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7 01:04:47
9月16日,2025天府文創薈成都數字文創上市培育活動(北京站)在北京開幕,20余家成都數字文創企業參與。企業家們探訪完美世界控股集團等地,帶著學習與合作的“任務”而來,希望借鑒經驗、拓寬思路、拓展合作。他們感受到成都數字文創產業生態的支撐,城市提供的平臺與“賦能”助力企業成長,此次活動也催化了成都企業內部的“化學反應”,有望提升成都文創生態影響力。
每經記者|石普寧 可楊 每經編輯|唐元
“每一次‘向外走’,公司發展就邁上一個新臺階。”“正是有了城市級別的助力,我們也迅速從一家區域性公司變成一個全國性的營銷服務公司。”“希望通過這樣的碰撞,激發出更多可能性,共同提升成都文創生態的影響力。”
9月16日,以“文創天府·蓉耀未來”為主題的2025天府文創薈成都數字文創上市培育活動(北京站)在北京拉開帷幕。睿意高攀、海納博瑞、成都書聲科技、四川雷行文化、花吃科技等20余家成都數字文創企業,齊聚北京,開啟了一場圍繞資本對接、產業對標與合作鏈接的零距離深度交流。
本次活動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成都市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辦,成都天府文創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聯盟、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成都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成都市天府文創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支持。
活動當天,企業家一行來到了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其擁有A股上市公司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集團涵蓋影視、游戲、電競、院線、文化等業務板塊,旗下產品遍布美、歐、亞等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入選第四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24年入選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今天我們來探訪完美世界的總部,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遇。我們希望在IP孵化運營、衍生品開發、商業化變現等領域向國內頭部企業學習,同時希望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系。”談及參與此次活動的初衷,成都花吃科技運營總監張作穎表示。
“不僅能夠開闊眼界,讓我們捕捉到數字文創領域前沿的信息與趨勢,與完美世界等國內頂尖的文創領軍企業深入交流,還能為我們未來的業務發展拓寬思路。”成都海納博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富軍認為,這種近距離觀察,為企業戰略的制定提供了最直觀、最生動的參照系。
正如睿意高攀文創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劉睿向記者所言,“每一次‘向外走’,公司發展就邁上一個新臺階。以往來到一線城市,總帶著幾分‘仰望’,但這一次,我們更加從容自信。”
這種從容自信,源于對行業的洞察和對自身的定位。此次北京之行,對成都企業家們而言,不僅是學習,更是帶著明確的“任務”而來的一次“鏈接”。
四川雷行文化董事長趙鵬告訴記者,他上周就已抵達北京,期間與多位外地朋友交流,大家紛紛對成都能夠組織企業赴京開展如此深入的對接活動表示羨慕,“主辦方為企業搭建起高效交流平臺,這次機會實屬難得。”
除了開闊眼界,許多企業家更是將這次行程看作是拓展合作的絕佳機會。劉睿透露:“比如我們這次就帶著‘任務’而來,睿意高攀有一款自有IP,希望在拜訪泡泡瑪特城市樂園時,能夠探討商業合作的機會。”
此次行程安排緊湊,趙鵬特別感謝主辦方的精心組織,而談及明日參訪泡泡瑪特城市樂園的安排,趙鵬也透露,公司此前就與泡泡瑪特有過項目合作,甚至在LABUBU問世之前便已建立聯系。“今年泡泡瑪特熱度很高,這次再訪,相信一定會有新的收獲。”趙鵬說。
從北京回望成都,企業家們對自己所在的行業坐標以及城市生態,有了更深的體悟。比如,劉睿所感受到的“從容自信”,背后正是成都數字文創產業生態的支撐。“成都不僅在文創生態上獨具特色,更在數字技術、內容孵化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劉睿說。
作為一家聚焦動漫賽道的文創企業,成都花吃科技就“扎根”在成都的完美文創公園,在本地動漫產業鏈表現活躍。張作穎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就明顯感受到成都對于數字文創,尤其是動漫產業鏈,給予了相當大的關注與支持:無論是宏觀政策、園區層面還是我們知識產權的申報、保護及轉化,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協助。”
從區域走向全國,城市提供的平臺與“賦能”不可或缺。姜富軍對此深有感觸,他坦言,正是成都近年來在產業服務上的持續發力,才讓海納博瑞這樣的本土企業,得以快速成長。“我們一直都有個愿景,作為扎根成都的企業,我們希望可以代表這座城市在文創、營銷創意等領域參與到全國性的競爭。”
他認為,無論是“天府文創板”為企業提供的平臺,還是像“天府文創薈”這樣由政府組織的資源對接活動,都在為企業“走出去”鋪路搭橋。“正是有了城市級別的助力,我們也迅速從一家區域性公司變成一個全國性的營銷服務公司。”
同時,這種企業家共同“走出去”的模式,也反向催化出成都企業內部的“化學反應”。劉睿發現,與成都同行企業共同參訪、朝夕相處,在暢談中激發出的合作靈感,甚至不亞于對外鏈接的價值,“在交流中,我們逐步織就一張助力行業共同發展的資源網絡。”
“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我們期待能與現場優秀同行交流,學習他們在兒童數字內容領域的先進經驗和創新實踐,”成都書聲科技有限公司公共關系負責人馮丹丹向記者分享道,“希望通過這樣的碰撞,激發出更多可能性,共同提升成都文創生態的影響力。”
(本文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