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2 19:23:22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何小桃 裴健如
“2024款新軒逸1.6L舒適版裸車價5.98萬元,落地價7萬元。”9月11日,某東風日產經銷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這款車優惠后的售價要比7.99萬元的指導價低2.1萬元,如果有舊車置換或報廢,補貼后價格還能更低。
一年多前,比亞迪秦PLUS、驅逐艦05推出榮耀版車型,率先把A級轎車的售價拉低到了8萬元以下。一石激起千層浪,軒逸、朗逸、卡羅拉等合資A級轎車迅速跟進。其中,朗逸新銳出眾版“一口價”7.99萬元起;卡羅拉官降4.3萬元將起售價拉低至7.98萬元;軒逸·經典車型更是直接捅破7萬元價格門檻,6.98萬元起售。
6.98萬元似乎并非合資A級轎車的價格“底線”,如今軒逸售價再次下探至5.98萬元,也讓A級轎車市場的競爭硝煙愈加濃烈。
合資A級轎車“跟進”降價
軒逸售價下探至6萬元以下,“老對手們”也未坐以待斃。
某上汽大眾經銷商表示:“朗逸新銳裸車價7.3萬元,目前現金優惠在1.5萬元左右,加上購置稅、保險等,最終落地價8萬元出頭。”
某廣汽豐田經銷商也告訴記者:“雷凌全系目前價格優惠力度在4萬元左右,1.2L版本相對降得更多,差不多在4.5萬元。”
某一汽豐田4S店銷售人員則表示:“目前卡羅拉全系降幅在3.9萬至4.1萬元,比如2024款卡羅拉1.5L先鋒版,目前的裸車價在7.5萬元左右,相比今年年初降了4000元。”
除了軒逸、朗逸等A級轎車,部分合資A+級轎車跟隨降價。某東風本田經銷商表示:“9月初廠家剛剛對第十一代新思域調價,目前起售價8.99萬元,疊加置換補貼后低至7.49萬元。”
圖片來源:東風本田官微
記者注意到,也有部分合資A+級轎車試圖用智能化配置來迎合當下的消費者,以搶奪市場。比如全新一代速騰L搭載端到端高速NOA功能,可實現高速領航、精準上下匝道、自主起停等功能,并將純電車型上普遍搭載的智能語音控車帶入燃油車,配合8155芯片,可支持連續對話等。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合資A級轎車或降價,或增配,但從當前的銷量來看,僅有軒逸、朗逸和速騰還留在今年前8個月A級轎車市場銷量排行榜的二、三、四名中。其中,軒逸累計銷量19.94萬輛,朗逸累計銷量18.44萬輛,速騰累計銷量15.59萬輛。
自主車型已占銷量排行榜多數席位
四年前,合資品牌在A級轎車市場還處于絕對強勢地位。2021年,軒逸以接近50萬輛的成績登頂,自主品牌的“帝逸秦”尚在為年銷20萬輛左右的目標奮斗。如今,以比亞迪秦PLUS新能源為首的自主A級轎車,正從正面奪走合資A級轎車的市場。
今年前8個月,A級轎車市場銷量排行榜前十名中,合資品牌有軒逸、朗逸、速騰、卡羅拉四款車型上榜,其余六個席位被比亞迪秦PLUS新能源、小鵬MONA M03、星瑞、逸動、艾瑞澤8、帝豪占據。同時,排名第二的軒逸,銷量與第一名比亞迪秦PLUS相差超過4萬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資料圖)
“之前買軒逸的人喜歡將其與朗逸、寶來、雷凌作對比,但現在他們更經常與比亞迪秦系列作對比,今年小鵬MONA M03、零跑B01上市后,也有一部分用戶會將其列入候選名單。”上述某東風日產經銷商向記者表示。
自主品牌在A級轎車市場能夠不斷攻城略地,與其將“越級”的點從汽車配置功能延伸到了動力和空間有關。一位自主品牌研發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在對一款緊湊級轎車立項的時候,就遵守B級車的標準,這是車型本身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對價格敏感的A級轎車購車人群,更注重性價比,新能源車型已展現出其經濟性優勢。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自主品牌布局新能源較早,滲透率高于合資;其次,供應鏈更加靈活和完善,供給端不存在問題;最后,轉型升級電動智能化,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
“新能源進,燃油車退”的戲碼,如今在A級車市場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據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透露:“今年8月,A級車市場的新能源占比已經提升至43%,呈現持續遞增的趨勢,而燃油A級車的占比從2019年的95.8%下降至2024年的65.1%,今年8月占比已降至57.3%。”
A級轎車市場規模
5年減少超200萬輛
合資、自主在A級轎車市場的激烈競爭狀態,與這一細分市場的日益萎縮不無關系。
記者復盤2020~2024年的A級轎車市場銷量走勢后發現,2020年,A級轎車市場總量為549.9萬輛,市場份額為28.5%;到2024年,A級轎車市場總量下降至343.7萬輛,市場份額僅15%。五年間,A級轎車市場規模減少了206.2萬輛。
今年前7個月,A級轎車市場總量為214萬輛,市場份額為16.8%。“A級轎車市場規模持續萎縮,主要是因為消費需求降低,尤其是入門級車型的家庭需求下降明顯。”崔東樹告訴記者。
即便如此,A級轎車市場仍是國內轎車市場中銷量最高的細分市場。“A級車依舊是最暢銷的車型品類。”上述自主品牌研發負責人認為。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國內轎車市場總銷量為587.7萬輛,其中A級轎車市場占比為36%,超過其他轎車細分市場。
記者注意到,車企在A級轎車市場選擇燃油和新能源“兩條腿”走路,尤其是自主品牌在憑借新能源車型搶占更多市場后,在A級燃油車市場將有更深入布局。“國內燃油車市場有所收縮,但A級燃油車需求依舊廣闊。”上述自主品牌研發負責人表示。
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楊大勇近期也表示:“盡管新能源車快速發展,未來市場上仍將有至少35%的用戶繼續選擇燃油車,人人適配新能源車并不現實。”比如,長安引力序列下的燃油車型逸動已更新到了第四代產品。楊大勇透露,從長遠來看,第四代逸動也可能會推出新能源版本,以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
從目前來看,A級轎車細分市場的“油電之爭”仍然處于勝負未分、針鋒相對的膠著階段,實施多動力路線并行,燃油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兩端發力、共存共進”的經營策略,已是大多數車企在A級轎車市場的共同選擇。
記者|段思瑤
編輯|何小桃?裴健如?易啟江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呀: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