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1 01:03:5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佩珊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鄭佩珊 北京攝影報道
全國人大代表、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昨日下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一步要將矛頭指向資本市場上的頑癥惡疾。“炒新”、“三高”、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監控、取消證券民事訴訟法行政前置程序以及內幕交易納入證券民事訴訟案件的受理范圍等六大熱點問題,被她一一提及。
這似乎也預示著,2013年資本市場的改革風暴,將刮向這些困擾市場已久的頑疾。
深交所將開展“遏制炒新”專項行動/
面對2013年資本市場極為敏感的新股問題,作為證券市場的規劃設計與歷次重要改革的參與和推動者的宋麗萍直言不諱,新股發行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觸及到了資本市場的根本性問題。“新股發行暴露的種種問題,也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會計基礎、法制基礎薄弱,誠信、法制約束缺失。”
自去年4月開始,我國監管部門啟動新一輪新股發行改革,宋麗萍指出,當前,“新股改革處于關鍵階段,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否則將來改革的成本將更高。下一步,新股發行要繼續堅持信息披露為中心的方向,推動歸位盡責。在加強監管、強化約束的同時,必須加大力度培育市場主體,特別是中介機構和核心投資者。”
據她介紹,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難度大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新股沒有成交價格的歷史記錄,沒有連續的信息披露,定價難度大;二是我國新股配售初期就依托二級市場網絡,容易引起廣大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對公平性要求很高;三是新股定價牽涉面廣,既是整個市場發展的源頭,也是理順二級市場價格體系的基礎。定價低會帶來“炒新”,定價高又會帶來“三高”。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逐漸暴露了部分中介機構業務能力和素質的缺陷,也遇到了“炒新”、“打新”等困擾市場的頑疾。宋麗萍明確指出,“新股發行改革凸顯了中介機構作用的弱化,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逾越了從經紀人到大眾市場的發展階段,導致市場沒有高素質專業機構隊伍的糾偏,缺乏自我約束和判斷能力,制約了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和整個資本市場的效率。”
同時,新股發行問題也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會計基礎、法制基礎薄弱,誠信、法制約束缺失,不得不過于依賴行政監管的力量,而行政監管資源和效用是有限的。光靠修改規則和行政監管不可能造就出一個高度市場化的、成熟的一級市場,必須把加強發行上市全過程監管、完善市場發展外部環境與市場主體的培育結合起來。
宋麗萍透露,深交所今年開展“遏制炒新”專項行動。深交所針對2011年以來有代表性的炒新賬戶,一對一發給相應的會員,要求他們做好風險警示教育,推動建立適合會員客戶特點的炒新賬戶分類與風險警示長效機制,提高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針對性和及時性,目的就是要發揮會員證券公司的作用。
“搶帽子”將自動報證監會立案/
除了新股問題,內幕交易也是直接影響資本市場的問題之一。宋麗萍表示,近些年來由于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傳播的深度、廣度、速度都大幅的提高,利用信息傳播獲取非法利益的動力大幅提高,手段是一方面。比如說微信、微博、博客,手段特別多,渠道特別多,給監管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宋麗萍表示,我們就借鑒SONAR系統,經過兩年的研究最近成立了一個項目小組,開發了以“搶帽子交易操縱為基礎的文本挖掘原形和實驗系統”。操縱市場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監管會有很大的不公平,對市場危害是非常大的。我們作為一線的監管者密切關注這種新型的操控手法,我們準備繼續投入力量把原形系統項目和股價異動聯系起來,構建市場監控綜合數據模型,全面提升對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證券欺詐文本信息挖掘和監管。原來是經過交易數據來監控,現在文字的東西多了,信息多了,所以必須把它連在一起,這就需要文本挖掘的技術。所以,我們又增加了新的有這方面背景的專業人員,一塊兒做,我們試了一下,“搶帽子”這個操縱還是挺管用的。
“任何交易行為,信息發布行為都會留痕,不存在你想發現不想發現,想報不想報,想處理不想處理的問題,它就在那兒,我們設計這個指標自動就會跳出來,自動就會報到證監會,證監會就要立案。關鍵是辦案的程序我們希望能快一點,投資者能夠得到補償。”宋麗萍強調。
建議擴大證券民事訴訟受理范圍/
與國外成熟市場不同,我國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是倒二八的結構,個人投資者的比例從前年的85%降到去年的82%。在個人投資者居多的資本市場,多數個人投資者的權利卻沒辦法得到保障。
宋麗萍透露,希望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取消證券民事訴訟法行政前置程序的問題。大家知道這個是十多年前了,2001年有一個司法解釋,就是說如果虛假陳訴,受害的投資者要進行民事訴訟的話,要有一個前置條件,就是證監會必須認定了行政處罰,然后法院才能受理。這十多年過去了,整個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司法效率各方面都在提高,所以我們提議取消這個前置程序。一方面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投資者得等證監會處罰完了,認定完了才能到法院去,這個過程投資者就得不到司法救濟,另一方面也是投資者的權利。
此外,宋麗萍還建議擴大證券民事訴訟案件受理的范圍。目前只有虛假陳述的案件才受理證券民事訴訟,建議投資者因為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資金占用、違反承諾等這些違法違規行為提出的民事賠償訴訟,都應該納入證券民事訴訟案件的受理范圍。
同時,“希望兩高出臺關于市場操縱犯罪法律應用的司法解釋。就是說原來都是現貨交易,現在交易品種越來越多了,比如說股指期貨出來了,這樣就容易出現現貨和期貨之間的跨市場操縱。最近我們推出來融券,融券推出來大家擔心有人會不會利用發布不利的信息來操控股價,這都是新興的,恰恰現在法律里這方面是空白,或者比較模糊不清晰。去年我們知道6月1日實施了關于內幕交易、泄漏內幕信息的專門司法解釋,明晰了內幕信息的證明的標準和舉證責任,極大的提高了打擊內幕交易的威懾力,各方面的效率都提高了,證監會辦了多少案,處罰了多少人。沒有兩高的這個司法解釋是沒有這么快的,原來認定是很難的。”
所以,在操縱股價方面一定要出臺一個專門的司法解釋。宋麗萍透露,有時候主觀操縱意圖的認定,如果能證明他是主觀的也可以納入操縱股價犯罪的犯罪,還有就是什么叫情節嚴重和情節比較嚴重,還有信息操縱跨市場、跨平臺,這些內容都需要有明確的規定,這些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最新要求,提高打擊操縱股價處罰的效率。以后的產品品種越來越多了,大家呼吁創新,但是產品之間如果監管跟不上的話會侵害投資者利益,所以從交易所,從一線來說這三方面都很重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