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輪播

      每經網首頁 > 輪播 > 正文

      2020汽車公司市值榜:新能源引爆資本市場 超8成上市車企業績“飄紅”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04 13:54:04

      每經記者|孫桐桐  黃辛旭  李碩    每經編輯|孫磊

      2020年,注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讓人們的生活被迫按下暫停鍵,同時也讓汽車行業一度陷入停滯,全球車市都受到一定沖擊。不過,從資本市場來看,汽車板塊處于拉升狀態,多數車企市值仍較為堅挺,超8成上市車企市值呈上升趨勢。

       

      放眼全球汽車市場,特斯拉(TSLA)無疑是2020年最大亮點。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一路飆升,一年時間市值累計漲幅超七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車企,豐田汽車(TM)和大眾集團(VOWG)則分別為全球市值第二大和第三大車企。

      得益于車市的快速回溫,以及資本市場看好車企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的布局,2020年國內汽車板塊整體表現同樣出色。其中,比亞迪(002594.SZ)市值增加約4002億元至5300.8億元,成為目前國內市值最高車企,而在美國上市的蔚來汽車(NIO)則在2020年創下了1112.5%的股價漲幅。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個股也受到資本追捧。如,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300750.SZ)一騎絕塵,股價在2020年內漲幅超186%,是創業板史上首支市值突破7000億元的股票,成功躋身A股上市公司市值前十。

      11家跨國車企業績增長 特斯拉累計漲幅超七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的2020年跨國車企市值變化,截至北京時間12月31日,17家主要跨國車企中,共有11家車企市值呈上升趨勢,僅有6家車企市值下降。

      具體來看,市值下滑幅度最大的為雷諾汽車(RENA),市值約為128.45億美元,與2019年年底相比下滑15.15%。日產汽車(NSANY)下滑幅度緊隨其后,市值約為418.76億美元,與2019年年底相比下滑7.35%;再者是福特汽車(F),市值約為352.49億美元,與2019年年底相比下滑4.72%;塔塔汽車(TTM)市值約為90.66億美元,與2019年年底相比下滑2.48%;身為傳統車企巨頭的本田汽車(HMC)和寶馬集團(BMWG)的市值也出現小幅下滑,分別下滑0.55%和0.11%。

      與這些市值出現下滑的車企相比,特斯拉無疑是2020年車企在資本市場的最大亮點,不僅股價一路飆升,而且超越了“老大哥”豐田汽車,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車企。

      截至北京時間12月31日,特斯拉股價報694.78美元/股,而2019年同期,特斯拉報收為83.67美元/股。實際上,從2012年到2019年的7年時間里,特斯拉股價的小陽線累計漲幅達到1100%。而2020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更是經歷了多次上漲,一路飆升,市值也隨之屢創新高。截至北京時間12月31日,特斯拉市值約為6585.82億美元,與2019年年底的793.19億美元相比,已經狂漲730.3%。

      目前,特斯拉市值已經超過了豐田、大眾、戴姆勒(DAIGn)、通用(GM)和寶馬的總和,僅次于蘋果(AAPL)、微軟(MSFT)、亞馬遜(AMZN)、谷歌(GOOG)和Facebook(FB)。而特斯拉市值的瘋漲也令其CEO馬斯克一度成為全球第二富有的人。據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美東時間12月7日,馬斯克身家一夜飆升84億美金,位居全球富豪榜第二,身價僅次于亞馬遜首席執行官杰夫·貝索斯。

      盡管特斯拉股價和市值瘋漲,但資本市場對特斯拉的態度一直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部分將特斯拉視為“堪比蘋果的偉大公司”,市值遲早會達到1萬億美元;另一部分則唱衰特斯拉,做空其股價。

      被特斯拉搶去風頭的豐田汽車,2020年市值約為2154.15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二,漲幅9.64%。在電動化轉型的浪潮之下,豐田也在加速布局。根據之前豐田公布的計劃,其要在2025年實現電動化車型總量超過550萬輛,其中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超過450萬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車將超過100萬輛。

      緊隨豐田的是大眾集團,市值約1074.75億美元,漲幅1.12%,位列全球第三。戴姆勒表現依舊較好,市值增長238.56億美元,漲幅為45.19%,位列全球第四名。通用則以598.86億美元的市值位列第五。

      此外,韓國車企2020年市值表現也較為亮眼,現代集團(005380)和起亞汽車(000270)市值分別增長137.71 億美元和67.8億美元,漲幅分別為48.79%和42.41%。

      制表:每經記者 孫桐桐

      23家國內車企股價“飄紅” 比亞迪市值奪冠

      國內車企方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國內27家整車企業(包括17家乘用車公司、10家商用車公司)中,有23家上市公司股價“飄紅”,4家上市公司股價下跌,27家整車企業總體市值增加逾17452億元人民幣。

      在17家乘用車上市公司中,14只個股股價上漲。從市值維度來看,17家乘用車上市公司市值約增加17053億元人民幣。

      具體來看,比亞迪2019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47.6元/股,到2020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其收盤價已上漲至194.3元/股,漲幅為308.1%。股價攀升之下,比亞迪市值增加約4002億元至5300.8億元,成為目前國內市值最高車企。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股價飆升是從2020年3月底開始,而這也是比亞迪刀片電池推出的時間節點。

