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利空揮之不去 持幣為主
2010-02-06 02:50:46
每經記者 朱秀偉 馬宇飛
離春節大假剩一周,持股or持幣?投資者又將面臨抉擇,目前A股所處的內外環境又是錯綜復雜,做出決策前,不妨花點時間認真梳理市場所處的大背景。簡單來看,資金壓力、海外市場不確定性以及政策退出都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持幣過節或最好。
利空因素干擾市場
昨日,全球股市的大跌讓A股再次降溫。銀河證券秦曉斌在其報告中指出,目前資金壓力、海外市場和政策退出預期已成為影響A股運行的壓力。
日前,市場一度傳聞證監會將暫停新股發行審批,但很快遭到監管層方面否認。而本周五公布的西安陜鼓動力等四家公司上會的消息,更是澆滅了市場希望放緩融資節奏,緩解二級市場資金壓力的愿望。
海外市場的動蕩陰影也時刻籠罩在A股上空。昨日受歐元區國家主權債務問題不斷惡化,以及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意外攀升的影響,全球股市跌聲一片。而且目前來看,海外市場風浪似乎還遠未結束,春節期間仍將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
更打擊市場人氣的是,今年伊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調控政策提早到來,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的預期驟然提升。銀河證券認為,上半年有可能是調控政策推出的高峰時期,上半年調控政策的預期都會存在,在一季度這種預期最為強烈。本月初,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樊綱稱,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和資產泡沫壓力令人擔憂,流動性管理應成為抑制資產泡沫的工具之一,而他認為,市場已正確領會央行近期調整舉措所傳達的信息。樊綱作為政府的高級智囊人物,公開傳遞出的上述信息,被投資界廣泛重視。
持幣操作為主
因此,春節前“內憂外患”的A股難以有大行情展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投資者選擇持幣過節可能會更加穩妥。
雖然在大舉減倉后,本周試圖博弈一把,但龍騰資產的吳險峰昨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投資者在弱勢市場中最佳的選擇依然是持幣。
持有類似想法的私募還有很多,比如廣州私募人士黎仕禹雖然已空倉近兩月,但他依然向記者表示堅決看空市場,有反彈就是離場的機會。
但大盤持續走低,不少投資者已經被套,有些甚至已有被深套的跡象,這類投資者又該如何操作?
魏先生是深圳第一代股民,可謂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長年的股海搏殺,也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操盤軍規,比如不同情況下被套后的操作。
他認為目前許多投資者被套原因主要是因為并非個股原因,而是大盤原因,“現在來看,大盤已經明顯破位,均線系統完全被破壞,大盤重心將繼續下移,存在系統性風險,這種情況下,再牛的股票也抵不住,以我多年經驗來看,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果斷認賠賣出股票,等待情況明朗再入場不遲,2008年就是一個血的教訓。”
也有例外的,比如前述的龍騰資產吳險峰,他認為是否割肉離場要區別對待,如果對股票研究透徹,大跌反而是更好的買入機會,當然前提是投資者要對公司充分了解。當然解套最為常見的高拋低吸,毫無疑問也同樣適用。
持幣操作也并非完全持有表面意義上的貨幣,投資者也可將從市場中撤出的資金用于短期投資一些低風險、流動性好產品,比如個人通知存款、債券型基金,或者參與一些銀行的春節理財產品。
此外,接受采訪的人士也認為,隨著大盤重心的下移,游資大戶有望再度活躍起來,熱點、題材炒作可能會輪換炒作,因此他建議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可以拿出少量資金參與,快進快出,采取游擊戰的策略,有賺就跑,切不可戀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