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0 20:10:38
對很多人來說,卡托維茲這個名字可能稍顯陌生。但在海外電競圈,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如果你沒有到過卡托維茲,那么你對歐洲電子競技一無所知。”
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劉艷美
近日,新冠疫情在歐洲迅速蔓延,意大利成為“重災區”,全面封城;法國、德國等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受此影響,波蘭卡托維茲(Katowice)政府緊急將不久前舉行的IEM(Intel Extreme Masters,英特爾極限大師賽)調整為空場舉行,令全球許多前去“朝圣”的電競迷抱憾而歸。
要知道,作為全球最經久不衰的電競賽事,IEM每場比賽都會吸引數十萬觀眾,有著世界范圍內最高級別的聲譽和遍布全球的影響力、吸引力。
對很多人來說,卡托維茲這個名字可能稍顯陌生。但在海外電競圈,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如果你沒有到過卡托維茲,那么你對歐洲電子競技一無所知。”
卡托維茲,這座位于波蘭南部邊陲的小城,僅用不到十年時間,就完成從“波蘭煤都”到 “歐洲電競中心”的轉型。
近兩年,因IEM前來卡托維茲旅游的游客年均達到17萬人次,超過這座城市總人口的一半。以2018年3月IEM卡托維茲站為例,為期六天的賽事為當地帶來超過2200萬歐元收入,折合人民幣逾1.7億元。
每逢重大比賽,卡托維茲體育館外聚集大量觀眾和游人,官方賽事周邊商店也擠滿了粉絲。同時,各類電競培訓機構和工作室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但幾年前,這里還是另外一番模樣。
卡托維茲僅擁有約30萬人口,是波蘭第十大城市,煤炭資源豐富,產煤量占到波蘭90%以上,被稱為“波蘭煤都”。
這是一座典型的“靠資源吃飯”的城市。自工業革命以來,城市發展長期依賴煤炭和鋼鐵工業等重工業,自然環境一度破壞嚴重。
“資源型城市劃分為四個周期。成長型的資源城市壓力最小;成熟型城市的壓力較小;再生型城市較大;而經濟社會衰退型的城市壓力最大。” 北京大學國家資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虹指出。
顯然,卡托維茲屬于壓力最大的類型——在波蘭經濟整體不振背景下,城市本身對于資源過度依賴,重工業逐步衰落,新興工業發展遲緩。大量年輕人選擇離開,出國尋找工作機會。
波蘭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波蘭年輕人失業率長期遠高于社會平均失業率,2012年至2014年間更是達到25%。
圖片來源:波蘭中央統計局
同時,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波蘭國民經濟整體低迷,常常需要歐盟援助。雖然近年來有所好轉,波蘭2019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3.2%,但仍創下2016年四季度以來最低水平,增速趨緩。
圖片來源:波蘭中央統計局
經濟內生動力以及外部條件不足的卡托維茲,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城市未來發展出路。
事實上,這座工業城市重新煥發生機,離不開2013年與IEM結緣。
2013年1月,IEM第一次在卡托維茲舉辦就吸引全球1萬多名電競愛好者頂著嚴寒,前來觀賽。這也讓當地政府敏銳地嗅到大型電競賽事的潛力和巨大吸引力。
于是,在歐洲電競還相對不那么發達的年代,卡托維茲迅速和IEM達成合作:每年都將這座小城作為賽事的重要一站。早于歐洲許多城市,卡托維茲與電子競技牢牢地“綁定”在一起。
電競中心的打造離不開硬件支持。位于中東歐地區的卡托維茲,與多條歐洲鐵路干線相鄰,各國之間來往十分便利,這是其天然區位優勢。而卡托維茲的地標性建筑“飛碟體育館”(Spodek)可容納萬人,是舉辦電競賽事的理想場地。
圖片來源:IEM賽事官網
IEM營銷經理喬治(George Woo)表示:“IEM扎根卡托維茲不僅是因為當地在文化上的主動性。當地政府是個完美的合作伙伴,他們為世界級電競賽事提供了所需資源。歐洲各地的年輕人都愿意來到這座波蘭小城。”
自2013年以后,電競賽事在當地日益火熱,作為IEM主場館的“飛碟體育館”每年吸引數萬人現場觀賽,逐漸成為世界電競愛好者“朝圣之地”。而卡托維茲“歐洲電競中心”的名號也流傳開來。
IEM協辦方、全球著名電子競技組織ESL(Electronic Sports League)副總裁邁克爾(Michal Blicharz)回憶起第一次舉辦IEM時說:“之前從未有人在能夠容納1萬觀眾的體育場內舉辦電競賽事。卡托維茲之所以如此特殊,是因為這里有著一群充滿熱情的人。觀眾們非常熱情,他們產生的氛圍無法被復制。”
他還表示:“自己最自豪的就是將數字化娛樂帶進這座工業城市,并在城市未來的發展道路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打造電競賽事、吸引游客、獲得收益,對卡托維茲來說只是一個“小目標”。
長遠來看,良好的電競文化氛圍,正逐漸幫助卡托維茲贏回年輕人,同時贏得更多海外資本青睞。而當地更是計劃把卡托維茲打造成“世界青年之都”。
目前,波蘭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足20例,也沒有出現死亡病例。但卡托維茲當地衛生部門已高度戒備。
2月27日,卡托維茲所在的西里西亞省省長加洛斯羅(Jaroslaw Wieczorek)正式宣布,出于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情況以及公共安全與健康的考慮,IEM卡托維茲站將空場舉行,不再對公眾開放。這也讓本屆賽事成為IEM歷史上第一屆沒有現場觀眾的比賽。
毫無疑問,當地政府作出這樣的決定是艱難的,既要面臨全球電競迷的巨大壓力,又要承擔票務、賽事周邊等多方面的損失。
來自突尼斯的電競愛好者Mouadh為了到卡托維茲“朝圣”,準備了整整六年。可當他站在“飛碟體育場”大門外時卻被告知,比賽空場舉行,觀眾無法進入。“那感覺就像一口氣喝了兩品脫兌著伏特加的啤酒,把我嗆得淚流滿面,我不知該如何去形容自己的失望和悲傷。”他表示。
圖片來源:IEM賽事官網
不過,空場比賽帶來的損失只是暫時的,危機也只是暫時的。電競市場蓬勃的發展勢頭,給予卡托維茲當機立斷的底氣和未來發展的動力。
根據專業游戲數據公司Newzoo發布的《2020年度電競市場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競技收入或將超過11億美元,同比增長15.7%。而2023年,電競核心愛好者將達到2.95億人,非核心觀眾將達到3.51億人。
“電子競技市場在過去幾年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發展得更加蓬勃。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在以不同方式發展。結合不同的游戲偏好,平臺和市場條件,每個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的風格。”Newzoo首席執行官彼得·沃爾曼(Peter Warman)表示。
如今,電競的烙印已經深深地印在這座波蘭小城。
特雷布斯(Rafa? Trybus)在卡托維茲創辦了一家電競工作室。他表示:“我不再將自己看做一個來自工業小城的人,我是一個來自電競之城的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