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22:06:13
《鵝鴨殺》國服于2025年3月官宣回歸,由金山世游代理,引發熱議。金山世游發行副總裁劉異在2025 ChinaJoy 會上表示,游戲的核心樂趣在于熟人間的“互坑”與反轉,吸引了大量Z世代年輕玩家。國服在保留經典玩法基礎上新增社交場景,旨在放大社交優勢。金山世游正從單品發行向IP化長線運營轉型,未來游戲競爭將是IP能否融入用戶生活的比拼。
每經記者|張梓桐 每經實習編輯|余婷婷
當《鵝鴨殺》國服在2025年3月官宣回歸時,社交平臺上瞬間掀起討論熱潮。這款曾因主播直播而爆火的社交推理游戲,在Steam國際服積累了大量粉絲后,終于迎來了由金山世游代理的國服手游。
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2025 ChinaJoy)期間,金山世游發行副總裁劉異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解析了這款游戲的破圈邏輯,以及金山世游從單品發行向IP(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內容或品牌)化運營轉型的深層思考。
在劉異看來,當流量紅利見頂后,“IP化”與“年輕化”成為破局關鍵,“未來的游戲競爭,不是單品戰力的比拼,而是誰能把IP做成用戶生活的一部分”。
金山世游成立于2016年,是中國知名軟件公司“金山”子公司,負責網絡游戲開發、全球發行運營及投資等項目。其母公司金山軟件的董事長為雷軍,2024年金山軟件游戲及其他業務收入達51.97億元,同比增長31%。
《鵝鴨殺》的社交密碼:從“互坑”到社交貨幣的裂變
“玩家在《鵝鴨殺》里最核心的樂趣,是熟人局里的‘坑朋友’‘看反轉’。”劉異的這句話,點出了這款游戲的底層吸引力。數據顯示,《鵝鴨殺》國服玩家中18至25歲群體占比近80%,男女比例接近1∶1,女性占比略高,正是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年輕群體的典型畫像。
這款游戲的核心機制,被劉異總結為“有限規則內的信任博弈”:好人、中立、壞人三大陣營的身份差異,配合“結盟反水”“言語欺詐”等玩法,催生了大量“背刺名場面”。這些場景通過直播切片、社交分享形成裂變,成為玩家間的社交談資——用劉異的話說,“本質是創造了社交貨幣”。
這種屬性與當下主流綜藝的爆火邏輯高度契合。“當前流行的綜藝名場面,大多源于‘合法互坑’,這與《鵝鴨殺》的玩家體驗完全一致。”劉異分析,年輕群體對“整活社交”的需求,讓游戲跳出了傳統娛樂產品的范疇,成為社交破冰的工具。
金山世游展臺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國服手游的創新之處,正是放大了這一核心優勢。與國際服相比,國服并非簡單移植,而是定位為“IP二代產品”:在保留經典推理玩法的基礎上,新增個人島、俱樂部等社交場景,主場景里植入秋千、練歌房、游泳池等可互動部件,甚至設計“抽打主策劃雕像領禮包”等趣味機制。
“我們不想規劃用戶的社交,而是提供產生化學反應的土壤。”劉異舉例,有玩家在主場景路燈下集體鼓掌10分鐘,只因傳言“鼓掌能領禮包”,這種自發行為正是社交裂變的雛形。國服上線后,此類玩家自創的“名場面”通過社交平臺二次傳播,形成“游戲體驗—內容創作—社交擴散”的閉環。
從單品發行到IP長線運營:金山世游的戰略轉型
《鵝鴨殺》的代理,是金山世游轉型的縮影。2022年起,這家傳統發行商開始調整策略:從追逐爆款單品,轉向“IP化長線運營”。
“單純代理太被動,若不能掌控IP,就難以避免‘一波流’宿命。”劉異坦言,過去游戲發行常陷入“短期收割”怪圈——若僅拿到單代產品授權,廠商缺乏動力長線投入,最終損害IP價值。這促使金山世游重新定義與海外廠商的合作方式:不僅要代理權限,更要拿下IP在華全版權,通過長周期合同或合資公司形式,實現“深度運營+用戶沉淀”。
