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2-11 09:43:06
若特斯拉國產化明年啟動,目前應該已經進入與中國企業的談判進程。按照特斯拉公布的入華時間表,其“中國合伙人”估計要于2014年年底才能確定。
根據記者梳理,特斯拉“中國合伙人”的選擇大致有兩條路徑:其一是擁有市場資源或者權力資源的整車廠商;其二是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
從記者采訪得到的消息來看,上市公司中幾乎所有的“潛在”合作者均仍處于猜想甚至概念階段,業內預計特斯拉或將在2014年年底前方才公布“謎底”。
整車合作貴在“資源”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對記者分析說,與中國整車企業的合作很可能是特斯拉入華的優先選擇路徑。根據中國現行法規,整車企業在華合資項目中,外資資本不能超過50%,新建中外合資轎車項目由發改委報國務院核準。
不 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曾于2013年底指出,未來將進一步放開汽車、化工等一般制造業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包括放寬外資在注冊資本、股權比例、經營 范圍等方面的限制。因此,有業內人士預計,未來汽車行業的外資準入資質問題有可能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得到解決,而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可能成為突破口。
墨柯認為,特斯拉入華選擇的合作對象,很可能是既有市場資源又有權力資源的整車廠商。因為特斯拉方面曾經表示,并不寄望于中國方面在產品設計上出力,而主要是看市場占有率和政策話語權。
相關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在中國“主流”國資汽車制造商中,一汽、二汽、上汽、北汽行政審批的能力較強,或成為促成合資的重要接口。
但墨柯表示,特斯拉方面雖然會相對看好國企,但是也存在猶豫的地方,其最大顧慮或在于企業文化的認同方面。因此,具有規模效應的民企也將是特斯拉合作的理想 人選。他認為,在這方面,萬向集團機會更大。“萬向身為民企,本身正想從事電動汽車的生產,而且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且與特斯拉的文化磨合方面會 更容易。”
實際上,根據此前媒體報道,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日前曾向外媒表示,公司在菲斯科資產競購中占據優勢,并且也對同特斯拉電動車結盟合作抱持開放態度。這被市場解讀為萬向集團及其下屬企業有可能與特斯拉進行電動汽車方面的合作。
零配件企業否認接觸
但是,萬向錢潮方面向記者否認了與特斯拉“親密接觸”。公司內部一位人士稱,若不是記者提醒,根本不知道公司有與特斯拉合作可能這件事。而且,相關新聞的發布方一向來自集團層面,并不是萬向錢潮方面。
萬 向錢潮是萬向集團旗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鳳凰汽車專欄作家丁華杰認為,按照歐美人的邏輯,在本土建立相應工程等同于在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屬于一種承 擔社會責任的形象,從這個角度講,這種合作最大可能性是在中國建設零部件制造廠。這成為導致10日A股汽車配件板塊飆漲的重要原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