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16:47:02
熙菱信息(300588)創始人何開文、岳亞梅夫婦因公司連續五年虧損近4億決定退場,將所持股份轉讓給上海盛訊和上海金中易,交易總價7.21億元。上海盛訊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盛凝。此次交易還涉及中信集團和上海國資的間接入股,為公司未來發展增添了想象空間。熙菱信息高度依賴政府客戶,面臨市場競爭加劇和技術迭代提速的挑戰。此次股權變更能否成為其破局關鍵,尚待市場檢驗。
每經記者|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賀娟娟
連續虧損五年后,熙菱信息(300588)創始人何開文、岳亞梅夫婦決定退場。
接盤方浮出水面,上海盛訊棟岳信息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上海盛訊”)與上海金中易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上海金中易”)將分別受讓其持有的19.00%和6.06%股份,交易總價達7.21億元。
交易完成后,何開文將清倉離場,岳亞梅持股比例降至7.64%。公司控股股東將由此變更為上海盛訊,實際控制人相應變更為盛凝。
值得關注的是,在停牌前一個交易日,熙菱信息股價發生異動,收報18.77元,罕見錄得20%的漲停,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公告中另一引人矚目的信息是,具有央企背景的中信集團以及上海地方國資或通過間接方式入股上海盛訊與上海金中易,也為此次控制權變更增添了新的想象空間。
熙菱信息,作為新疆最早涉足軟件開發的科技企業之一,曾斬獲“中國大數據50強”“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稱號。其業務版圖聚焦于公共安全、網絡與數據安全、數字經濟三大領域,與華為、騰訊等國內外重量級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
2017年,熙菱信息登陸創業板,但上市第二年,其業績開始“變臉”,2019年,其歸母凈利潤已從上市當年的8067萬元大幅縮水至896萬元,營業收入更是不足2017年的1/3。
自2020年起,公司陷入了歸母凈利潤連續五年虧損的困境,累計虧損額高達3.83億元。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其盈利狀況仍未現轉機,錄得虧損1501.83萬元。
來源:熙菱信息公告
業績層面持續低迷,剖析其困境根源,高度依賴政府項目是核心癥結之一。
如2023年5月,熙菱信息就因應收賬款合計占營收比例較高、應收賬款周轉率下滑明顯,引得深交所關注。
公司也在回復問詢函時坦言,“主要客戶為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近年來各地財政均較為緊張,政府客戶項目驗收后的款項撥付較往年更為收緊,導致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
記者查閱公司公開年報信息發現,2016—2024年9年間,公司政府客戶營收占比平均值高達84.43%。而項目驗收集中在下半年、分期付款回款周期長達3~5年的特性,導致現金流常年緊繃。
此外,熙菱信息早年以疆內業務為主,后逐步拓展疆外市場。年報數據顯示,其疆外市場營收占比已從2017年的16.67%攀升至2024年的55.63%,但與此同時,銷售與管理費用卻因全國擴張激增。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熙菱信息賬上應收賬款余額仍高達2.5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為-2923.21萬元,持續消耗著企業血液。
為了破局,公司在拓展全國市場的同時,主抓數字化水平的提升。
2022年至2024年,熙菱信息累計研發投入約4772萬元,占合計營業收入的比重約10%。擁有各類軟件著作權252項,授權專利36 項。然而,這些技術積累尚未有效轉化為持續的訂單獲取能力和切實的盈利增長。
連虧5年后,創始人何開文、岳亞梅夫婦決定讓出公司控制權。
就股權結構來看,控制權變更前,何開文持股22.51%,岳亞梅持股10.18%,兩人合計控股32.69%。這對夫婦自2011年起分別擔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已掌舵企業14年之久。
上海盛訊、上海金中易則以15.02元/股的價格,合計出資7.21億元,分別持有熙菱信息19.00%、6.06%股份。
接過控制權的上海盛訊并非簡單的合伙企業。
據了解,上海盛訊是為本次交易而專門設立的主題公司,2025年6月才注冊成立,設立至今尚未開展實際經營業務。上海盛訊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安徽盛訊。
由盛凝控制的安徽盛訊聚焦網絡安全技術服務和政企客戶資源開發,同熙菱信息在客戶群體、技術互補性和服務模式上具備天然協同基礎,屬于產業鏈的縱向整合。
相較于熙菱信息,安徽盛訊盈利能力略勝一籌。2022-2024年間,安徽盛訊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047.91萬元、7028.74萬元、1.2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44.37萬元、1046.52萬元、1510.02萬元。
來源:熙菱信息公告
目前,上海盛訊由安徽盛訊、海南棟岳、胡李宏三家股東持股。
若未來盡職調查結果滿意、內部審批流程通過,中信(深圳)創新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以有限合伙人(LP)的身份對上海盛訊進行投資,取得45.07%的股份,成為第一大有限合伙人。
來源:熙菱信息公告
屆時,安徽盛訊的出資比例將從61.54%降至33.8%,中信(深圳)創新擬通過增資進一步提升話語權。
此外,上海金中易成立于2025年5月,上海盛石資本(隸屬上海國資委)擬以有限合伙人(LP)的身份對上海金中易注資,取得該公司99.40%的股份,將間接參股熙菱信息。
兩大國資平臺不僅提供資金,更將為熙菱信息開放央企與地方國企客戶資源,助力市場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披露易主公告的前一交易日收報18.77元,罕見錄得20%的漲停,成交額達6.66億元,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來源:東方財富網
經統計,自4月9日盤中觸及9.31元/股低點,到 7月18日漲停當天,熙菱信息股價區間累計漲幅達82.94%,震蕩走高。
7月28日復盤至今,公司股價走勢呈現顯著波動,受控制權變更事件及資金流動影響明顯。截至8月1日收盤,熙菱信息報19.88元/股,總市值37.11億元。
此次“引援”能否成為其破局的關鍵一步,尚待市場檢驗。
作為區域型企業,熙菱信息高度依賴政府客戶,在市場競爭加劇、技術迭代提速的背景下,公司開拓市場時如何與AI安防領域巨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企業競爭,如何實現盈利都是需要破解的難題。
若順利引入中信集團與上海國資,將有望依托熙菱信息主體,從業務結構優化、技術資源整合及市場渠道共建著手,重點突破央企國企客戶群體,構建多維度市場布局體系。
上海盛訊也明確表態,看好熙菱信息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將依法行使股東權利,積極參與公司治理決策,并在人員、業務等方面進行資源整合,提升公司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
來源:熙菱信息官網
對于即將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中信系”企業來說,中信數字科技集團作為生態化、智能化的新型運營商、服務商,對內承接中信集團的“上云用數賦智”等數字技術服務需求,對外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中信集團在2016年8月成立中信云網公司,專注于數字產業化生態搭建與平臺開發運營,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推動中信產業生態的數字化轉型。
上海國資入局的背后恰逢上海正加快建設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級產業集群,加速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
這無疑為熙菱信息后續資源池提供了想象空間。
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于,中信集團的央企資源池,能否真正為熙菱信息注入穩定且可持續的業務訂單?上海國資的屬地化優勢與政策資源,又能否有效助力公司在競爭激烈的華東市場搶占一席之地,實現其市場滲透目標?
對此,記者致電熙菱信息董秘辦,并發送采訪提綱至公開郵箱。截至發稿前,均未得到回復。
不過,根據熙菱信息公告,本次協議轉讓尚需達成部分先決條件,且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合規性審核,交易事項能否最終實施完成及實施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VCG41N168556099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