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2 21:36:07
石勇認為,東數西算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政府間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與碳排放目標之間的矛盾。下一步,需要完善跨節點的系統性硬件基礎建設,形成數據中心的統一建設標準等。
每經記者|淡忠奎 每經實習記者|劉旭強 每經編輯|劉艷美
AIGC、大模型爆火,帶動算力需求猛增。業界開始關注,致力于我國算力一體化布局的東數西算工程進展如何?
“‘4+4’的樞紐布局放下去了,地方政府、三大運營商和一些央企也都開始行動了。”9月11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石勇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評價,“4+4”樞紐節點的試點建設是東數西算的主要成效。如若進展順利,該試點經驗還將在東北地區、長江經濟帶復制。
與此同時,他認為,東數西算實際操作過程中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政府間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與碳排放目標之間的矛盾。下一步,需要完善跨節點的系統性硬件基礎建設,形成數據中心的統一建設標準等。
與“南水北調”“西電東送”類似,“東數西算”也是國家層面的跨區域資源調配工程。簡單地說,就是把東部龐大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實現協同聯動,解決我國東西部算力供需不平衡問題。
據石勇調研,東數西算工程尚處于“4+4”樞紐節點的布局建設中,這也是目前主要的成效。
所謂“4+4”,即我國東數西算工程的8大算力樞紐根據定位分為兩大類,其中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4個節點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4個節點則服務于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
“比如,上海電價在一度電一塊錢左右,內蒙古大概是2毛多。如果把上海的一些冷數據放到內蒙古去處理,就要綠色得多。”石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4+4”布局有助于全國范圍數據中心形成一體化格局,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
在他看來,東數西算布局尤其是數據中心一體化的成效已經逐漸顯現。以川渝地區為例,已經在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正在試點跨省就醫住院免備案,目前成都平原經濟區與重慶主城區及區縣也已實現了公共交通“一卡通”“一碼通”,這些都是基于兩地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的建設。
東數西算頂層設計基本完成,但實際操作依然面臨很多實實在在的挑戰——
“上海的數據怎么放到內蒙古去,是不是一定要牽專線?還是可以通過光盤的形式存過去?這些都是遇到的很具體的問題。”
其次,政府間也存在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與碳排放目標之間的矛盾。
上海把數據放到內蒙古,能不能用內蒙古的雙碳指標?上海使用指標付不付費、付多少?是一系列的管理問題。
盡管如此,石勇斷言,這項系統工程勢必會逐漸鋪開。“沒有東數西算,中國的算力資源將來很難協調一致,綠色發展也不可能了。”他透露,“4+4”模式試點如若順利,相關經驗做法也將在東北地區、長江經濟帶繼續復制。
當前階段,應該如何加快推進東數西算?石勇提出幾點針對性建議:完善跨節點的系統性硬件基礎建設;形成數據中心的統一建設標準;構建算力為基礎的數據要素創新體系;同步規劃節點地區的大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
更重要的是,要協調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間、政府和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四重關系,“把機制梳理好,才能保證這樣巨大的系統工程能夠往下實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690143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