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8 21:15:16
◎“從1月到5月,陸續做了3個月的抗疫志愿者?!钡?月份疫情平穩后,如今衢州導游老余又回到了崗位,重操舊業。
◎人的歸來,大背景不僅僅是疫情得到控制,還有當地用產業化思維抓旅游產業獲得的成效。譬如,當地通過文旅企業并購重組洗牌,重新組建協會,做大做強了文旅市場。
每經記者|葉曉丹 每經編輯|文多
水亭門古街道實景演出和圍觀游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7月15日晚7點半,衢州水亭門古街區正在上演《東南闕里》實景劇,演出從西側廣場一路行進至東側牌坊古戲臺,1個小時的演出時間里,游客駐足圍觀、踮腳翹首,甚是熱鬧。
“自今年實景劇演出推出后,古街區的人氣比以前更旺了,近距離互動性強的演出,使得原本20分鐘可以逛完的街道,游客現在的停留時間可以直到演出結束,街道兩邊的小店流量也多起來了。”衢州文旅局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晚上8點半,實景劇演出結束,又接了一單地接團的導游老余,在水亭門的牌坊前,等待看演出的旅游團客人集合。他今年做了3個月的抗疫志愿者,五月底六月初旅游業復蘇后,重返崗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衢州市文旅局了解到,疫情嚴重期間,旅游業低迷,衢州有部分導游轉行或兼職做核酸檢測員、抗疫志愿者;五六月份,旅游業逐步復蘇,到7月中旬,衢州已基本恢復至2021年同期水平。
“旅游為什么成為疫情之下,最困難的產業?”在一場座談會上,衢州市文旅局黨委書記、局長周紅燕分析道,旅游產業正處在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階段,對衢州而言,整個旅游產業需要重構底層邏輯。
兩個月前,老余在隔離酒店每天給隔離人員送一日三餐等物資。如今重回導游崗位,老余感覺松快了不少——可以帶各方游客體驗衢州的青山綠水、歷史人文。
“現在一般接本省休養團為主,基本上星期一到星期五,五天的休養團。周末有時候接個一到二天的普通團。”老余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道,疫情期間,很多導游都轉行了,一部分臨時兼職,做起了志愿者、核酸檢測員。
不過到6月份疫情平穩后,又回到了旅游崗位,重操舊業。“我就是其中一員,從1月到5月,陸續做了3個月的抗疫志愿者。”老余劃開手機相冊,給記者看了當時的照片。
在隔離酒店做抗疫志愿者的老余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1月到5月,旅游業基本停擺,包括旅行社、景區以及文化場所,壓力很大。”衢州市文旅局市場管理處處長管鵬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挺過了5月份,迎來了拐點。一個比較明顯的跡象是療休養旅游數據的上升,旅游市場也逐漸復蘇,包括衢州市星級飯店的入住率也開始提升。”
7月份,浙江省也開始加大力度扶持休閑消費。7月中旬,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發揮暑期效應加快釋放消費活力的意見》,其中提及鼓勵各級工會盡快啟動、盡早開展職工療休養活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促進休閑消費。
5月份之后,做了十幾年三輪車生意的老李,晚上閑不住又推出了他的二手三輪兒出來攬客。7月中旬,戶外近40℃的高溫,55歲的老李把毛巾搭在手把兒上,提了一壺白開水,在路邊一邊打扇一邊等待著水亭門古街區8點半演出結束后的出行“生意”。
在水亭門古街外候客的老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現在基本還是本地游客多一些,一般到‘五一’‘十一’外地游客接得多一些。旅游好,我們生意也好一點,旅游淡一些,我們生意就差一些。”老李說,水亭門古街區是衢州最熱鬧的地方,現在來這兒玩的游客和去年同期也差不多了,也有一些游客想坐著三輪車,游覽衢州古城區。
“在過去一年,我們已經重組了十幾家旅行社。旅行社基本是偏輕資產,我們現在希望在旅游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比如在吃住行游購產業上進行豐富。”衢州天馬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建明透露,疫情反復,旅游業受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旅行社、旅行企業在不斷轉型升級,為行業的復蘇做好準備。
周建明同時也是衢州市旅行社協會會長。他表示,衢州的旅行社整體小而多,營業額1000萬以上的規上企業不多,而在疫情考驗下,一些缺乏市場競爭力的旅行社逐步被淘汰。旅行社自身在謀求轉型升級的同時,更需要抱團取暖。周建明表示,去年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吸納了不少旅行社資產,延伸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做大做強旅行產業。