      目前,乘用車市值排在第二位的,是在美國上市的蔚來汽車。截至2020年12月31日美股收盤,蔚來汽車的市值約為4970.8億元人民幣。2020年以來,蔚來汽車創下了1112.5%的股價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在美股上市的小鵬汽車(XPEV)和理想汽車(LI)的股價也在2020年迎來大幅增長,市值分別增加了1017億元人民幣和1015.4億元人民幣。

      長城汽車(601633.SH)市值位列乘用車市值排行榜第三位,為3469.4億元。從K線圖來看,長城汽車股價主要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攀升,由6月30日的7.72元上漲至12月31日的37.81元,漲幅為389.8%。

      除市值“前三甲”之外,多家乘用車企業2020年在資本市場表現都較為亮眼。如,長安汽車(000625.SZ)市值約增加498.73億元至1173.51億元人民幣;恒大汽車(00708.HK)市值約增加1669.39億人民幣;吉利汽車(00175.HK)市值增加超955億人民幣。

      2020年,在17家乘用車上市公司中,*ST眾泰(000980.SZ)、華晨中國(01114.HK)和北京汽車(01958.HK)三家公司的市值出現下跌,分別減少了32億元人民幣、25.4億元人民幣和91.3億元人民幣。

      有分析認為,乘用車企市值狂飆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國內汽車整體銷量轉暖,另一方面則是資本市場看好車企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的布局。

      2020年,在國內10家商用車上市公司中,9只個股股價實現增長,僅1只個股股價下滑,10家商用車上市公司的市值累計增加約398.6億元人民幣。

      重卡板塊,一汽解放(000800.SZ)市值增加約78.8億元至538.4億元;中國重汽(000951.SZ)市值增加60.1億元至211.1億元。

      重卡企業的市值增加離不開其銷量的增長。據了解,一汽解放、中國重汽等商用車企業已超額完成2020年度銷量目標。

      “2020年重卡行業持續超預期主要由于‘國三’重卡加速淘汰、支線治超加嚴、政策帶來的重卡車型結構變化和部分車型銷量的增長。”天風證券在2020年12月初的分析研報中表示。

      客車板塊,多家客車企業資本市場表現較為穩定。其中,宇通客車(600066.SH)在客車板塊市值最高,2020年市值約增加59.1億元至374.6億元;中通客車(000957.SZ)2020年市值約增加12.2億元至51.7億元。

      業內分析認為,目前,國內共享單車、網約車、私家車和人們工作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對客車市場影響較大。

      制表:每經記者 黃辛旭

      上下游普漲 寧德時代進A股前十

      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先抑后揚態勢。根據乘聯會數據,1~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速為4%,成功“轉正”。受補貼延續至2022年、新能源車下鄉等政策激勵及下半年銷量利好影響,新能源汽車板塊在資本市場表現亮眼,產業鏈上下游個股不斷“升溫”。

      據了解,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上、中、下游產業鏈已相當完整。上游材料包括正極材料(碳酸鋰、鎳鈷錳)、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中游主要包括電機、電芯、電控;下游則為整車、充電樁及充電站企業。

      以占新能源整車成本40%左右的動力電池為例,受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回彈利好影響,1~1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累計為50.7GWh,降幅進一步收窄。其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累計為17.5GWh,同比增長13%,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三元電池裝機量累計為32.9GWh,同比下降8%。

      在此背景下,動力電池企業2020年在資本市場表現突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300750.SZ)市值年內上漲5600億元以上,漲幅超226%,突破8100億元,成功躋身A股上市公司市值榜前十。

      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國軒高科(002074.SZ)市值增長311億元,漲幅164%;孚能科技(688567.SH)市值增長190億元,漲幅63%,其他動力電池上市企業股價也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中銀證券分析認為,隨著國內一、二線電池廠的加速擴產、全球布局,海外龍頭LG、SKI等擴產意愿進一步明確,預計2022年鋰電池全球產能較2019年增加580GWh,2020~2022年全球鋰電設備市場需求合計新增近千億元,年均市場規模超300億元。

      新能源車銷量提升也帶動了產業鏈中上游企業出貨量。有觀點認為,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推進,鋰電產業鏈排產、出貨開始恢復增長,帶動了企業盈利修復。此外,受益于海外尤其是歐洲新能源車爆發,國內供應鏈開始承接起全球產能,進而帶動中游企業出貨量進一步攀升,企業盈利在三季度持續修復,并有望在四季度再創新高。

      資本市場方面,盛新鋰能(002240.SZ)、贛鋒鋰業(002460.SZ)、恩捷股份(002812.SZ)、當升科技(300073.SZ)等產業鏈中上游企業年內市值漲幅均超過100%,表現相當亮眼。其中,贛鋒鋰業市值增長876億元,恩捷股份市值增長794億元,福耀玻璃(600660.SH)市值增長589億元,市值增長領跑板塊。

      制表:每經記者 李碩

      萬聯證券分析稱,受新能源汽車下鄉、地方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車型優質供給增加等因素拉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幅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有望達到130萬輛,超出年初預期,下游新能源終端銷量的不斷超預期有望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的訂單明顯回升。

      東方基金則認為,從中長期方向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將關鍵點放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上。未來“電動化+智能化”的方向將帶來汽車行業盈利模式的升級,由此也會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人成7777|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无mate20pro麻豆|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