹽價
17日,各地物價部門接到國家發改委的緊急文件,要求立即行動,開展市場檢查,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
“近日,部分地方受謠言影響,引發食用鹽集中購買現象,一些不法經銷商乘機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群眾反映強烈。為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維護市場秩序,國家發改委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立即行動,開展市場價格檢查,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多方組織貨源,保障食用鹽等商品的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穩定價格;加強宣傳,及時澄清不實信息和傳言。我國食用鹽等日用消費品庫存充裕,供應是完全有保障的。希望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合理購買,不信謠、不傳謠、不搶購。”
NextPage
謠言止于智者
日本大地震全球目光投向那里,隨著地震災情進一步演變,日本核危機步步逼近,恐慌情緒隨著危機事件擴大而不斷加深、蔓延。3月12日下午,一聲轟響,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上空騰起一片煙霧,氫氣爆炸,堆芯加劇融毀。15日,2號反應堆壓力鍋爆炸,大規模核泄漏發生。14日與16日日,3號反應堆堆芯加劇融毀,兩次發生氫氣爆炸,國際社會對日本核危機擔憂加劇。16日,4號反應堆兩次發次起火。目前,5號6號反應堆溫度正在上升。那此同時,美國核管理委員會認為4號反應堆廢燃料棒儲存池的水已經干涸,災情比日本官方說法嚴重,而美方建議福島核電廠附近美僑撤離范圍比日方宣布范圍廣,美、日雙方對災情的評估落差甚大。
隨著日本遭遇核輻射人數的上升,人們對于核輻射擔憂越來越多,關于目前日本核輻射程度、進展、影響、防護等方面的報道不斷見諸報端,恐慌情緒在全球蔓延,與此同時,國內有部分公眾情緒也變得焦慮,特別是與日本隔海相望的地方,如浙江、江蘇、福建等沿海地區。
盡管,中國氣象部門、環保部門不斷向人們傳播最新日本核輻射狀況與對國內地區影響,但還是有人擔心核輻射來臨,并影響自身健康。3月14日至15日,不少社交工具上出現人們互相提示哪里會發生核輻射以及避免外出淋雨等防護提示信息,同時,關于浙江、江蘇等地食鹽已被核污染的謠言四處流傳,緊接著來市場食鹽供應奇缺的消息傳來,在江蘇、浙江等地不少人見面打招呼直接變成“你買鹽沒有?”
隨后的事情就是我們目前經歷的,不管超市還是小食品店,人們紛紛奔向這里搶鹽,網絡上出現有一些罕見新聞圖片,超市在櫥窗打出大字體廣告:本店鹽已售完!
事實上,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岳斌在接受公開采訪時表示,福島核泄漏對我國海水并沒有影響,這是因為我國沿海的鹽場離開福島的距離較遠。而輻射的物質進入了大海后,經過長距離的流動,立刻就會被稀釋幾萬甚至幾十萬倍,這樣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江蘇食鹽90%是井礦鹽,10%是海鹽,其中井礦鹽儲存達2500億噸,還有淮安、徐州、常州產鹽基地,全省食鹽儲量夠我們消費幾千年,請公眾不要盲目搶購”。17日下午,江蘇省鹽務管理局副局長周明勇表示。
在搶鹽的背后,一些人正哼起暴利賺錢經。有人向中國鹽業反映,鹽價一夜漲至50元。盡管鹽價飛漲,但商販根本不愁銷不動,搶購行動已說明一切。目前,國家發改委、各地物價部門以及食鹽生產企業——中國鹽業一齊站出來,為人們釋疑,媒體也做了大量報道向公眾就核輻射的方方面面釋疑。相信,在得到全面、正確消息后,消費者將對這個問題會明白更多,防護方式更加理性。只是,等到人們全都明白過來后,不法商法的錢已賺到腰包了。
不可不知:
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受到輻射影響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天然輻射的影響,人均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劑量為2.4mSv,其中,來自宇宙射線的為0.4mSv,來自地面γ射線的為0.5mSv,吸入(主要是室內氡)產生的為1.2mSv,食入為0.3mSv。地區差異造成各地區的值會有所不同,例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達200mSv,人類的很多活動也都會有輻射,例如,人們攝入的空氣、食物、水中的輻射照射劑量約為0.25mSv/年。戴夜光表每年有0.02mSv;乘飛機旅行2000公里約0.01mSv;每天抽20支煙,每年有0.5-1mSv;一次X光檢查0.1mSv等等。這些日常劑量經過長期觀察和調查,對人體沒有造成危害。
為什么目前不宜服用碘片?
核與輻射突發事件發生后,人有可能攝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狀腺內,使這個器官受到較大劑量的照射,此時應該服用穩定性碘。浙江省的監測結果表明沒有受到放射性污染,目前沒有必要服用碘片,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政府在評估事故狀態后會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服用碘片應在政府部門的統一安排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
什么情況下服用碘片(碘化鉀)?多吃些碘鹽是不是可以達到和服用碘片一樣的效果?
當發生較嚴重核污染的情況下,應該有計劃地在一定時間內服用一定量的碘片。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鉀化合物,是一種穩定性碘,能阻斷放射性碘被人體甲狀腺吸收,使放射性碘快速的排出體外,達到保護機體組織的作用。但是,碘片也只能阻斷放射性碘的吸收,對其他放射性物質是沒有作用的。這就是為什么碘片的服用要與其它防護措施(如隱蔽待于室內、關閉門窗等)綜合使用。
碘鹽和碘片是不一樣的,碘鹽中的碘含量相對較低,起不到預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過量的吃碘鹽對身體是有害無益的。
如何進行自我防護?什么情況下應該采取隱蔽措施?
市民應避免恐慌,及時收聽收看廣播電視,掌握正確信息。應急狀態下可以采取一些應急防護措施,如隱蔽、撤離、關閉門窗和通風系統、出門戴口罩、用干或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減少皮膚暴露等。對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員應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
有較大量放射性物質向大氣釋放的突發事件發生時,應采取隱蔽措施。隱蔽時應關閉門窗及通風系統,以減少放射性物質的吸入和外照射,隱蔽可使建筑物內的人員吸入劑量約降低一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