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7 13:42:57
每經編輯|彭水萍
各地高考錄取工作正在進行,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日前發文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警惕招生騙局、陷阱,以免上當受騙。
教育部表示,2020年具有高考招生資格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共3005所均已在教育部門戶網站和官方微信公眾號“微言教育”發布,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登錄教育部官方網站或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微言教育”中的“高校名單”欄目進行查詢核實。
凡經教育部備案的高校都有高校報考代碼與專業代碼,在各省(區、市)填報志愿系統中均可查詢。虛假大學因未有辦學資質而無招生代碼,查不到代碼的學校都是“虛假大學”。
教育部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高考成績是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任何聲稱,可以不看分數,交錢即上的學校,都是在招搖撞騙。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徑”、“低分上名校”的謊言。
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年高考結束后,有廣西的考生家長向記者反映,原本打算在微信中搜索廣西招生考試院的公眾號,但輸入關鍵字后搜到的卻是一個由個人注冊的“山寨號”。
據家長反映的情況,記者在微信進行了搜索,輸入“廣西教育招生考試院”的關鍵字,排在第一位的是名為“廣西招生考試網”的公眾號。添加其留下的聯系微信后,詢問其是否為廣西教育部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對方一直未予以回復,只是發來出國留學之類的招生廣告。點擊該微信公眾號資料后發現,除注冊主體顯示為“個人”之外,再沒有其它的信息。
記者向廣西招生考試院進行核實后得知,名為“廣西招生考試網”的微信公眾號并非教育主管部門官方開設,系被個人搶注了名稱。
同樣,在微信公眾號搜索“河南省招生考試”,出現了十多個公眾號的結果,排在首位的是名為“河南招生考試”的公眾號,該公眾號上加注了微信認證的標志。當點擊微信公眾號的注冊信息卻發現,其注冊主體為“陜西鴻圣教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有“河南省招生考試辦公室”,有“河南省招生考試信息網”,就這兩個公眾號。
有法律學者指出,個人和商業機構冒用政府名義建設網站的行為,本身就已經涉嫌違法,微信公眾號作為運營平臺,對該類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視而不見,也反映其監管出現了問題。
名字搶注、內容高仿、借助官方的名頭來引流、推廣、牟利,在網絡平臺疏于監管的情況下,網上甚至已經形成了高仿官方網站、公眾號的黑色產業鏈。
在網購平臺輸入“公眾號”的關鍵字,便出現大量的電商信息,其中一些店鋪公然打出高仿的醒目廣告,吸引客源。
記者:我看你們里面有一些打出廣告說高仿的,就是我公眾號可以可以做高仿的嗎?賣家:你可以抄任何的公眾號,比如說您覺得哪個好都可以給他弄放下來。記者:微信通過咱們公司做的話,它是包括注冊到流程都是一起的,還是說我先注冊交給你們。賣家:都是一起的,都可以給您弄。你個體工商戶是嗎?記者:你們有現成的我可以租嗎? 賣家:我們是有現成的,一年5000。
有法律學者表示,對于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型社交賬號,存在黑色產業鏈進行仿冒運營,且屢禁不絕的情況,網絡平臺亟待系統化治理,通過加強審核、加強過程監管、賬號黑名單等方式,切實維護網絡平臺的生態。
據央視新聞最新報道,針對“微信平臺存在大量高仿、山寨教育招生部門的公眾號”的問題,微信回應稱,已對1138個混淆為招生機構的個人公眾號名稱進行清除。根據《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協議》,公眾號不得仿冒、混淆他人帳號昵稱、頭像、功能介紹或發布內容等。冒充、利用他人名義,一旦發現公眾號名稱存在故意混淆,從而干擾平臺搜索結果,或影響用戶的識別與判斷的行為,平臺絕不姑息,將對這些內容進行清理或封號處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微言教育)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