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8 12:02:52
“超前點播”背后實則是視頻平臺長期難以盈利的壓力。“超前點播”固然可以提升會員收入,但在觀眾看來,其模式卻充滿套路。視頻平臺對“超前點播”規則的調整,“可以看做是視頻平臺對用戶體驗的一次妥協,在用戶增長放緩趨勢下,這種妥協是有意義的。畢竟短視頻對長視頻用戶注意力的爭奪仍然很激烈”。
每經記者|溫夢華 每經實習記者|朱鵬 每經編輯|董興生
近日,優酷熱播劇《君九齡》顯示已可以選集解鎖,同時保留了批量解鎖的功能。在此之前,愛奇藝、騰訊視頻等“超前點播”劇集中,用戶也已可以任意選集解鎖。
對于上述“超前點播”規則的調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愛奇藝、優酷等平臺,欲了解詳細情況,截至目前,暫無官方回復。
各大視頻平臺修改“超前點播”規則并非心血來潮。自《陳情令》開啟“超前點播”以來,這一模式已成各大平臺劇集播放的標配。
每經記者注意到,“超前點播”背后實則是視頻平臺長期難以盈利的壓力。“超前點播”固然可以提升會員收入,但在觀眾看來,其模式卻充滿套路。此前中消協也點名“超前點播”:視頻平臺應少一些套路、質價相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今,隨著視頻平臺對超前點播機制的調整,將帶來哪些影響?觀眾還愿意為此買單嗎?超前點播能否助力視頻平臺走出盈利困境?
打開優酷最新熱播劇《君九齡》,對于已經開啟“超前點播”模式的19集~24集,用戶在擁有VIP的前提下,可以任意選擇解鎖單集或批量解鎖多集,不用再“按照順序解鎖觀看”。
不僅是優酷。騰訊視頻的《云南蟲谷》、愛奇藝的《一生一世》等,在已經開啟的“超前點播”模式中,都啟用了新解鎖模式。
用戶已經可以自行選擇解鎖劇集 圖片來源:愛奇藝APP
“這可以看做是視頻平臺對用戶體驗的一次妥協,在用戶增長放緩趨勢下,這種妥協是有意義的。畢竟短視頻對長視頻用戶注意力的爭奪仍然很激烈。”艾媒咨詢集團CEO張毅表示。
視頻平臺對“超前點播”規則的調整,源于此前《掃黑風暴》播出時,不少消費者對平臺滿含套路的超前點播模式的質疑和不滿。
2018年,《陳情令》首次開啟“超前點播”,并在粉絲市場收割不菲收入。自此,這一模式被越來越多的劇集采用。此次調整前,觀眾要想解鎖“超前點播”的劇集,需要滿足兩大條件:首先需是平臺的VIP會員,其次只能按照集數順序單集解鎖或批量解鎖。
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雖然粉絲們對此也頗有怨言,但為了偶像或者追趕最新劇集,仍“被動買單”。今年《掃黑風暴》火爆一時,更多用戶加入“追劇大軍”,“超前點播”再次引發爭議。
8月底,上海消保委點名《掃黑風暴》超前點播,指出騰訊視頻所謂“按順序解鎖觀看”,涉嫌捆綁銷售,是對消費者選擇權的漠視。9月,針對“超前點播”等問題,中消協表示,平臺應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杜絕唯利是圖,違法欺客、霸王條款。
面對“超前點播”模式引發的爭議,9月1日,騰訊視頻作出回應:將調整規則,支持用戶選集解鎖。隨后,愛奇藝也在官方微博稱,已經關注到用戶對單集點播可選的建議,相關功能已在開發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譚玉涵 攝(資料圖)
不過,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此次超前點播規則的調整,并非平臺對該問題的徹底改正,只是‘擠牙膏’式小幅度修正,忽略了用戶權益的保障和優先。要徹底改變這種情況,需要平臺完全放棄惡性的獲客競爭,將競爭核心回歸高質量的內容創作。”
表面上看,“超前點播”是平臺想要增收的“大胃口”表現,背后實則是長視頻平臺長期難以盈利的虧損窘態。
張毅表示,會員模式如今招致的爭議顯示了平臺對會員收入過度依賴的反噬后果。“光靠會員創收非常困難,因為過分依靠會員其實就是讓用戶去分擔平臺的采購成本。”
今年8月,愛奇藝公布的2021二季度財報顯示,愛奇藝2021年二季度凈虧損13.97億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14.4億元有所收窄,但這已經是愛奇藝連續第11年虧損。短時間來看,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依舊面臨著巨大的虧損壓力。
截至目前,騰訊視頻、愛奇藝的付費會員數量分別為1.25億和1.06億,芒果TV為3613萬。在短視頻沖擊下,對于邁入“會員過億”時代的視頻平臺而言,挖掘存量用戶價值成為其共同選擇。
今年4月,騰訊視頻、愛奇藝紛紛宣布調整會員價格,例如,騰訊視頻的連續包月套餐由15元漲至20元。此外,視頻平臺還開發了多種會員模式,以愛奇藝為例,其會員體系包含“黃金VIP會員”“體育會員”等5大類。
在沈萌看來,在沒有充足優質內容做基礎的情況下,大力推廣付費模式肯定會對吸引會員起反作用。
愛奇藝會員體系 圖片來源:愛奇藝APP
面對盈利壓力,當下視頻網站一面絞盡腦汁“開源”,一面費盡心思“節流”。不過,沈萌認為,這種方式從長遠上看是不可持續的,而且這是平臺間的一種惡性競爭,甚至平臺與用戶之間也是惡性競爭。會員模式如果不是高價格與高品質的模式,是不會長久的。
令人眼花繚亂的會員體系,側面反映了長視頻平臺在盈利道路上的“技窮”。“視頻平臺們應該勇于承擔起短期業績波動的壓力,與此同時注重基礎性能力的提升。”沈萌說。
優質的自制內容能力,始終是視頻平臺留住用戶的關鍵。在這一點上,Netflix( 奈飛)的模式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沈萌表示,奈飛模式的前提是將平臺作為一項堅定的事業,而不是玩資本、搞估值。“但國內的平臺大多為了短期收益,不看長遠發展。”
對于國內平臺而言,有沒有勇氣進行更有風險的嘗試或許是一條看得見未來的路。“比如像奈飛一樣,就做會員收費,不打價格戰。用高質量的劇集提高用戶粘性,否則就只能在有限的框架下騰挪。”沈萌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