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16 10:28:21
6月15日,昆山市委書記、市長杜小剛在2018昆山融入上海合作發展推介會上表示,未來將著力把昆山打造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示范區。
每經記者|張韻 實習生 張瀟尹 每經編輯|張海妮
6月15日,昆山市委書記、市長杜小剛在2018昆山融入上海合作發展推介會上致辭 張瀟尹/攝
本月初發布的《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指出,到2020年,長三角地區要基本形成世界級城市群框架,意味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快車道。
6月15日,昆山市委書記、市長杜小剛在2018昆山融入上海合作發展推介會上表示,未來將著力把昆山打造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示范區。
“昆山的改革發展史就是一部對接融入上海的發展史。”6月15日,昆山市委書記、市長杜小剛在2018昆山融入上海合作發展推介會上感慨道。
會上,杜小剛表示上海是長三角當之無愧的龍頭,昆山始終緊隨上海龍頭而舞,未來將著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示范區,促進滬蘇對接融合、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據了解,昆山目前已制定實施《對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杜小剛表示,“昆山深入實施對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的同時,將全面推進規劃戰略、基礎設施、科創資源、產業要素、環境治理、公共服務等六大同城一體化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昆山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承接上海的產業溢出,由此奠定其工業基礎。而今,昆山作為全國首個GDP突破30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300億元的縣級市,已連續13年位居全國百強縣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建于2013年10月的上海軌交11號線,作為全國首條跨省際地鐵,近期將進一步延伸連接蘇州市域軌交S1線,遠期上看,蘇州市域軌交S3線將對接上海軌交17號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昆山與上海共規劃對接17條主要道路,目前已有7條道路連通,另有10條道路預計在三年內完成對接。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到昆山休閑旅游的上海游客超850萬人次。國內首條跨省軌道交通線——上海軌交11號線昆山段日均客流從2013年開通以來的2.65萬人次持續增長至目前的近6萬人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推介會上了解到,昆山、嘉定、青浦、松江和張江科創功能、虹橋商務會展功能“4+2”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實踐聯盟也將正式成立,成為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又一重要機制。
杜小剛在致辭中強調,新一輪長三角一體化,始于協作機制創新。據其介紹,昆山先后參與了“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建設、“青昆吳”區域聯動協同發展等滬蘇對接融合戰略,與上海各板塊形成同頻共振的契合點,為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
杜小剛稱,聯盟將通過建立區域規劃戰略契合體系、基礎設施互通體系、科技創新協同體系、新興產業耦合體系、公共服務共享體系、生態環保共治體系,努力將昆山建設成為長三角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和更高品質生活的領航示范區。同時,建立“4+2”實踐聯盟聯席會議制度,構建“4+2”實踐聯盟信息數據平臺。
此外,會上有66個合作機構、合作項目揭牌簽約,內容涉及黨建、文化、科創、民生、園區平臺、社會治理等領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