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6 00:50:2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靜林
◎每經記者 趙靜林
此一時,彼一時!
股市的臉色對于“靠天”吃飯的基金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上半年發行如火如荼的權益類產品,猶如一夜入冬,即使連大佬級的中歐、華商也不得不面對延長募集的尷尬境地;之前一直備受冷落的保本基金卻異軍突起,成了當前市場的香餑餑。
保本基金成贏家
近期市場的整體不穩定也傳導到新基金發行上。9月新成立的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普遍只有幾億規模。如9月8日成立的東方創新科技混合(001819)與9月2日成立的華融新利靈活配置(001797),發行規模分別為2.23億和2.63億份。
與此同時,保本類基金又現回暖跡象。數據顯示,9月份新成立的保本類基金,雖然僅華安新樂享保本混合(001800)一只,但規模達29.88億份,遠高于其他偏股基金的規模。此外,8月底新成立的國投瑞銀進寶保本混合基金(001704),規模也達到40.27億份。
相關公告顯示,華安新樂享保本混合已于9月10日成立,募集期為8月18日至9月8日,共21天,期間有效認購總戶數為17530戶,有效認購份額為29.88億份。其基金投資的股票等風險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不高于40%;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穩健資產占例不低于60%;現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投資比例不低于5%。
相比權益類基金,保本基金對股票類高風險資產的配置較低,并且對符合條件的基金份額提供本金保障,屬于低風險品種。而從目前新基金市場的這種偏好來看,在整體局勢尚未明朗時,投資者趨于保守的態度已充分顯現。
明星公募新發權益類“遇冷”
與保本基金熱度漸升相反的是,權益類新基金延期募集已越來越普遍,進入9月,一些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的新發行基金也“遇冷”。
9月10日,華商基金公司公告,旗下正發行的華商新動力靈活配置混合(001723)將基金認購截止日自原定的9月11日延長至9月25日,募集期自23天延長至37天。不過,該基金9月15日發布公告稱, “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額總額和認購戶數均已達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備案條件”,因此將募集截止日提前至9月15日。經過兩度變更,其募集期總共為27天。
同樣是投研能力較強的中歐基金近期也出現延遲募集的情況。9月11日,中歐潛力價值靈活配置混合基金(001810)公告稱,基金募集截止日將由9月14日延長至9月25日,募集期由24天延長至35天。
對比今年早期新基金發行的火爆,中歐基金4月初就有3只新基金成立,募集期僅1至2天。其中中歐瑾和靈活配置(001173)4月9日當天發行,當天成立,有效認購份額高達38.81億份。而今新基金火速成立的盛況早已不復存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6月共有超過60只基金提前結束募集,而自市場進入震蕩調整以來,新發基金延遲募集情況普遍,尤其是7月有超過30只基金發布延遲募集公告,8月有7只基金延遲募集,9月至今也有3只基金延遲。
有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出現延遲募集還是投資者受市場情緒影響。
市場探底回升將至?
回顧之前新基金發行時,保本基金大受青睞而權益基金延遲募集的情況,幾乎都是出現在市場探底的中后期。如2013年6月上證指數一度下挫2000點之下,而后7月至9月,一直在2000點至2200點震蕩回升。期間約有20余只基金延長募集,同期分別有2只保本基金發行,其中一只建信安心保本混合(000270)發行規模達11.86億份。
而保本基金集中發行的時期多見于市場上升較快的中后期,投資者情緒由狂熱逐漸趨于冷靜,開始尋求更為穩健的回報。如2013年上半年共有13只保本基金發行成立,今年5月就有6只,其中3只發行規模在25億至35億份不等。
那么,近期明星公募新基金的延長募集以及保本基金的卷土重來,是否顯示將會上演相似一幕呢?相信市場將會給出答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