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2 01:09:0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4月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9%,較2月上升0.8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保持在50%以上。
此前發布的匯豐PMI指數也呈現相同趨勢,3月份該數值為51.6,超過2月的50.4,顯示制造業運行小幅改善。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經濟復蘇正在持續,經濟基本面仍在繼續向好,這主要得益于國內需求狀況的逐步改善。
需求端轉暖 新訂單指數上升/
中國官方公布的PMI指數已經連續六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報告評價該數據時稱,總的來看,當前市場交易開始啟動,企業訂單增加,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動能減弱,企業經營形勢趨好,經濟運行呈現穩中趨升走勢。
其中,需求端轉暖最值得關注,3月新訂單指數為52.3%,環比上升2.2個百分點。為最近一年來較為明顯的一次回升。21個行業大類中,多數行業新訂單指數上升,有15個行業達到50%以上。中物聯報告還稱,(回升行業中)特別是同生產和基礎建設投資密切相關的裝備制造業回升勢頭突出,達到55%的較高水平。
3月PMI生產指數較1月上升1.5個百分點,達到52.7%。該指數顯示,裝備制造業在需求回升帶動下,生產明顯加快,其生產指數達到53.6%,比2月上升2.1個百分點。綜合來看,進入3月份以來,企業陸續開工,工業生產趨于加快。
中物聯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表示,3月份PMI指數上升,改變了1~2月份持續小幅回落態勢,預示未來經濟總體走穩。從市場需求方面看,投資與出口增速有所加快,與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提高相吻合。受訂單支持,預計企業開工率將有所提高。但他也提示說,當前投資、出口增長都包含一些不確定因素,一季度受春節影響,數據波動偏大。從目前數據看,經濟運行大體平穩,對未來變化還需密切監測。
這也代表了目前市場上的普遍看法,交行分析師王宇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受制于產能過剩與內需偏弱的雙重壓力,制造業投資依然難有較大起色;房地產投資增速則可能在近期量價齊升的影響下繼續上升;基建投資前期強勁增速可能放緩。
復蘇弱于預期 生產資料價格回落/
經濟基本面繼續向好的同時,面臨的通脹壓力卻不大。
中物聯報告顯示,3月購進價格指數為50.6%,繼2月下降1.7個百分點以后,再降4.9個百分點,在市場需求趨向回升的情況下,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動能減弱,有利于改善企業經營狀況,提升企業經營活力。
從行業來看,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制造業、紡織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等15個行業高于50%;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纖維及橡膠塑料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6個行業低于50%。
中物聯發布的生產資料價格走勢也顯示,工業生產陸續開工,基礎建設施工逐漸加快,國內生產資料市場需求有所啟動,但由于部分行業產能釋放過快,社會庫存上升,供需矛盾有所擴大,整體價格未能延續1月份以來的回升走勢,大部分品種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總體來看,當月環比下降0.65%;同比下降5.26%,降幅較上月擴大1.21個百分點。1~3月份,累計平均價格,同比下降4.48%,比年初上漲1.66%。
從監測的大類品種看,除機電產品和汽車價格繼續上漲外,其他七大類生產資料產品價格均出現環比下降的現象。黑色金屬、成品油和木材產品價格轉升為跌。有色金屬、化工產品、原煤和建材類價格則延續了2月跌勢。
生產資料價格出現回落與經濟復蘇程度弱于預期有直接關聯。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分析稱,3月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5,2月份為49.5,連續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制造業原材料庫存量大幅減少。即便是成品庫存的增長也沒有帶動企業的原材料庫存增長,一方面表明企業對需求增長的持續性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也受到不斷下降的大宗商品價格影響。
“3月PPI翹尾因素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預計3月份PPI環比再次由正轉負下降0.2%,上行趨勢短期內有所反復。”王宇雯說,受春節結束后節日需求回落、進入春季氣溫回暖蔬菜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3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5%左右。
屈宏斌表示,經濟回暖幅度偏弱也意味著通脹壓力溫和,豬肉價格回落可能使未來幾個月CPI仍保持在相對低位。通脹可控的前提下有助于政策保持相對寬松以繼續支持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