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5 13:56:33
相關機構表示,國內大型制藥企業(Pharma)仿制藥歷經前期集采擾動,收入已企穩回升,創新轉型成果已現。年初至今,恒瑞醫藥已披露 3 起 BD 合作,涉及默沙東、德國默克、GSK 等跨國藥企,累計首付款金額約 7.2 億美金,潛在總交易金額超137 億美金,BD 有望成為恒瑞醫藥可持續性收入。中國生物制藥于今年 6 月預告即將達成一項“標志性重磅對外授權交易”,涉及 PDE3/4 等潛力產品。7 月中國生物制藥以 5 億美金凈額實現全資控資禮新醫藥獲得核心資產與 BD 合作繼承,快速豐富雙抗/ADC 平臺,強化國際化研發能力。
從基本面來看,創新藥仍是當前醫藥板塊中產業趨勢最為明確,且具備未來成長空間的子行業,全年維度創新藥作為醫藥板塊的投資主線有望延續。
科創創新藥ETF國泰(589720)聚焦科創板創新藥企業,跟蹤匯聚30家代表性優質公司的上證科創板創新藥指數,以高成長biotech為主,產品20%漲跌幅限制使其更貼合板塊波動。
從業績表現來看,“924行情”以來,科創新藥指數跑贏主要港股創新藥指數!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6月30日市場反彈期間,科創新藥/港股創新藥/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漲幅分別為75%/70%/70%,科創新藥指數或有助于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時更好地分享科創板的彈性。
注: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