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鎮”興183⑨丨富順縣代寺鎮:走出產業發展新“稻”路

      川觀新聞 2024-03-26 09:48:16

       

      川觀新聞記者 行曉藝 自貢觀察 李佳玲

      小鎮名片

      代寺鎮,位于富順縣東部,轄行政村11個、社區2個,常住人口3.8萬人,先后被評為全國重點鎮、省級鄉村振興先進鎮等。該鎮為富順縣龍貫山稻粱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已建成中稻+再生稻種植面積3.2萬畝、高粱+再生高粱6000畝、稻漁種養示范基地1.2萬畝,是全縣優質糧食生產大鎮。近年來,水稻產業覆蓋原材料種植、產品生產,已形成再生稻博物館、農業主題公園的農文旅觀光精品路線,持續擦亮“再生稻之鄉”金字招牌。

      再生稻博物館。行曉藝 攝

      3月21日,正值春耕時節,富順縣代寺鎮草茂村的謝勇來到鎮上的智慧育秧中心,察看自己“新鮮出爐”的秧苗。“今年計劃播種1600畝的水稻,智慧化育秧之后,每畝成本能較傳統育秧節約100元,省時省力省成本。”謝勇說。

      代寺鎮是富順縣龍貫山稻粱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采用“中稻+再生稻+稻田綜合種養+田埂大豆高粱(玉米)”生產模式,現在能實現畝產中稻650—700公斤、再生稻300—350公斤等,總產值達2.98億元,帶動農戶戶均增收2600元以上。在鎮上,從播種到收獲到加工,再到參觀研學,有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一個川南小鎮,是如何走出由傳統耕種向現代耕作轉變、由單一產業向復合產業鏈升級的融合新“稻”路?

      稻田里長出“新質生產力”

      生產線上,一盤盤秧盤通過機械傳送帶有序運送,一路過去,覆土、灑水、撒種、再蓋土、再灑水,然后機械臂碼盤、再由叉車送入暗化室進行暗化出苗,全程智能控制。

      “與傳統耕作相比,育秧周期可以縮短10天,一個種植季能育苗2—3次。”代寺鎮黨委書記林利說,育秧中心每小時可產800盤秧苗,全年可以培育各類糧食作物秧苗100萬盤。相比傳統的育秧技術,育秧周期縮短、病蟲害減少、生產效率提高。

      科技貫穿于整個過程。播種后,代寺鎮也有一張高科技的“網”。位于豐光村的稻粱大數據中心,依靠衛星遙感和物聯設備,可以實時掌握中稻、再生稻的生長情況,進行蟲情、水情、占用耕地違建監測。

      育秧中心秧苗長勢良好。行曉藝 攝

      “再等20多天就要機播,今年鎮上有了新技術改良。”謝勇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將大面積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即在春耕插秧時為頭季稻機收留出作業走道,走道空行不插秧;收割時不碾壓稻樁,留下的稻樁再蓄留再生稻。“這項技術在盡可能不減少頭季稻產量的同時,能最大限度提升再生稻產量。”謝勇說,今年預計兩季稻一共能產230萬斤。

      農業科技創新應用離不開人才。去年以來,來自中國農科院、四川輕化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宜賓農科院等的8名博士扎根李子村,依托川南稻粱產業科創中心,持續開展上百個雜交水稻和低鎘相關試驗,優選出“竹香米”等系列高產高抗、廣適應性的中稻-再生稻新品種,提升了四川稻粱品質和品種培育水平。今年將在代寺鎮種植30余畝新研發的優異水稻資源。

      田里種水稻,地里種高粱。代寺鎮還在旱地推廣“2+2+1”糧經復合種植模式,即“春大豆+高粱+夏大豆+再生高粱+榨菜”,畝產值過萬元。

      接“二”連“三”的再生之“道”

      “帶你去個好地方!”林利帶著記者從育秧中心出來,不一會兒便到了一處平整空曠的地方,上面掛著的幾個大字醒目:京東農場再生稻合作基地。

      這是川南首個京東智慧農場,集“生產”“科技”“銷售”“品牌”于一體。“面前這塊300畝的基地,安裝了70臺物聯網設備,對再生稻空間環境等精準監測,實現‘餐桌溯源’。”京東集團西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線上主要進行再生稻的電商策劃、農產品上行服務。去年,富順再生稻系列米產品已在平臺一站式售賣,首次創下單價接近20元/斤的紀錄;線下依托本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場基地構建“農戶+基地+品牌營銷”聯動創收模式,目前正在研究再生稻米粉的精深加工,進一步補鏈。

      圍繞“再生稻之鄉”這塊金字招牌,代寺鎮在融合發展上下功夫,也帶來了文旅機遇。

      在京東農場對面,就是富順再生稻博物館。館內,分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4條耕作線,陳設有傳統的犁耙、紡車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感受“再生稻之鄉”的發展歷程。

      林利講起變化:鎮上依托李子村、豐光村為主的農業主題公園、再生稻博物館打造農文旅觀光精品路線。去年9月,全國首個再生稻專業博物館——富順再生稻博物館在李子村投用,為稻粱農耕博物館“升級”而成,已累計接待學校、研學團隊30余個,游客超4萬人;代寺鎮還與相關企業簽訂了農耕研學框架協議,流轉李子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土地10畝作為農耕實驗基地,讓青少年開展觀摩學習和研學活動。

      代寺鎮計劃打造消費品工業加工基地,引進再生稻精深加工企業,培育食品加工、中央廚房等企業;“稻香村舍”下個月主體就能完工,打造農耕文化展示傳承館、糧食安全教育基地、泥巴文化創意、稻粱IP創建等。

      這個川南小鎮,正持續煥發新活力。

      來源:川觀新聞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