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6 16:55:19
2025年8月15日,新氧科技發布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整體營收同比下降7.0%,凈虧損達3600萬元。公司CFO趙暉指出,下滑主因是訂閱平臺信息服務的醫療服務提供商數量減少。不過,線下輕醫美連鎖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這標志著公司戰略轉型跨過拐點。新氧計劃年底前將醫美中心數量擴充至50家,未來8至10年目標實現千店規模。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魏官紅
在醫美行業線上流量紅利減緩、監管持續深化的大背景下,曾經的互聯網醫美平臺巨頭新氧科技(Nasdaq:SY,股價3.74美元,市值3.75億美元),正經歷一場深刻的戰略轉型陣痛與機遇期。
8月15日,新氧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延續一季度的趨勢,新氧二季度整體營收同比下降7.0%,至3.79億元;公司二季度凈虧損達3600萬元,由去年同期的盈利轉為虧損。新氧CFO(首席財務官)趙暉在業績溝通會上表示,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訂閱平臺信息服務的醫療服務提供商數量減少。
不過,線下業務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增長空間,新氧這兩年大力押注的線下輕醫美連鎖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財報顯示,新氧醫美診療服務收入在二季度同比飆升426.1%,達到1.44億元。這一數字不僅遠超其他業務板塊,也首次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
“這一結構性突破標志著新氧過去幾年實施的戰略轉型已經跨過拐點,進入增長驅動力更加明確、業務模式更加成熟的新階段。”新氧CEO(首席執行官)金星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上表示。從業績情況來看,新氧從線上服務向線下連鎖轉型效果明顯。
不過,重投入的線下連鎖業務能否將新氧拉出虧損泥潭?對于新氧來說,未來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財報數據顯示,新氧第二季度總營收為3.79億元,同比下降了7.0%。這意味著,新氧曾經的核心業務信息及預約服務正面臨嚴峻挑戰。
記者從財報數據發現,信息及預約服務作為新氧的起家業務,在本季度收入為1.35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2.1億元大幅下降35.6%。這一業務板塊的下滑,也可以看出醫美行業線上信息服務市場競爭加劇,新氧面臨著來自同行以及新興平臺的雙重擠壓。同時,行業監管趨嚴,部分不合規或競爭力較弱的醫美機構離場,導致新氧平臺上訂閱信息服務的機構數量減少,進而影響了該板塊的收入。
財報披露,新氧第二季度醫療產品銷售及維護服務收入為7600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1.06億元下降28.1%,主要因醫美產品訂單量減少。這背后可能是由于市場需求變化、競爭產品沖擊,以及公司自身業務重心調整,對該板塊資源投入相對減少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結合市場競爭情況看,新氧線上業務的承壓與行業生態變化直接相關。當前醫美行業面臨“競爭加劇和消費者要求提高”帶來的挑戰,阿里健康、美團等綜合平臺通過“醫美上下游產業鏈布局”分流B端客戶,抖音、小紅書則以“直播、短視頻種草”重構流量入口。
這導致新氧作為傳統醫美社區的“線上信息中介”模式受到沖擊,因為醫療服務提供商更傾向于通過多平臺分發內容,降低對單一渠道的依賴。
在利潤方面,財報顯示,新氧今年二季度凈虧損3600萬元,2024年同期為凈利潤1890萬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新氧第二季度凈虧損為3050萬元,而2024年同期為凈利潤2220萬元,同比均轉虧。
財報解釋,利潤由盈轉虧,一方面是營收下降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與公司在轉型過程中持續投入資源拓展線下業務、優化運營體系等有關。
記者注意到,新氧二季度醫美服務成本為1.09億元,較2024年第二季度的2160萬元增長405.5%,財報中提到,增長主要是由于品牌醫美中心的業務擴張。這也就意味著,雖然新氧傳統業務進一步縮水,但公司的線下業務正處于大規模投入擴張的階段,這背后也隱藏著新氧未來的模式和想象空間。
從金星在財報電話會上的發言可以看出,他對新氧的線下連鎖業務寄予厚望。金星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擴展“新氧青春診所”的輕醫美服務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同時進一步加強標準化運營和產品創新能力,以鞏固在中國輕醫美連鎖行業的市場領導地位。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氧已在北上廣深等9個主要城市擁有29家正式運營的輕醫美連鎖品牌門店。今年6月,有25家門店已實現月度運營現金流為正。金星表示,“二季度,輕醫美連鎖業務首次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這是我們轉型戰略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去年11月,新氧宣布推出其全新輕醫美連鎖品牌“新氧青春診所”,金星在發布會上表示,希望自己親自下場,做一家好服務、好價格、好位置的醫美連鎖品牌。
針對醫美客單價高昂的難題,金星在首家線下店正式官宣運營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氧通過集中化采購、自建產品管線等組合模式降低藥械流通成本。同時還通過提高服務效率的方式,讓單店坪效(計算商業場所經營效益的指標)達到其他同類型、同面積機構的3~5倍,把平攤到每一位顧客身上的固定成本降低到過去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從市場反饋來看,這一策略取得了顯著成效。財報顯示,二季度新氧線下醫美中心活躍用戶數量(定義為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至少訪問過一次品牌醫美中心的用戶)超過10萬人。
在業績溝通會上,新氧管理層披露了清晰的線下擴張計劃。在2025年底前,公司計劃將醫美中心數量擴充至50家,目前已完成大部分,下半年仍有十幾家門店將陸續開業。新氧管理層表示,北京作為重點城市,預計年底前門店數量將達到10家。
對于2026年的開店計劃,新氧管理層表示,下一年的計劃將在今年四季度制定,初步預計新開數量不會少于2025年。長期來看,管理層透露,新氧的目標是在8到10年內實現千店規模,這一定程度也可以看出公司對輕醫美連鎖業務的長期看好和堅定布局。
當被投資人問及新氧線下門店的擴張模式時,管理層表示,目前新氧以自營為主。公司認為,自營門店資本支出相對可控,回本周期較短,且公司截至6月30日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與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資總額為9.99億元,現金儲備充裕,足以支撐現有較快的擴張節奏。
不過,管理層表示,加盟模式也被納入公司長期戰略布局。公司計劃在今年四季度試點2至3家加盟門店,后續將根據試點經營狀況決定加盟擴張的節奏。
可以看到,新氧在向輕醫美連鎖業務轉型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效。輕醫美連鎖業務的爆發式增長不僅改變了公司的收入結構,也為公司未來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增長曲線。不過,從市場競爭角度看,隨著輕醫美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進入該領域,競爭日益激烈。
對于新氧來說,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431499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