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22:54:42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趙云
市場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去年9月24日,一攬子金融政策落地實施,開啟了A股市場的新篇章。一年來,上證指數兩度站上3800點整數關口。
截至9月18日,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行情中,已有42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1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區間業績超過100%。那么,基金經理們在此過程中又有哪些領悟與進化?
自去年“9·24”科技成長股崛起之前,A股市場缺乏清晰且持續的投資主線。由于經濟預期偏弱,與宏觀經濟關聯緊密的傳統周期板塊、泛消費板塊表現相對平淡。
在不確定性較高的時期,尋求穩定性和安全邊際是當時許多資金的首要考慮。高股息板塊依然是資金扎堆的方向。
“在過去兩年高分紅板塊表現強勢的行情中,我參與較少。這主要源于兩點:長期深耕成長股,對高分紅股票的商業模式和研究框架相對不熟悉。還有就是,2017年以來,高分紅板塊行情持續性不強,且其業績增長和彈性不符合我的成長投資審美。這也導致了在那期間我管理的產品表現得不是太好。”一位偏愛于成長股投資的公募基金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事實上,過去一年,市場風格在高股息的大盤價值股和AI、新質生產力等主題成長股之間快速輪動。
經過學習與反思后,前述公募基金經理的投資框架也出現了一些調整。
“過去我的投資風格,側重于尋找擁有寬闊護城河的好公司,并進行長期持有。這樣我的持倉也就偏好核心資產,所以在2021年之前的業績還是可以的。但是這套方法在2022年以后的熊市中就顯然不契合市場。”前述公募基金經理表示。
對過往投資深刻總結和思考后,該公募基金經理意識到對于處于爆發期的行業,可以適度放寬對公司長期護城河的苛刻要求。在行業量價齊升的黃金階段,即使那些壁壘沒有那么高的公司,其股價彈性可能遠超預期。“
而這一發現,也讓該基金經理對價值的理解變得更加務實和多元化。在A股市場,價值并不僅限于穩定的現金流和低估值,行業景氣度帶來的爆發性增長本身就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價值形態。簡而言之,就是更積極地評估行業的爆發性,并在此背景下,動態評估公司的短期吸引力,而非僅僅靜態地審視其長期壁壘。這種理解更貼近A股的市場特性,也讓其投資框架更具實戰性。
據了解,該基金經理也將這種總結運用到了今年的投資中,比如PCB(印制電路板)板塊。受益于AI算力基建和汽車電子等下游需求的爆發,2025年以來,A股的PCB板塊整體表現非常強勁,可以說是市場上一大亮點。
相比之下,2025年以來,量化私募基金一度迎來的是高光時刻。
北京某量化私募基金人士表示:“自去年9 · 24行情以來,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蕩上行態勢。回顧近一年的市場情況,有三大關鍵節點。”
在他看來,首先就是2024年9月24日,國家釋放政策利好,市場情緒快速提振。截至當月底,各大指數上漲約20%。2024年國慶假期后,A股延續高開態勢,但隨后一周回吐了一半左右的漲幅,市場進入寬幅震蕩。
進入2025年,A股市場迎來春季行情,超過40個交易日指數漲幅都較為亮眼,疊加日均過1.5萬億的成交量,量化指增策略迎來α與β雙擊時刻,業績持續創新高。
第二個階段則是,2025年4月初,市場經歷外部擾動后,市場情緒觸及冰點。此后,政策持續發力推動修復,市場信心穩步回升,至8月5日,兩融余額時隔10年再度突破2萬億元。
“在這期間,得益于政策組合拳的呵護,A股市場又開啟了一輪持續上漲行情,市場日均成交額基本穩定在萬億,充裕的流動性為市場提供了良好支撐,量化策略也獲得了較好的超額收益。”該量化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高歌猛進的量化私募,8月的腳步也開始放緩。據私募排排網統計,8月實現正超額收益的指增策略私募產品占比不足兩成。
前述量化私募人士也表示,2025年8月后,核心資產抱團上漲,市場內部顯著分化,呈現指數上漲但多數個股下跌的極端結構化行情,致使持倉分散的量化策略承壓,超額出現短期回撤。
而據了解,和前述量化私募人士一樣,多家百億級私募正大力布局人工智能,探索多元化策略和資產,以提升組合穩健性,而這也是量化私募基金前進的方向。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魏小凡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