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4 21:02:55
今年以來,在科技自主敘事深化、關稅博弈助推國產替代、科技創新政策持續發力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科技板塊強勢領跑,成為年內行情的重要主線。在這一趨勢中,科創系列指數也持續吸引著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從市值規模看,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包括科創50、科創100和科創200。據Wind統計,截至9月3日,上述三只科創板規模指數今年以來分別上漲32.11%、45.17%、50.30%,領漲A股各大寬基指數。自去年“9·24”行情以來,三只指數漲幅已全部翻倍。其中,科創200指數以近127%的漲幅領跑,體現出“高彈性、高銳度”的鮮明特點。
科創200指數由科創板中市值較小且流動性較好的200只證券組成,緊密圍繞新質生產力方向布局,新經濟行業、戰略新興行業權重占比超九成。從行業分布來看,截至9月3日,科創200指數行業權重排名前五的申萬二級行業(及權重)分別為半導體(22.07%)、化學制藥(8.02%)、醫療器械(7.57%)、自動化設備(6.16%)、通信設備(5.73%),行業權重占比合計49.55%,具備較強的科創屬性和良好的成長性。
廣發證券認為,科創200高彈性的背后是更好的成長性以及高強度的研發開支的支撐。在該指數的成分股里,聚集了大量“小而美”的科技新銳,超過40%的成分股被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根據Wind一致預期數據,科創200指數2025年、2026年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380.07%、70.92%,這一預期增速明顯高于同期的科創50(73.07%、49.36%)和科創100(205.69%、57.14%)。2024年年報顯示,科創200指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的中位數達12.62%,持續的高研發投入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近期以科技板塊為代表的權益市場波動略有加大,對此,中泰證券在8月31日發布的報告中表示,近期科創、創業板資金承壓,但考慮到10月四中全會有望推出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十五五”規劃,科技板塊的中期邏輯依舊堅實。若9月出現調整,應視為中期布局科技的戰略性機會。
為助力投資者便捷把握科技創新投資機遇,公募基金也圍繞科創200指數積極布局。據悉,目前已有廣發上證科創板200ETF等新基金獲批,市場的短期調整或有益于新基金把握科創小盤機會。Wind統計顯示,廣發基金自2019年開始管理科創板相關產品,目前旗下共有9只(含場內、場外)跟蹤科創板指數的相關基金,跟蹤標的包括科創50、科創100、科創創業50、科創板成長、科創板人工智能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