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18:11:03
今日A股市場,寒武紀股價盤中突破千元后收跌,工業富聯漲停逼近萬億市值。兩者作為AI芯片與服務器代表,引領國產算力板塊異動,CPO、PCB等AI硬件方向走強。A股三大指數震蕩整理,成交量縮減,但市場總體看好。液冷板塊出現分歧但表現良性,人形機器人概念受多重消息刺激大幅上漲。大盤創新高后,出現震蕩是正常現象,板塊方面關注AI產業鏈等板塊,重點聚焦AI芯片、CPO、液冷等環節。
今天,A股市場再次出現8月12日-13日的一幕:寒武紀、工業富聯吸引了市場的目光。
首先,寒武紀股價盤中突破一千元大關。不過,到收盤時,寒武紀下跌1.69%,以933.98元報收。
最近幾年,A股市場共出現過5只千元股,包括貴州茅臺、寒武紀、石頭科技、禾邁股份、愛美客。這些個股,其股價跨進千元大關時,基本都是其所在板塊被熱炒的時候。
其次,工業富聯今天收盤漲停,總市值來到9713.27億元。工業富聯只要再漲2.96%,就能邁進萬億市值俱樂部。
8月12日-13日,寒武紀、工業富聯雙雙大漲。達哥在8月13日的文章中提到,他們作為A股AI芯片與服務器的代表,其大漲對相關板塊有引領作用。
自那之后,國產算力迎來異動,以CPO、PCB、AI服務器為代表的出海類AI硬件方向迎來大幅上漲。
在之前的文章中,達哥一直在提,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將掀起一輪AI大行情。
結合2014-2015年的“互聯網+”行情以及2020-2022年的逆變器行情,哪些板塊容易迎來“瘋狗浪”呢?
就經驗來看,業績爆發式增長的板塊容易迎來“瘋狗浪”。
在達哥看來,AI方向上,CPO、PCB的業績已經開始爆發式增長,其他如AI芯片、AI服務器、液冷產業鏈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不知道大家對此如何看,歡迎在文末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們回到市場。
今天,A股三大指數震蕩整理。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的跌幅均不到0.2%。滬深兩市成交額25884億元,較昨日縮量1758億元。
昨天,上證指數創下近10年新高,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創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這是市場看好行情的表現。
在上證指數創下10年新高之后,出現震蕩是正常現象,因為需要通過震蕩來解決換手的問題。操作上,以做多為主,倉位至少保持在中等水平以上。
達哥翻閱一些券商股的中報發現,截至6月末,場外資金還沒有大規模參與進來。
近期A股兩融余額時隔十年再次突破2.1萬億元,這是場內資金看好行情并利用杠桿加倉的表現。
不僅是場內資金看好,外資也在大力買入。高盛集團數據顯示,全球對沖基金正以6月底以來的最快速度買入中國股票。
板塊方面,出海類AI硬件方向繼續大幅上漲,其中,通信設備、CPO概念、銅纜高速連接等板塊的指數分別上漲4.38%、1.78%、1.62%。
AI硬件的核心股方面,工業富聯漲停,天孚通信、中際旭創、新易盛均漲超5%且再創歷史新高。
液冷板塊今天出現了第一次分歧。近期大漲的個股出現了幅度略大的震蕩,但漲幅不大的個股開始大漲。
從液冷產業鏈細分領域的表現以及內部梯隊表現有序來看,分歧與表現均是良性的。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在光模塊、PCB已大幅上漲的背景下,站在當前的時間點,液冷板塊是戰略性投資機會。液冷,作為AI算力鏈條的一份子,具備“增長強勁、敘事完備、賠率占優”三大特征。從勝率角度來看,液冷基本面斜率變化或更陡峭;對比光模塊、PCB,當前所處時期較早;液冷從可選變剛需。從賠率視角來看,在市場高低切后,液冷在AI算力鏈條內的賠率優勢很大。
開源證券進一步指出,液冷符合強主題三要素,具備自上而下推動明確、行業空間大、催化劑密集的特征。
東吳基金的基金經理陳偉斌近日在直播間表示,根據主流賣方團隊研究以及東吳基金研究團隊研究,預計AI液冷市場規模有望從2024年的基本忽略不計,以及2025年的100-200億元,有可能快速提升到2026年全球1000億元,2026年的AI液冷行業增速有望達到500%,這個斜率非常陡峭。
液冷板塊,達哥已經在文章中連續重點提及兩周多了,雖然值得繼續關注,但要注意節奏,不能在漲幅較大的情況下盲目追高。
人形機器人方面,減速器、人形機器人兩大概念板塊指數的漲幅,分別位居概念板塊漲幅榜的第一、第七位。
人形機器人方向大漲,有三個消息的刺激。
一是市場出現了某家公司獲得了一小批訂單的傳言。
二是英偉達與鴻海合作開發的人形機器人預計11月亮相。
三是一篇題為《機器人推薦:供應鏈密集拜訪T,反攻時刻開啟-0819》的研報在坊間流傳,該研報認為,今年主線看好AI,前期AI算力大放異彩,當前時間點建議重視低位的AI應用:機器人,本質是看好估值擴張,站在時間這邊,看好未來發展。
今年5月,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表示,物理AI是機器人革命的基石,物理AI與機器人技術將開啟新一輪工業革命。
最后,達哥作一個總結:大盤創下10年新高之后,出現震蕩是正常現象,因為需要通過震蕩來解決換手的問題。
板塊方面,中短期關注人工智能產業鏈、智能駕駛、商業航天、人形機器人、創新藥、固態電池等開始或即將迎來產業趨勢的板塊。人工智能是當前市場最大且最硬核的主線,重點關注AI芯片、CPO、PCB、液冷服務器等環節。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