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如何加強環評造假全鏈條防控?生態環境部答每經:推動環評打假遏增量、清存量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20 22:08:49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1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近幾年來,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加強對環評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但環評造假仍偶有發生。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向生態環境部提問:如何進一步加強環評造假的全鏈條防控?

      生態環境部環評司司長王志華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針對資質取消后環評市場出現的弄虛作假等問題,生態環境部始終堅持“零容忍”,嚴懲重罰、綜合施策,既猛藥去疴,嚴打典型案件,又努力完善機制,在制度和實踐上取得突破,推動環評打假進入遏增量、清存量階段。

      強化與刑事司法銜接

      談及具體防控舉措,王志華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介紹,首先是推動環評造假入刑。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將環評造假納入刑法定罪量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細化了環評造假的定罪量刑標準。與此同時,山東錦華案、江西展航案相繼宣判,12名環評相關人員依法獲刑,一些存量案件正在加快查辦,對違法從業的單位和人員形成了空前強大的震懾。

      其次,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王志華表示,自2022年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將環評造假作為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已查處環評領域違法單位150多家。生態環境部門累計將550多家環評單位和540多名編制人員列入限期整改名單或失信“黑名單”,依法限制或禁止從業。

      此外,強化常態化監管。落實從業異常預警機制,對編制環評文件數量畸高、高頻變動從業信息的400多名環評工程師,組織靶向復核,開展現場監督檢查,及時消除隱患。組織各地定期開展環評文件質量復核,對發現的問題,回溯編制、審批全流程,嚴格落實建設單位、環評單位、技術評估單位和專家、審批部門四方面責任。升級環評文件智能復核系統,對全國新審批的環評文件實施智能監管。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相結合,推進標本兼治,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進一步深化環評領域改革,實現制度的整體優化提升。”王志華說。

      首先,以高壓態勢嚴懲造假。著力推進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快存量環評造假刑事案件查辦,持續形成震懾。

      其次,以改革方式減少造假。持續深化環評改革,構建與排污許可核心制度相適應的污染影響類項目環評管理體系,大幅壓減環境影響不大、能夠與排污許可制銜接的項目環評數量,減輕企業和基層不必要的負擔。

      三是以清理整頓鏟除造假土壤。常態化開展“掛靠”環評工程師和“空殼”環評單位清理整頓工作,不斷壓縮違法環評單位的生存空間,規范環評從業行為,引導環評市場健康發展。

      落實排污許可制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生態環境部在推進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方面有何舉措?

      針對現場媒體記者的提問,王志華表示,首先是實現排污單位“全覆蓋”。制訂分類管理名錄,發布80項排污許可技術規范、45項自行監測技術指南、22項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指導各行業有序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實現行業管理全覆蓋,摸清家底,為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夯實基礎。將全國386.7萬家排污單位納入管理,其中核發排污許可證37.1萬張,排污登記349.6萬家,管控水污染物排放口25萬多個、大氣污染物排放口115萬多個。

      其次,落實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推動制修訂水、大氣、土壤等8部生態環境相關法律,頒布《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完善排污許可法治基礎。發布《排污許可管理辦法》,指導地方依法將各環境管理要素全部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推動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實現綜合許可。

      此外,推進核心制度建設。將環評文件及其批復要求全部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推動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改革聯動。有序推動火電、鋼鐵等行業生態環境統計與排污許可銜接,目前火電行業已實現2200多家企業統一報表填報,做到“一個企業、一個口徑、一套數據”。

      王志華介紹,此前,火電行業生態環境統計、排污許可執行報告共需企業填報472項指標,通過統一報表優化整合,僅保留361項指標,而且其中188項可直接通過排污許可平臺自動帶入、自動核算,或者通過下拉菜單字典式選取,大大減輕了企業和基層的填報負擔。完善固定污染源自行監測監管機制,累計已有38萬家企業監測數據通過許可平臺統一登錄、統一填報、統一公開。