《鵝鴨殺》的合作模式頗具代表性。從2023年1月開始接觸開發商Gaggle,到同年八九月敲定合同,金山世游憑借更細致的本地化方案脫穎而出。“我們不僅要做一款手游,更要把《鵝鴨殺》當成可延展的IP。”劉異透露,國服除了游戲本身,還計劃同步推出直播綜藝,用“游戲+綜藝”的聯動放大IP影響力。
這種轉型背后,是對游戲行業趨勢的判斷。劉異觀察到,當《蛋仔派對》《元夢之星》等產品憑借“平臺型社交游戲”跑通路徑后,“party game(派對游戲)”已成為廠商必爭之地。這類游戲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玩法創新,而在于能否成為“社交載體”——玩家不僅為游戲本身付費,更為“與好友互動的場景”買單。
為此,金山世游近年簽下的《貓咪和湯》《憤怒的小鳥》等IP,均遵循“全版權+長線運營”邏輯。“哪怕一款產品短期不盈利,只要用戶盤在擴大、口碑沒崩壞,總有一天能通過衍生品、新內容形態變現。”劉異說,正是這種思路讓公司跳出了“首年流水依賴”的焦慮。
當被記者問及金山世游篩選海外IP的核心標準時,劉異回答道,“我們主做18至25歲年輕人的生意,所有選品都圍繞這個群體的需求”。
這一標準在《鵝鴨殺》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款游戲的“語言推理+RPG(角色扮演游戲)跑圖”混合玩法,既區別于《狼人殺》的強邏輯對抗;又通過“表演成分”降低門檻,恰好契合年輕群體“輕競技、重社交”的偏好。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國服測試期間,女性玩家占比超過50%,遠超傳統推理游戲。
除了用戶匹配度,與海外廠商的“戰略協同”與本土化適配同樣關鍵,金山世游在談判時,會明確提出“中國市場獨家運營權”,讓海外廠商放心交出主導權。“我們要的不是‘代理’,而是‘共建’。”劉異解釋,比如《鵝鴨殺》,國服團隊就承擔起底層優化、防外掛等工作;同時,基于國內玩家偏好新增的社交功能,也會反向輸出給海外版本參考。這種雙向賦能,讓IP在不同市場實現差異化成長。
對于中小廠商關注的“品類選擇”,劉異的答案是“擁抱中輕度社交”。他分析,超休閑游戲正在嘗試訂閱制延長生命周期,中重度游戲則加入輕量化元素擴大受眾,“品類邊界在模糊,但‘社交’始終是共通的關鍵詞”。
自研與發行的平衡術:在“牌桌”上等待機會
“自研是做原創IP,發行是借船出海,兩者不沖突。”劉異這樣定義金山世游的雙軌策略。
在他看來,自研的難度遠超發行。“一款原創IP要跑出來,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金山世游并未放棄,而是持續投入,“只要留在牌桌上,就有抓住機會的可能”。據介紹,目前,團隊正探索“跑團”等創新品類——這類依賴“主持人控場”的小眾玩法,被劉異視為“AI(人工智能)時代的潛力股”,“若AI能替代主持人,個性化劇情共創可能成為主流”。
發行則承擔著“穩基本盤”的角色。通過代理《鵝鴨殺》等成熟IP,金山世游既能快速觸達目標用戶,又能積累IP運營經驗。劉異認為,即便IP版權不屬于自己,只要能長期經營國內用戶,就能持續獲得回報。
這種平衡在《鵝鴨殺》上已見成效。國服測試期間,100萬DAU(日活躍用戶)的目標被多次提及——這不是簡單的流量指標,而是IP價值的試金石。“若能站穩100萬DAU,說明基礎玩法和社交機制得到認可,向上突破300萬、500萬就有了底氣。”劉異解釋,一旦用戶形成“玩《鵝鴨殺》=找朋友開黑”的心智,IP的商業想象空間將大幅拓寬。
從《鵝鴨殺》的火爆,到金山世游的轉型,折射出游戲行業的深層變化:當流量紅利見頂,“IP化”與“年輕化”成為破局關鍵。劉異的判斷或許代表了不少廠商的思考:“未來的游戲競爭,不是單品戰力的比拼,而是誰能把IP做成‘用戶生活的一部分’。”
對于《鵝鴨殺》的未來,劉異充滿期待。“我們不只是在做一款游戲,而是在搭建一個年輕人的社交場。”當游戲能像綜藝、表情包一樣成為社交貨幣,其價值早已超越娛樂產品本身——這或許,正是金山世游乃至整個行業在IP化浪潮中尋找的答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