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運用管理透明化:投資細節需按格式上報
2010-11-10 01:11:34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保監會9月初發布《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和《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后,險資有了名正言順參與房地產和企業股權投資的依據,同時,上述辦法也遵循審慎穩妥、強化約束等原則,對投資主體、資質條件、投資方式、投資標的、投資規范、風險控制和監督管理等事項,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規定。日前,保監會進一步加大了對保險公司投資細節的關注力度,向各保險機構下發表格,要求相關機構將資金運用以固定的格式向保監會匯報。監管層對于這些內容的掌控,有利于保險資金投資運用的透明化,有利于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
保監會對各保險機構投資細節的關注正在逐步加強。
日前,在保監會下發給各保險機構要求上報的表格里,要求各保險機構將資金運用以固定的格式向保監會匯報。其中,對自有資本和責任準備金投資于自用型不動產、投資性不動產、企業股權等方面,首次提出要對投資原值和賬面余額進行詳細匯報。
而在險企三季報里,還沒有把投資于自用型不動產作為單列項目予以披露,如中國平安在三季報里,資本項目只列出了投資性房地產項目,在中國人壽資產負債表一欄,只能看到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兩項,都沒有明確列出自用型不動產項目。
在保監會此次要求險企詳細匯報的不動產投資項目中,將不動產項目列為辦公、商業、養老、其他4類。并要求各險企具體呈報相關地產項目的名稱、地址、時間以及是以物權還是股權的方式取得等內容。
關注不動產投資細節
CRIC中國房地產決策咨詢系統數據顯示,全國商用物業將在第四季度繼續保持放量增長。業內人士認為,過度的房地產開發和投資將未來的預期收益提前轉變為現實的存量資產,一旦這些存量資產在某個時期集中變現,對中國經濟的傷害不容忽視。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各保險機構的地產項目投資名目比較混亂。而此次各保險公司除填報不動產投資情況表格外,還被要求提供不動產投資分析報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不動產投資情況和管理模式;現有狀況及與政策不一致的問題;近期整改規劃和措施。
一位保險公司總經理室人員對記者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央要求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而保險資金作為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要發揮其服務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自身的風險控制必須做到位。
由于今年三季度保險資金被準許入市,預計明年上半年將頻現保險公司投資的大宗交易。業內人士認為,保監會了解具體情況,有助于更加合理地調控保險資金的運用。
加拿大標準人壽副總裁BobMilne表示,險資投資房地產可以產生有吸引力的風險回報,同時每月可帶來大量現金流。
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則認為,隨著中央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房地產開發商或存在過剩產能,而養老社區的建立,剛好可以消化這部分產能,如果能夠合理布局,應該可以發揮出保險資金支撐投資、擴大消費的作用。
險資運用透明化
對于保險公司投資企業股權,一位財經人士形象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上市公司股權就像一個龐大的藏寶圖,怎么樣在這樣一個海量資產中找到有未來發展空間的投資項目,就像在礦山中尋找珍珠一樣。”
“險企要對投保人負責,就要在這個礦山中尋找到珍珠,保監會將此次填報的內容,納入明年運行的保險資金運用監管信息系統,成為保險機構定期填報的常規內容,有利于保險資金投資運用的透明化。”他說。
中國人壽一位管理者認為,股權投資必須要滿足公司對投資收益率的要求,公司在股權投資方面,既要選擇投資行業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及其在國民經濟當中的地位和作用,還要把投資收益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考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