對于整個產業,周建明談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旅行社如果再按照傳統的旅游模式走下去,肯定會走向沒落。旅行類互聯網平臺出來了、自駕游模式興起、自由行更受市場偏愛,除了常規的療休養,會有一些團隊旅游,旅行社的功能正在慢慢衰退。那么在衰退的趨勢下,對我們旅行社而言,如何創新?如何活下來?不能再靠單一的賣客流的模式了,要做一些資源性的東西。”
在常山金源村的“現代金源旅游根據地”,周建明依托當地旅游資源,嘗試布局了吃住游購一系列產品體系,開發研學游、紅色游等項目。在購物體系上,和常山當地300名農戶合作,農民生產的玉米、地瓜等農副產品,通過周建明的平臺和渠道進行銷售。
7月16日上午11點,金源村村民的房屋門前,鋪滿了切成塊狀的胡柚粒,因為高溫炙烤散發愈加濃烈的清香。村里一位正在晾曬新鮮胡柚粒的村民告訴記者,胡柚曬干后可以入藥,他們曬好后,賣給專門收購胡柚干的人。他告訴記者,“前幾年賣胡柚價格低,1塊錢一斤,現在價格比以前高了六七倍,一年靠賣胡柚干片,基本能賺1萬元,刨除自己的成本投入,幾千塊錢的年收入還是有的”。
金源村正在曬胡柚的村民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抱團取暖,并不僅僅發生在旅行社之間,城市之間的旅行資源也在整合升級,滿足新的旅游消費需求。
衢州地處浙西,毗鄰江西、福建、安徽,擁有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和通達的交通條件。基于當前自駕游、自由行的旅游趨勢,衢州與江西上饒市、福建南平市、安徽黃山市也抱團合作,利用山水相依和秀美風景,聯手打造了一條1995公里、貫通四市、交通與旅游融合的旅游環線“95號聯盟大道”。7月15日,在2022衢州市文旅產品采購大會暨“心語星空•邂逅你我”首屆衢州露營季啟動儀式上,衢州市發布了百條精品旅游線路,根據不同旅游主題的訴求,設計差異化的旅游線路。
開化下淤村的露營營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旅游的過程,是人與人不斷產生連結的過程。落點在“住”的環節中,對酒店業或者民宿業而言,需要持續在“人的關系”運營上下功夫,其中包括人的興趣、人的需求、人與人的社交。
摩托戶外騎行愛好者圖南(化名)在一次開化縣摩托旅行中,找到了下淤村一家加盟摩巡驛站的民宿。負責運營這家民宿的衢州旭耕文旅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耕文旅)除了民宿外,還經營著露營營地等旅游形態。
“開化現在白金宿、金宿、銀宿很多家,相對中高級民宿應該在20家左右。”旭耕文旅總經理關安琪向記者表示,“我們成立文旅公司,想要做的是通過鄉村旅游規劃、年度旅游活動策劃,讓旅游目的地逐漸有活性,能吸引更多的High yield tourists,也就是有消費能力的游客。然后在當地招一批有可塑性的年輕人來做,他們成為事業合伙人,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年輕人回到鄉村。原意是借力發力,做可持續旅游發展。”
不過,疫情反復下,目標客群和實際旅游人群仍有差異,他們也因時制宜,靈活調整策略。“本來下淤這兒的業務主要的目標客戶群體是上海杭州的客人,但是現在不得不調整方向,改為市內、縣內旅游人群。包括產品內容也做了分級處理,原本基本只接待中高端客戶,不接旅行社,現在針對于旅行社或一般的游客,有價格更實惠一些的產品,從產品內容上做區分。”關安琪說道。
“旅游為什么會成為疫情持續蔓延下,最困難的一個產業?”周紅燕在7月15日的媒體座談會上表示,衢州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重構旅游產業的底層邏輯,需要用產業化思維抓產業。
衢州市文旅局媒體座談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周紅燕認為,衢州旅游業當前仍存在4方面的問題。
第一,在發展的動力上,還在依賴著傳統的資源驅動,市場驅動的環節始終不振;一個產業的發展依托資源,這是起步,第二步必須要發揮市場驅動力的作用,這是市場經濟的核心要義。
第二,在旅游的供求關系上,差異化的需求已經形成,而差異化的供給卻始終沒有跟上。旅游的需求已經轉化,差異化需求非常多元,而當前的旅游產品供給大多是無差別的,供應一個低端的套餐。
第三,在發展產業的形態上,旅游是一個典型的多跨協同的產業,核心資產包括旅游業、住宿業、交通業。但實際上旅游業各產業卻是各自為戰、背靠背,協同較少。
第四,在產品體系上,旅游產品的供應琳瑯滿目,而需求量龐大的一種核心產品至今仍沒有很好地滿足需求,即圍繞旅游全過程的服務。
如何理解發展旅游產業要用產業化思維抓產業?周紅燕提及,從前年開始,衢州通過文旅企業并購重組洗牌,重新組建協會,做大做強文旅市場。截至2021年,衢州市旅行社企業數量從108家增長到135家,旅行社規上企業2021年新增4家。
其次,強調旅游產品的力量,今年推出(衢黃南饒)“聯盟花園”百條精品旅游線路,同時,圍繞衢州鄉村,變資源為產品,研發相關旅游產品路線。
第三,構建產業體系。酒店、民宿、娛樂業打破行業壁壘和限制,通過產品購銷、合同協議甚至股權方式共同打造聯合體,提供更綜合性的旅游服務。
“我們是這么想,也是這么干的,有一些做得挺好,有些還處于思考階段,有些還在艱難地往前推。”周紅燕總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