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02:49:11
昨日(4月19日),第65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以下簡稱醫博會)在深圳閉幕。在今年的醫博會上,醫療行業猛刮“智能風”,中外廠商紛紛將農村醫療市場視作產業的新藍海。
醫療行業開打“智能牌”醫療行業正在成為繼電信、金融之后最大的一個信息自動化的產業。成像設備是中國最大的醫療電子應用市場,2010年市場規模達17.2億美元,較2009年增長55%。在“十二五”的規劃中,衛生部明確提出,縣級醫院要求配備CT,鄉鎮衛生院要求配備X光機,這一市場機遇被中外廠商敏銳捕捉。
在此次展會上,影像設備展區作為醫博會最大的一塊展區,面積超過18000平方米,產品覆蓋放射、超聲、核醫學以及介入學科領域。展出廠商也匯集了國內外醫療器械制造巨頭,包括GE、飛利浦、西門子、邁瑞等知名廠商,他們均推出了影像領域新品。
傳統醫療設備的智能化轉型正在發生,在醫博會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智能風”也刮入醫療行業,輕薄、觸屏、云端等性能在一些新產品上均有體現。
此外,眾多廠商均在產品中注入了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易用性、便捷性成為新產品的主推特色,而產品的信息化、系統化正在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
國際醫械企業大舉“進軍”中國新醫改正在創造怎樣的市場機遇?在此次醫博會中,銳珂醫療、西門子等跨國醫療器械企業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新產品,目標就是新醫改創造的市場機會。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際主流醫療器械市場明顯萎縮,在高端市場逐漸趨于飽和的情況下,來自現有產品的升級換代獲得的利潤已十分有限。中國因新醫改的實施,為市場提供了新一輪的機遇。
其中,老牌消費電子企業佳能,也無法抗拒中國市場的巨大誘惑。目前,佳能憑借自身在半導體制造和影像技術方面的優勢,加速進軍中國。“2008年佳能 (中國)醫療事業的銷售業績實現了100%的增長。未來幾年,佳能醫療將繼續向中國市場推出新產品,同時強化本土市場策略,加強二三線城市市場的擴張。”佳能(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小澤秀樹透露。
農村醫療市場存機遇以“基礎醫療解決方案”為主題,在此次展會上,“讓基層醫院買得起、用得上、聯得通”,“基層醫院對技術服務的需求不亞于設備”,類似這樣的聲音不絕于耳。在我國,有8萬多家鄉鎮醫院,為近7億的農村人口提供醫療服務。這些醫院普遍面臨著設備老化、人才不足等問題。醫療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決農村人口看病難的問題。
2010年,國家發改委、衛生部啟動了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計劃在3年內安排投資360億元重點支持全國2176所縣級醫院建設。同時,我國還啟動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動員全國的公立醫院建立大醫院支持基層和農村的長效機制。
農村醫改,既是難題,也是機遇。在展會上,柯達醫療集團總裁KevinHobert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農村醫療市場正孕育著公司需要的新藍海。柯達醫療在2007年開始布局進入中國農村醫療市場,并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區進行醫療試點,依照這一項目,銳珂醫療將向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村基層醫院提供總價值為1000萬元的數字化遠程影像解決方案,并協助當地開展試點。公司正在將成功案例復制到更多的地方,相信這必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