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3-27 09:17:17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信息將全面走向公開、透明。滬深交易所及中國結算近期分別上線了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比例公布系統。投資者可以通過該系統查詢到上市公司股東在場內外質押的全貌。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信息將全面走向公開、透明。滬深交易所及中國結算近期分別上線了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比例公布系統。投資者可以通過該系統查詢到上市公司股東在場內外質押的全貌,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有助于銀行、券商等資金提供方掌握股權質押集中度,防范市場風險。
通過股權質押比例公布系統,投資者可查詢到單一證券質押回購的質押筆數、無限售股份質押數量、有限售股份質押數量、質押比例以及每周平均質押率等信息。
滬上某券商融資融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股權質押比例公布系統上線后可以增強股票質押回購業務運作透明度,滿足市場各方對投資決策、風險判斷和數據分析等信息需求,進而掌握股權質押的集中度,分析項目風險,并制定風險與收益更加匹配的投資決策。
據悉,投資方在出借資金前,往往會對上市公司股份質押情況進行盡職調查。除了上市公司公開信息披露以外,只能通過上市公司股東提供說明、交易所股權質押回購周報等非公開渠道獲得。而上市公司股東自行提供的說明只反映單一股東持股的質押狀態,交易所周報數據雖然全面,但也僅能體現各家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場內質押的概況,無法體現上市公司股東向銀行、信托等場外資金方所做的股權質押情況。而銀行、信托等場外資金在股權質押市場中占據重要席位,不容小視,因此投資方難以正確評估每一筆融資類業務潛在的風險。
資深兩融人士介紹,股權質押的對象往往是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質押規模大,一旦客戶出現信用風險,一筆項目資金還不上,又或是黑天鵝事件上演,擔保品未能及時補充,則將引發強平,投資方在短時間內大量拋售股份或致個股股價重挫,尤其是股東將股份質押給數家資金提供方時,雖然各家公司風控各有不同,但預警線、平倉線相差無幾,若大家爭相拋售,可能會出現股價持續下跌的連鎖反應。
股權質押比例公布系統的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滬深兩市有逾70家公司的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其中8家公司的質押比例達到七成以上。
從上述公司所屬行業分布看,房地產行業以18家公司榮登排行榜首;機械設備行業居次席,共有10家公司的股權質押比例超過五成。此外,化工、農林牧漁、建筑建材等行業公司質押比例較高。
股權質押式回購業務是去年證券公司主打的創新業務之一。自業務開閘以來,規模成倍增長,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內便超過1100億元。隨著業務的縱深發展,藏在業務背后的風險逐漸顯現。而監管層對這一創新業務的監管重點也將逐步轉向風險管理,其中流動性風險成為關注重點。據悉,為控制業務風險,監管層還將擬制定股票質押回購交易風險控制指引,以促進股票質押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