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8 23:24:07
日前,天府股交中心掛牌路演大廳,四川蜀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鳴鑼掛牌,該公司在天府股交中心雙創企業板成功掛牌,證券簡稱為“蜀農電商”(證券代碼為810024)。
每經編輯|張喜威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畢陸名
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對整個資本市場的完善發展至關重要。今年以來,四板股權市場建設不斷提速,為迫切需要破解融資難題的小微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
9月18日下午,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天府股交中心)掛牌路演大廳傳來了進入改革發展“2.0版”以來的第一聲鑼響?!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咴诂F場獲悉,在此次企業掛牌儀式上,來自眉山市的四川蜀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蜀農電商)在天府股交中心雙創企業板成功掛牌,證券簡稱為“蜀農電商”(證券代碼為810024)。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局長歐陽澤華在致辭中指出,這是天府股交中心“2.0版”的“首秀”,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特色路徑,作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點板塊,天府股交中心還將承擔起“五千四百”計劃的實施。
四大特色板塊率先上線
據了解,天府股交中心原名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2013年7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截至目前,天府股交中心是我國唯一一個跨省區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也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資料顯示,天府股交中心是川藏兩省區區域性股權市場唯一合法的組織者、管理者和運營者,也是川藏兩省區各級政府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措施的綜合運用平臺。
截至目前,天府股交中心已經有2562家中小微企業掛牌。四川計劃,到2020年末,在該中心掛牌的企業總數將超過5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四川實施了“五千四百計劃”,到2020年末,在全省完成改制且在天府股交中心掛牌的5000家以上企業中,重點培育100家“創業板行動計劃”、100家“中小板精選”、100家“上交所藍籌精選”、100家“境外上市”企業庫,對入庫企業進行滾動篩選、分類指導。
今年6月12日,天府股交中心創設的“科技金融板”、“一帶一路板”、“軍民融合板”和“雙創企業板”四大特色業務板塊正式上線。四大板塊分別由科技廳、德陽市、綿陽市、成都高新區牽頭打造,并出臺了相應的財金鼓勵政策。據悉,此次在掛牌儀式上“鳴鑼”的蜀農電商,就是要登陸天府股交中心的“雙創企業板”。
據介紹,天府股交中心作為四川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核心板塊和重要抓手,核心功能定位和使命就是要大力規范發展四川證券市場,以企業掛牌與投融資對接服務為主營業務,為四川中小微企業和全球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投融資對接服務。
專注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華西證券、高投創投、高投盈創動力、省信用聯社、迪程基金等多家投資機構現場參加了投融資對接活動。截至記者發稿為止,中貴國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已與此次掛牌的蜀農電商完成投融資意向協議簽約。四川省當前正致力于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扶持實體經濟發展,蜀農電商在天府股交中心雙創企業板成功掛牌意味著該省又一家小微企業即將圓夢資本市場。
“在雙創板成功掛牌,將會讓蜀農電商的品牌得到提升。”蜀農電商總經理孟鑫對記者表示,蜀農電商的夢想是讓眉山的農產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國乃至整個世界,此次掛牌為這一夢想的實現提供了新的保障。
天府股交中心總經理劉肅毅向記者透露,“今年6月四大特色板塊——‘雙創企業板’、‘科技金融板’、‘一帶一路板’、‘軍民融合板’正式開板,標志著天府股交中心正式開啟改革發展的‘2.0版’。后續,天府股交中心將持續舉辦企業掛牌儀式,并同步開展投融資對接路演活動,不斷強化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功能,加強企業和資本的投融資對接,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包含四個層次:滬深主板、創業板、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第四層次,區域性股權市場又被稱作四板市場。然而,相比在A股和新三板,企業對于四板市場相對陌生。
“中小微企業到天府股交中心掛牌,將獲得更多股權、債權融資服務。”劉肅毅表示,“股交中心未來將著力構建功能完備的融資服務體系。目前,我們已成立質押融資服務、可轉債融資服務和股權融資服務等三個專項工作小組,為辦理直接融資,協助間接融資打下良好基礎。未來,我們將專注服務中小微企業,一方面促進掛牌企業融資及孵化培育,規范發展;另一方面吸引銀行、證券、基金等各類機構到交易中心選企業、找標的,即通過線上掛牌企業路演與線下批量銀企對接相結合,打通資金需求方和供給方的連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