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07 10:36:12
在此次發改委的計劃中提出了“十二五”末,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4 億噸以上。
每經網北京8月7日電(每經記者 原金) 夏糧“九連增”之后,今年糧食產量增產量增加的預期更強。
昨天(8月6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而在此次發改委的計劃中提出了“十二五”末,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4 億噸以上。
我國糧食生產一直以來都保持高速增長,盡管發改委定調要在2015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4億噸,但在2011年我國的糧食產量就已經達到了5.7億噸。
類似的事情也曾經發生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發改委2007年公布的《全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曾經提到過要在2010年也就是“十一五”末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5億噸以上,不過,在2007年當年我國的糧食產量就超過了5億噸。
除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之外,發改委還提出了另外一些五年發展的目標,如提出要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億畝,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
在本次的農村經濟發展的“十二五”規劃中,提高農民收入被作為重點,發改委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保持在7%以上,其中工資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到45%以上。
如果參照過去的發展水平,這個目標很容易實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過去的“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民收入已經實現5年連續增長,到2010年達到5919元,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8.9%。
農民收入的增長必然要有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作為保障,發展現代農業也是此次規劃的兩點。發改委指出,要挖掘農業內部的增長潛力,并且積極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鄉鎮企業發展水平,加快發展農村第三產業。
規劃特別針對現代農業提出了12個重點建設的工程項目,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工程、棉油糖生產基地建設工程、“菜籃子”建設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工程、現代種業工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動植物保護工程、漁政漁港建設工程、農村土地整治工程、林業產業發展工程、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