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4-12-03 16:54:36
今天上午10點,萬科旗下微信公眾號“萬科周刊”推送了一篇文章《獨家披露綠地銷售額可能超萬科的真實原因》。被驚悚的標題吸引點進去之后,邦地產小編才發現,正文里只有一張圖片,白底黑字寫著:你們懂的。
每經編輯|蔡雅蕓
克而瑞研究機構分析師朱一鳴在接受邦地產采訪時表示,預計綠地11月的銷售額中有180億元來自海外項目銷售和大宗資產交易,這些大宗資產國內和海外均有布局,其中上海的整棟物業的銷售情況最好,畢竟目前綠地仍然是上海眾多房企中的“老大”。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在這180億元的銷售額中,大宗項目交易有可能占到一半。
近年來,由于商業地產板塊的長足發展,目前綠地的商辦地產約占總盤子的40%左右。此次年底業績的沖刺,整棟物業的銷售將成為中流砥柱。在如今住宅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這對提升綠地的銷售業績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此前,張玉良也曾表示,綠地今年調整房地產主業的產品結構,重點加大商業辦公項目的供應和推廣力度,持續優化產品細節,有效對接政策要求和市場需求,擇優進行項目儲備。
在11月份380億元的銷售額中,有業內人士表示,可能有超過60億元的銷售額來自海外項目。來自綠地的一內部人士告訴邦地產,由于海外項目銷售完成的統計口徑存在差異,不排除部分銷售額在11月獲得確認,這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業績增長。
綠地自2012年深入實施海外發展戰略以來,已經成功進入四大洲9個國家。朱一鳴表示,綠地今年在澳大利亞等國的銷售業績比較出色,年初制定的200億元銷售目標極有可能超額完成。上述內部人士也表示,今后綠地還將深耕這些海外市場,促進海外戰略的縱深。
市值:沖擊A股第一
億翰智庫中國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表示,目前綠地能否成為業內第一還要看萬科的“臉色”。綠地尚有近500億元的銷售任務未完成,萬科年底會不會放量還不得而知。
不過,從綠地11月的表現來看,爭奪行業第一的意圖非常明顯。綠地的內部人士也表示,年底營銷團隊還會繼續發力,希望最終可以順利完成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
把視線擴大到區域來看,綠地作為上海為數不多的“明星”國企之一,一直都是上海國資改革的樣本。
今年3月17日,綠地更是通過一紙公告對外宣布,將借殼上市公司金豐投資登陸A股。8月21日,綠地集團上市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證監會認定《上海金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核準》行政許可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予以受理。
對于加快上市步伐的綠地而言,年終“業績第一”,或許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或榮譽,可能更有基于對加快上市步伐和提振股價等多方面的考慮。
因此,竺勁表示,行業“老大”的地位對綠地吸引投資關注度大有裨益,對其市值的提升也會很有幫助。如果綠地最終完成上市,預計市值將達千億,那時不僅僅是銷售量領先,市值也會超過萬科,成為A股最大的房地產公司。
眼下,綠地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上,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在國內的土地儲備情況也好于萬科,其中在一線城市的土地儲備量超過了萬科,一定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