      2024年11月,生態環境部制定發布了《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突出環境質量改善主線,聚焦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推進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要素、全聯動、全周期管理。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以落實《實施方案》為抓手,強化固定污染源監管核心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推動提質增效,切實發揮好排污許可在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王志華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近幾年來,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加強對環評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但環評造假仍偶有發生。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向生態環境部提問:如何進一步加強環評造假的全鏈條防控? 生態環境部環評司司長王志華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針對資質取消后環評市場出現的弄虛作假等問題,生態環境部始終堅持“零容忍”,嚴懲重罰、綜合施策,既猛藥去疴,嚴打典型案件,又努力完善機制,在制度和實踐上取得突破,推動環評打假進入遏增量、清存量階段。 強化與刑事司法銜接 談及具體防控舉措,王志華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介紹,首先是推動環評造假入刑。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將環評造假納入刑法定罪量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細化了環評造假的定罪量刑標準。與此同時,山東錦華案、江西展航案相繼宣判,12名環評相關人員依法獲刑,一些存量案件正在加快查辦,對違法從業的單位和人員形成了空前強大的震懾。 其次,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王志華表示,自2022年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將環評造假作為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已查處環評領域違法單位150多家。生態環境部門累計將550多家環評單位和540多名編制人員列入限期整改名單或失信“黑名單”,依法限制或禁止從業。 此外,強化常態化監管。落實從業異常預警機制,對編制環評文件數量畸高、高頻變動從業信息的400多名環評工程師,組織靶向復核,開展現場監督檢查,及時消除隱患。組織各地定期開展環評文件質量復核,對發現的問題,回溯編制、審批全流程,嚴格落實建設單位、環評單位、技術評估單位和專家、審批部門四方面責任。升級環評文件智能復核系統,對全國新審批的環評文件實施智能監管。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相結合,推進標本兼治,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進一步深化環評領域改革,實現制度的整體優化提升。”王志華說。 首先,以高壓態勢嚴懲造假。著力推進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快存量環評造假刑事案件查辦,持續形成震懾。 其次,以改革方式減少造假。持續深化環評改革,構建與排污許可核心制度相適應的污染影響類項目環評管理體系,大幅壓減環境影響不大、能夠與排污許可制銜接的項目環評數量,減輕企業和基層不必要的負擔。 三是以清理整頓鏟除造假土壤。常態化開展“掛靠”環評工程師和“空殼”環評單位清理整頓工作,不斷壓縮違法環評單位的生存空間,規范環評從業行為,引導環評市場健康發展。 落實排污許可制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生態環境部在推進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方面有何舉措? 針對現場媒體記者的提問,王志華表示,首先是實現排污單位“全覆蓋”。制訂分類管理名錄,發布80項排污許可技術規范、45項自行監測技術指南、22項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指導各行業有序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實現行業管理全覆蓋,摸清家底,為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夯實基礎。將全國386.7萬家排污單位納入管理,其中核發排污許可證37.1萬張,排污登記349.6萬家,管控水污染物排放口25萬多個、大氣污染物排放口115萬多個。 其次,落實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推動制修訂水、大氣、土壤等8部生態環境相關法律,頒布《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完善排污許可法治基礎。發布《排污許可管理辦法》,指導地方依法將各環境管理要素全部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推動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實現綜合許可。 此外,推進核心制度建設。將環評文件及其批復要求全部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推動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改革聯動。有序推動火電、鋼鐵等行業生態環境統計與排污許可銜接,目前火電行業已實現2200多家企業統一報表填報,做到“一個企業、一個口徑、一套數據”。 王志華介紹,此前,火電行業生態環境統計、排污許可執行報告共需企業填報472項指標,通過統一報表優化整合,僅保留361項指標,而且其中188項可直接通過排污許可平臺自動帶入、自動核算,或者通過下拉菜單字典式選取,大大減輕了企業和基層的填報負擔。完善固定污染源自行監測監管機制,累計已有38萬家企業監測數據通過許可平臺統一登錄、統一填報、統一公開。 2024年11月,生態環境部制定發布了《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突出環境質量改善主線,聚焦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推進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要素、全聯動、全周期管理。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以落實《實施方案》為抓手,強化固定污染源監管核心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推動提質增效,切實發揮好排污許可在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王志華說。
      環評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jjzz亚洲亚洲女人|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2022中文字字幕久亚洲|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