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2 17:37:24
經與會嘉賓共同商議,首屆公園城市論壇達成10項《成都共識》,并在閉幕式上發布。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4月22日,首屆公園城市論壇在成都舉行,論壇以“公園城市·未來之城”為主題,聚集聯合國人居署和國內外城市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公園城市理論框架、方法路徑,交流經驗做法。短短一天時間,通過與會嘉賓共同商議、思路碰撞,就公園城市的建設達成十項共識。
閉幕式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玉泉宣讀了《公園城市成都共識2019》。具體如下:
一、探尋新時代城市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應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城市發展始終,順應城市發展規律,致力于創新公園城市理論研究、規劃實踐、場景營建,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城市與生態環境相融發展,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鮮活樣本。
二、注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引領。我們應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核心理念,推動“城市中建公園”向“公園中建城市”轉變,厚植城市生態優勢,實現城市綠色發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永葆城市生機活力。
三、彰顯以人為本城市人文關懷特質。我們應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城市發展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持續優化人居環境,不斷增進市民福祉,使公園城市宜居生活特質與良好生態環境相得益彰。
四、構建大美公園城市時代價值標桿。我們應積極彰顯公園城市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和美好生活的社會價值,引領城市價值新方向,塑造城市競爭新優勢。
五、塑造人城境業和諧統一城市形態。我們應秉持 “師法自然、天人合一”,塑造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大美格局,構建山水呼應、藍綠相融、疏密有致、氣韻生動的城市意象,促進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共融共生”。
六、營建綠水青山秀美人居城市綠韻。我們應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讓自然山水和美麗人居交相輝映,科學布局休閑游憩和綠色開敞空間,將綠色福利惠澤市民,把生態空間留給明天,努力在城市中為市民創造親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妙體驗。
七、感知多元包容開放創新城市文化。我們應堅持 “文化是城市的根與魂”,留住城市記憶,厚植文化根脈,彰顯人文精神,包容多元文化,促進城市文化“可閱讀、可感知、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在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中凸顯公園城市文化特質。
八、豐富現代時尚宜業宜居場景體驗。我們應圍繞人的需求實現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的轉變,增強空間歸屬感、場景體驗感,圍繞公園城市綠色空間全面營建生活、消費、創新等多元場景,讓市民在生態中享受宜居、在公園中享有服務。
九、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們應共同倡導綠色簡約、文明健康的城市生活風尚,踐行綠色消費,選擇低碳出行,呵護自然生態,積極營造低碳健康城市氛圍,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公園城市美好家園。
十、攜手共創公園城市發展美好愿景。我們應深入探究公園城市建設實踐路徑,不斷創新公園城市價值表達,致力構建公園城市建設共同體,為創造美好宜居生活提供新智慧,為繁榮世界城市文明作出新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