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7 07:26:43
金融監管總局: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紓困;
中辦、國辦: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穩住股市;
中辦、國辦: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
福建加快實施海洋新質生產力培育工程,探索建立全國首個海洋資源交易平臺;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NO.1 中辦、國辦: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穩住股市
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方案提出,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為。進一步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產品品種。
NO.2 中辦、國辦: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將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納入生育保險。實施兒科服務年行動,加大兒科服務供給。兒童季節性疾病高發期,加大綜合醫院夜間兒科(急)診開放力度。
NO.3 福建加快實施海洋新質生產力培育工程,探索建立全國首個海洋資源交易平臺
近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會議要求,要強化海洋重點產業項目帶動,全省“一盤棋”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場項目對接,集聚國內外海洋高端創新資源要素。堅持政策推動、創新驅動、科技賦能、金融加持,加快實施海洋新質生產力培育工程,加快催生一批千億級灣區海洋經濟產業集群。要更高起點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系統謀劃示范區建設增量政策措施,推動福州重點深化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全國首個海洋資源交易平臺,推進海洋金融創新,試點發行藍色債券;推動廈門聚焦海洋新興產業鏈延伸,打造現代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配套能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NO.4 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錨定海洋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爭分奪秒抓落實
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13日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會議強調,要錨定海洋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全力以赴、爭分奪秒抓落實,全力打好“開年即開拼、奪取一季紅”攻堅戰,扎實做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千項萬億重大項目建設、一流強港改革、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爭先進位、海洋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現代海洋漁業、海洋經濟立法等當前重點工作。
NO.5 民航局:健全完善促進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安全有序發展的政策舉措
據中國民航報,3月13日,民航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民航局局長宋志勇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以持續深化改革不斷增強行業發展內生動力。積極參與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健全完善促進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安全有序發展的政策舉措,健全完善民航市場準入、有序競爭、公平監管等制度規則,健全完善民航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機制,深入推進民航科技中長期規劃綱要實施,統籌推進低碳能源應用、碳市場建設和運行效率提升等工作。
NO.6 金融監管總局: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紓困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有關司局負責人就相關通知內容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紓困。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借款人信用記錄、還款保障,針對暫時遇到困難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貸款償還的期限、頻次。根據借款人申請,經審核合格后為符合條件的借款人提供續貸支持。
NO.7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公布 9月1日起施行
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印發《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其中提出,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印發《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其中提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主要包括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兩種形式,顯式標識是指在生成合成內容或者交互場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聲音、圖形等方式呈現并可以被用戶明顯感知到的標識;隱式標識是指采取技術措施在生成合成內容文件數據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戶明顯感知到的標識。本辦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NO.8 Windows協議到期,渠道商確認:華為PC全面轉向鴻蒙系統
微軟對華為的Windows系統授權即將到期,首款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商用AI筆記本電腦即將上市。多位華為內部人士向記者確認了上述信息,其中一位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產品還沒有具體的上市時間表,但最快將在下周有消息。”此前市場認為,華為正在推進自研PC解決方案,該機型將采用鯤鵬處理器與鴻蒙PC系統的組合方案,因合同因素無法使用Windows。
NO.9 中央空管辦部署開展防范無人機擾航工作
針對多地出現的無人機干擾民航航班運行問題,為進一步加強民用運輸機場及周邊區域安全防控工作,經報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審批,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近日會同中央和國家機關、軍隊有關單位研究印發專項措施,推進民用運輸機場防范無人機干擾航班運行工作。
NO.10 高盛最新發聲!國際長線資金已回歸中國市場
日前,高盛集團亞洲(日本除外)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王亞軍在媒體會上指出,中國企業的境外融資市場已迎來明確復蘇信號。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境外發行市場的融資總額達448億美元,較2023年的195億美元增長了一倍多。盡管和歷史均值750億美元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不過趨勢顯示拐點已過。今年前10周,中國企業境外發行融資總額達1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3倍。王亞軍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國際長線資金已回歸中國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