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1 17:42:37
每經編輯|杜宇
9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消息稱,依法對上海鍥特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哄抬汽車芯片價格行為共處250萬元罰款。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密切關注芯片領域價格秩序,強化價格監測,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市場監管總局稱,今年上半年,受全球半導體行業整體開工不足、日本地震、美國得州暴雪等事件疊加影響,汽車芯片供給嚴重不足。
據調查,今年以來,汽車芯片生產商、授權代理商等銷售芯片價格上漲幅度為10%-15%,個別芯片上漲50%。國內有個別不法商販、游資集團惡意搶購芯片,囤積居奇、哄抬價格,造成部分汽車芯片價格持續上漲,有的上漲3-10倍,個別上漲達30-40倍,嚴重影響了我國汽車行業有序生產和健康發展。
經查,上海鍥特、上海誠勝、深圳譽暢3家經銷企業大幅加價銷售部分汽車芯片,如進價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價銷售,漲幅達40倍。而在供需平衡交易條件下,汽車芯片貿易商的加價率一般為7%-10%。
市場監管總局稱,上述企業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規定,構成《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指的“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價格違法行為。
9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三家經銷企業哄抬汽車芯片價格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共處罰款250萬元。
汽車產銷連續4個月下滑
受汽車芯片短缺影響,自5月份以來,我國汽車產銷已經連續4個月下滑。
9月10日,中汽協數據顯示,8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2.5萬輛和179.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7.4%和3.5%,同比分別下降18.7%和17.8%。
中汽協方面表示,乘用車呈現供需錯配的發展態勢,其中市場需求相對穩定,但供給端由于芯片短缺問題減少了一定生產量。
豐田、奧迪、廣汽傳祺、長城汽車等多家汽車銷售人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新車預定至少一個半月才能提車,部分車型甚至一車難求。今年的“金九銀十”,車市不會有過多優惠,有的車比去年貴兩三萬元。預計芯片短缺對國內汽車工業的影響將持續到明年春季。
如何應對“缺芯潮”?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此前表示,“由于當前汽車芯片供應缺口、恢復周期等信息的不清晰,市場上出現芯片分銷商囤貨居奇、漫天要價情況。同時,企業也選擇大量囤貨掃貨,提高芯片庫存,來抵御未來的風險,進一步加劇了當前芯片短缺困境。”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方面表示,芯片短缺的影響比預計要更加持久與嚴重。其中,豪華、合資品牌的廠商產能恢復緩慢,經銷商庫存出現結構性缺失,主力車型庫存不足,甚至已經到了無車可賣的地步,訂單交付延遲。自主品牌由于之前庫存積累尚可支撐,但是頭部廠家的主銷車型也逐漸面臨缺貨局面,訂單積壓。
“由疫情等因素影響下的短期芯片短缺問題,暴露出了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儲備、供應鏈掌控等方面的不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這些問題和難點需要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包括各有關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共同攜手應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科創板日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