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9 23:23:50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陳俊杰
3月28日,深圳國際(HK00152,股價7.04港元,市值168.1億港元)發布了2022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營收155.29億港元,同比下降16.25%;股東應占盈利12.54億港元,同比下降64.91%。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解釋主要是本年度內聯營公司深圳航空大幅增虧及人民幣貶值導致產生匯兌虧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深圳航空錄得凈虧損約人民幣111.29億元(約等于127.93億港元)。按適用會計準則,深圳國際確認應占深圳航空的虧損為23.19億元(約等于26.66億港元)。
收縮部分供應鏈業務
具體到業務板塊來看,深圳國際主要從事現代物流、港口、收費公路、大環保等。其中,公司的收費公路及大環保業務由旗下A+H股公司深高速統籌經營,2022年整體收入較上年同期下跌17%至93.30億港元;股東應占盈利較上年同期下跌27%至23.15億港元。
現代物流方面,2022年深圳國際整體收入同比下降17%至19.63億港元。對于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基于風險控制的考量而主動收縮毛利率較低及風險較高的供應鏈業務,令物流服務業務營收同比下降61%,拖累板塊整體表現。但物流園收入較上年同期上升14%至15.73億港元,主要受惠于長沙、義烏、武漢等新園區投入運營。同時,物流業務的股東應占盈利較上年同期上升181%至14.27億港元,主要受惠于“投建融管”閉環商業模式的落地實施。
物流之外,港口業務是目前深圳國際重點布局的核心業務。在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板塊上,2022年深圳國際收入較上年同期上升2%至27.62億港元,但股東應占盈利較上年同期下跌5%至1.03億港元。
在港口的發展規劃上,深圳國際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在建的靖江港、沈丘港和豐城港正在推進,預計將于2023年陸續投入運營。去年,深圳國際總裁劉征宇還表示,“港口業務謀求分拆上市是我們下一個階段的戰略目標”。
資金占用要增強預算性
面對短期業績承壓,深圳國際除了優化全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資產布局外,也在通過公募REITs和私募基金等各種方式來取得資金的回流。
展望2023年,深圳國際財務總監戴敬明介紹道,今年深圳國際將進一步節約資金使用,特別是貨幣資金的占用,一定按照全年資本項目支出的計劃和預算,有針對性地支出,既要滿足集團項目投資的需要,也要合理控制和節約資金成本;要優化債務結構,包括中長期和短期的債務結構,也包括了境內人民幣和境外外幣的借貸結構,還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結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