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1 23:28:48
7月20日,江蘇遭遇今年以來最強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宿遷、連云港、鹽城等地遭遇龍卷風襲擊。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年發生龍卷38個,其中江蘇最多,每年平均龍卷風為4.8個,江蘇龍卷風為何而來?遭遇龍卷風又該如何防御?
每經記者|劉雅玲 每經編輯|楊歡
7月20日,江蘇局地遭遇了強對流“刺客”襲擊,僅在一天內,就出現了4個龍卷。
回顧過去幾年,江蘇也曾出現過幾次較強的龍卷風過程,比如2016年6月23日阜寧龍卷(EF4級),2021年5月14日蘇州龍卷(EF3級)等。
為何江蘇成為龍卷風多發之地?江蘇省氣象臺專家告訴我們,江蘇地勢平坦,河湖密集,是南北氣候過渡帶,冷暖氣流頻繁交綏,容易形成包括龍卷風在內的強對流天氣。
而此次出現的強對流天氣過程,是今年以來,江蘇出現的最強一次,波及宿遷、連云港、鹽城等地,鹽城響水出現的龍卷定級為EF3級。
按藤田級數,龍卷強度分為EF0級至EF5級6個等級。而EF3級龍卷往往會造成嚴重破壞,火車都可能被刮倒。
事實上不只是江蘇,根據中國天氣網的統計,我國龍卷風主要發生在東部平原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為多發區。江蘇、廣東、湖北、安徽等省份發生龍卷風次數較多。其中江蘇和廣東最多,湖北和安徽次之。
除了地域分布,龍卷風也有時間分布規律,從年際變化來看,根據資料統計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有38個龍卷風。集中分布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本世紀初,其中,2005年龍卷風個數最多,達75個,2020年最少,僅13個。
春季和夏季為我國龍卷風的高發期,7月的龍卷風活動最多。就日變化而言,龍卷偏愛在午后“出沒”,多發時段在12-20時。
眼下,正是江蘇省龍卷風高發期,當地的小伙伴們,一定多關注氣象預報,提前掌握一定的自救防護知識。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859321_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