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18:49:11
從9月22日到10月12日的21天,就有12天休市。你要是大資金,大概率都不會提前行動。當行情從百花齊放到抱團取暖,整體的賺錢效應自然會階段性下降。因此,當前市場進入節前效應的概率較大,適合潛伏,“大肉”機會可能很少。
在寫給贏家學院學員的文章里,小二總結過美聯儲歷次降息對A股的影響,結論是降息對A股行情的直接驅動不大,我們不應該在A股下注美聯儲的動作,目前的牛市源于股市的地位提升和科技產業的升級驅動。
節前效應出現?
節前效應是A股的傳統之一,指的是行情在長假前,通常不會有激烈的表現,因為資金會根據假期中的各種消息來更新交易策略。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下周一的重磅會議之外,整個9月,市場該炒的預期都基本落地了,包括以下部分:
1.“九三閱兵”驅動的軍工炒作;
2.甲骨文的巨量投入指引;
3.寧德時代的估值洼地被填補,創出歷史新高;
4.華為發布《智能世界2035》報告;
5.美聯儲降息;
6.機器人板塊出現集體砸盤。
9月份還剩7個交易日,過了國慶后交易兩天又是周末。從9月22日到10月12日的21天,就有12天休市。你要是大資金,大概率都不會提前行動。
另外,我們來看幾個龍頭的走勢。
金融三龍頭:工商銀行、中國平安、中信證券
科技龍頭:寒武紀、中際旭創、三花智控
可以看出,在指數權重上暫時不要抱太大希望,題材炒作方面還剩下光模塊的士氣較高。
當行情從百花齊放到抱團取暖,整體的賺錢效應自然會階段性下降。因此,在小二看來,當前市場進入節前效應的概率較大,適合潛伏,“大肉”機會可能很少。
當然,可能會有投資者反駁:“下周一,國新辦舉辦重磅新聞發布會,潘功勝、李云澤、吳清、朱鶴新等出席。去年9月24日也是這樣規格的會議,開啟了A股的牛市。”
這個問題,我們展開聊聊。
下周一重磅新聞發布會
自從去年9月24日央行公開表態創設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來,主要有央行及證監會領導出席的會議,市場都十分關注。不過,我們可以注意去年9月24日和下周一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介紹表述。
去年9月24日的會議主題是“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聊的是“措施”;
今年9月22日的會議主題是“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聊的是“總結”。
一個是增量政策,一個是總結回顧。如果真的要希望有增量政策,就要寄望于答記者問的環節。
有一說一,站在理性的博弈角度,這種博弈的性價比偏低。
所以,綜上所述,小二傾向于當下行情進入節前效應,就像前文說的那樣,這段時間適合潛伏。
潛伏什么?當然是“十五五”規劃。
按照前兩次五年規劃出臺的時間來看,9月底至10月中旬是比較理想的潛伏窗口。
牛市場景下的任何震蕩調整,都是階段休整,都是為了沖擊新高。今年“上證指數4000點必過”的觀點不變。
今天就聊這么多,祝大家周末愉快,牛市愉快!
(小二哥)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