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15 20:23:20
每經編輯|張錦河
在河南村鎮銀行多名儲戶被賦“紅碼”之后,河南鄭州多個在建樓盤的業主最近也遭遇了健康碼莫名變“紅”。
據第一財經,6月15日上午,鄭州多個在建樓盤的業主向第一財經反映稱,自己的健康碼也曾在6月12日、6月13日先后被“賦紅碼”。
據中新經緯,鄭州融創中永中原大觀項目、康橋玖璽園的多名業主也表示自己近日遭遇了類似健康碼突然變“紅”的情況。
綜合他們反映的信息可以發現其共同點:他們都曾向有關方面反映過購房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他們都被有關方面詢問過是否為村鎮銀行儲戶。
中新經緯報道,張淑(化名)、馬銘(化名)、趙靜(化名)都是河南鄭州金水區融創中永中原大觀項目的業主,因多方面原因,該在建項目曾遲遲未能復工,他們多次與開發商、政府部門進行協商。
張淑6月13日的豫康碼 圖片來源:中新經緯官方微博
6月12日,張淑的愛人在外出時發現,他的豫康碼變為紅碼,隨后就接到所在社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詢問是否在河南相關村鎮銀行有存款等問題。之后,張淑發現她的豫康碼也顯示為紅色,同樣也接到社區的電話并詢問相同的問題。
張淑對中新經緯稱,他們不是上述村鎮銀行的儲戶,也沒有參與過儲戶的相關活動。在咨詢社區工作人員如何才能轉成綠碼時,張淑被要求寫下保證書。由于孩子要參加考試以及家人住院,他們急需豫康碼轉綠,因此簽了保證書。
馬銘6月14日的豫康碼 圖片來源:中新經緯官方微博
之后張淑的豫康碼由紅轉綠,不過,大約一個小時后,豫康碼再次變紅,此時,所在社區已經不能修改操作。張淑說:“社區的人稱,是因為我是從香港返回鄭州的,所以變成了紅碼。但事實是,我的港澳通行證早已過期。”12日以后,張淑做了核酸檢測,顯示為陰性。張淑一家向12345、12320熱線電話進行咨詢,均沒有查到原因,并且,她的孩子的豫康碼也變紅了。
馬銘也是在12日發現她的豫康碼被賦予紅碼,但當時沒有在意,“比較奇怪的是,我自查豫康碼時,顯示為紅色,但別人掃我的碼,卻顯示為綠色。我去做核酸檢測,核酸點的人都說我是綠碼。”
后來,張淑告訴馬銘紅碼一事,馬銘才決定去居委會詢問。居委會表示,在他們的系統里,馬銘的豫康碼為綠色,因此無法給她上報解決。12320熱線電話也不能解決。
趙靜是12日一早發現豫康碼被賦予紅碼,社區也不清楚原因,并讓她馬上居家。由于被賦予紅碼,趙靜的老公、孩子也不得不住進賓館。后來,她連續做了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健康碼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形成的個人二維碼,其中健康碼分別有三種顏色,分別是綠碼、黃碼和紅碼,其中紅碼是指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以及近14天內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
趙靜的行程卡 圖片來源:中新經緯官方微博
據中新經緯,近段時間以來,河南全省沒有中高風險地區。張淑、馬銘、趙靜發來的行程卡顯示,他們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均為綠色,且不帶星。
14日中午,張淑、馬銘、趙靜的豫康碼由紅轉綠。對于豫康碼為何會由綠轉紅,又從紅轉綠,他們均表示不清楚原因。聯想到河南相關村鎮銀行儲戶的豫康碼變紅一事,他們猜測,或許是因為他們曾與儲戶有時空交集。馬銘稱,今年4月底,他們去銀保監會河南監管局遞交了融創中永中原大觀項目資金沒打到資金監管賬戶的相關資料,當時就碰上村鎮銀行的儲戶。
除了融創中永中原大觀項目的業主,鄭州在建并發生糾紛的樓盤——康橋玖璽園的一位業主也對中新經緯表示,6月11日她的健康碼顯示為紅碼,咨詢社區、街道辦及12345熱點后均無法解決,到14日,健康碼自動轉綠。康橋玖璽園項目也有其他個別業主的健康碼被賦予紅碼。
據第一財經,對于健康碼被賦“紅”原因,鄭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不清楚具體的變“碼”原因,但為了避免以后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不便,最好堅持48小時核酸檢測,中間不要間斷,而且,盡量不要離開鄭州,更不要把手機借給他人。
15日下午,中新經緯致電12320熱線電話,工作人員表示,近兩日也接到一些豫康碼顯示為紅碼的市民咨詢,對于原因他們也不清楚,此前也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豫康碼異常的市民,可以選擇在豫康碼上提交材料、向社區申報、向12320熱線反饋等方式進行解決。對于是否和前述項目或與村鎮銀行儲戶有交集有關,工作人員亦稱并不清楚。
此前,據南方都市報,6月13日,網絡流傳的信息顯示,前往鄭州溝通村鎮銀行“取款難”的儲戶被賦“紅碼”。多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的儲戶稱,在掃碼填報個人信息后,其場所碼或豫康碼顯示為“紅碼”,“賦碼原因”為,“正在實施集中或居家醫學隔離觀察的入境人員”等;但同行赴鄭州的非儲戶人員健康碼則未受影響。此外,還有多位未前往鄭州的儲戶在填報信息后被賦為“紅碼”。
據界面新聞,6月14日晚間,多位儲戶向界面新聞反映,他們的健康碼已由“紅碼”轉為“綠碼”,時間發生在6月14日中午11點之后。“這大概是紅碼事件上了熱搜之后陸續轉綠的。”
巧合的是,這與本次樓盤業主健康碼變“綠”的時間相同。
而對于儲戶健康碼變“紅”原因,據澎湃新聞,6月15日,河南鄭州12345回應稱“信息庫出現問題,正積極改進”。16時許再次回應稱關于是否信息庫出現問題也在核實中,“已受理”。
央廣網對此事評論道:健康碼如此變幻莫測,實在“匪夷所思”。到底是“技術故障”還是人為干預,究竟是誰在健康碼上動手腳?目前,當地相關部門還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必須盡快深入調查,釋清疑問,還原真相。如果是技術問題,需要盡快解決。如果是人為問題,試圖通過操縱健康碼來阻撓、拖延儲戶商討取款事宜,那就更是肆意妄為,要一查到底、嚴肅問責,并要完善健康碼管理規則,防范濫用賦碼權。
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2020年12月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規定,加強防疫健康碼數據規范使用。健康碼基于疫情防控所需,不能失常,更不準越界。否則,損害的不僅是防疫大局,更是相關部門的公信力。健康碼必須“健康”,絕不可任性賦碼。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第一財經、中新經緯、央廣網、澎湃新聞、據南方都市報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抒穎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