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22:06:17
在國產廠商價格競爭加劇和宏觀經濟壓力的背景下,國產基因測序儀龍頭華大智造(688114.SH)2025年上半年仍展現出了較強的經營韌性,公司凈利潤同比減虧65.28%,全讀長測序業務儀器銷售總量超700臺,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大幅增長60.35%。
此外,華大智造半年報顯示,其智能自動化業務及多組學業務的新增長曲線已開辟。智能自動化業務收入1.12億元,時空組學、細胞組學等產品推動多組學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40%。在“AI+生命科學”的新浪潮下,公司引領多組學融合應用與AI深度賦能,推動了三大業務板塊的穩健發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作為生命科學工具平臺型企業的業務板塊戰略升級,形成了以“全讀長測序(SEQ ALL)+智能自動化(GLI)+多組學(OMICS)”為核心的業務架構。
目前,公司SEQ ALL業務板塊已實現短讀長與長讀長的大規模商業化量產,構建起全球范圍內唯一覆蓋激發光、自發光、不發光三種不同測序技術、兼具高精度與高通量的全讀長測序工具矩陣,有效突破數據質量與測序通量之間的傳統技術邊界,為多組學研究、精準醫療及生命科學前沿探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今年上半年,得益于更多測序服務商向公司平臺的切換,以及測序試劑優化對產品穩定性的有效提升,公司全讀長測序產品銷量創歷史新高。其中,納米孔測序儀新增銷售近50臺,國內招標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實現翻倍;中通量測序儀G99憑借超快速和靈活簡便的特征,試劑收入同比增長21.97%;小通量機型E25獲批國家藥監局(NMPA)醫療器械注冊證表現強勁,設備收入同比增長361.44%,試劑收入同比增長585.91%。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全球基因測序儀累計銷售總量超5,300臺,實現里程碑式跨越。
聚焦AI賦能與智能自動化技術突破及商業化進展,公司實驗室自動化業務升級為智能自動化業務板塊(GLI),收入同比增長0.39%,上半年銷售超130臺。2025年上半年公司重點的AI開發成果包括,自研的AI智能體PrimeGen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為靶向測序的“自動駕駛”奠定關鍵基礎;升級版αLab Studio系統推動實驗室向“數據驅動”轉型,這一技術突破同時正快速轉化為商業價值,有望直接驅動華大智造戰略級GLI業務的提速增長。目前,代表智能化升級方向的GLI業務已在多組學前沿、分子育種、抗體篩選、生物制藥等多領域賦能超50家行業用戶。
與此同時,華大智造的多組學業務表現亮眼,收入同比增長40.01%。針對B端服務商,公司持續開發各細分領域客戶如為基因匯、貝納基因、烈冰生物等提供前沿技術解決方案;針對C端領域合作伙伴,公司助力中科院生化細胞所、上海交大等客戶推進單細胞隊列項目、建立單細胞技術規范及行業標準,推動萬億單細胞數據庫的建立。伴隨多組學技術的日益成熟與算力成本持續下降,“AI+醫療”的深度融合將顯著加速基因測序技術的普惠化進程。
盡管2025年上半年華大智造面臨著來自外部環境的復雜挑戰,但從中長期來看,公司仍將持續迎來政策、下游市場需求、國產替代以及AI驅動的多重利好。伴隨華大智造海內外臨床端應用產品陸續發布、核心資質的加速獲證及醫保納入體系的推進,測序儀入院及臨床普適化趨勢愈發明確,公司正全力覆蓋測序下游企業、醫院等核心臨床領域客戶,力爭在新一輪增長中搶占市場先機,持續提升全球市場份額與競爭力。
近期,醫保局明確提出將按照“反內卷”原則持續推進集采改革、賦能藥械創新的新舉措,支持國產產品走向世界。有部分投資機構認為,在“反內卷”背景下,創新器械的價格及利潤率有望穩定,且有望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國內市場增速有望快速修復。目前,國內醫療設備招標同比恢復趨勢顯著,疊加各設備廠商渠道庫存壓力,同時財政部等明確發布政策支持采購國產產品,下半年有望迎來業績拐點。
中期而言,公司技術稀缺性也正在逐步轉化為競爭壁壘。作為目前全球唯一實現全讀長測序產品大規模量產的制造商,華大智造在臨床、科研場景的競爭優勢日益凸顯。尤其是在臨床領域,公司推進客戶OEM及其他定制化合作,并基于公司DNBSEQ測序平臺推進傳感染病/遺傳病/腫瘤IVD試劑盒申報,加速產品上市與臨床推廣。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產品已覆蓋國內醫院數量達1219家;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臨床檢測的基因測序儀中,基于公司DNBSEQ技術的產品達24款,占比59%;在NMPA批準的12款可同時開展DNA和RNA測序的設備中,11款均依托公司DNBSEQ技術。
長期發展上,AI與多組學融合正在驅動產業深刻變革、重塑行業價值:測序產品端通過AI算法提升基因變異檢測準確率,配套軟件滿足科研探索、精準醫療、個性化診療等高標準場景的需求;實驗室自動化端將生成式AI嵌入管理系統,實現“數據生成-優化-監控”的自驅動閉環;在臨床端,借助AI算法能高效處理分析基因測序產生的海量數據,可以在疾病診斷預測上提高準確率、縮短周期,在藥物研發中加速靶點篩選等并降低成本。
可以預見,隨著這一技術范式的持續深化,生命科學研究將在效率與精度上實現更大突破。展望未來,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伴隨全球降息周期開啟、科研經費投入增加、醫院自建測序平臺需求釋放以及新興應用領域持續拓展,終端檢測與科研需求的增量將驅動行業重回兩位數增長軌道。在此預期兌現前,公司將全力聚焦于提升測序儀及配套設備的新增銷售市場份額,將此確立為現階段最核心的戰略目標。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