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7 17:39:27
2024年12月第四周,6家上市公司暴露環境風險。其中,東材科技控股公司山東艾蒙特因非法堆放危險廢物被罰62.5萬元;司爾特全資子公司司爾特化肥因未采取防護措施貯存污泥被罰14.5萬元;金杯電工控股子公司無錫統力因超許可排放濃度排放污染物被罰23.2萬元;多倫科技旗下兩家公司因檢測報告作假被罰26萬元。這些公司的環境違法行為不僅損害了環境,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風險。
每經記者|劉志遠 每經編輯|陳俊杰
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置危險廢物,東材科技(601208.SH,股價7.79元,市值69.86億元)控股公司被罰62.5萬元;超許可排放污染物,金杯電工(002533.SZ,股價10.13元,市值74.35億元)控股公司收到23.2萬元罰單??
2024年12月第四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185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份、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12月第四周收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6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12月第四周)
本期數據顯示,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等風險信息共關聯到6家上市公司。其中,2家屬于國資控制的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45.66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本期值得注意的是,東材科技控股公司山東艾蒙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艾蒙特)因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被東營市生態環境局罰款62.5萬元。
東營市生態環境局披露文號為“東環罰﹝2024﹞03號”的處罰書顯示,山東艾蒙特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八個廢棄包裝桶、四個噸包裝有廢棄包裝袋、兩個噸包裝有老化樹脂露天堆放在一車間A區北側;一捆廢包裝物及一噸包裝有廢棄包裝袋露天堆放在二車間A區南側;部分廢棄包裝袋露天堆放在生化站北側;部分廢包裝桶、廢包裝袋、小料桶露天堆放在甲類倉庫西側。環評批復及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明確以上廢棄物均為危險廢物。山東艾蒙特存在非法堆放危險廢物行為,屬于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擅自傾倒、堆放危險廢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款,山東艾蒙特被東營市生態環境局罰款62.5萬元。
1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東材科技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12月27日,記者撥打東材科技公開電話,接線人員表示,將會去查收采訪函,但不接受線上采訪,并稱暫不了解上述處罰詳情。
本期,司爾特(SZ002538)全資子公司安徽司爾特化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司爾特化肥)因未采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貯存污泥,被宣城市寧國市生態環境分局罰款14.5萬元。
寧國市人民政府官網披露文號為“皖宣環〔寧〕罰〔2024〕45號”的處罰書顯示,司爾特化肥2023年11月底12月初將綜合污水處理站產生的綜合污泥堆放至磷石膏堆場內,期間未采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進行貯存,于2023年12月份對該區域覆土種植草坪覆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十項,司爾特化肥被宣城市寧國市生態環境分局罰款14.5萬元。
1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司爾特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12月26日,記者撥打司爾特公開電話,接線人員表示,該處罰將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同時,將會去查收采訪函。
本期,金杯電工控股子公司無錫統力電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統力)因超過許可排放濃度排放污染物,被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3.2萬元。
無錫市生態環境局披露文號為“錫環罰決﹝2024﹞52號”的處罰書顯示,無錫統力為2024年無錫市大氣重點監管單位,實行排污許可重點管理,DA006排放口自動在線設備已安裝、聯網、驗收。監控平臺聯網數據顯示,2024年4月30日至10月11日該單位DA006排放口非甲烷總烴共有268組小時均值超過排污許可證許可排放限值(50mg/立方米),同時數據標記狀態為N(正常),上述行為構成超過許可排放濃度排放污染物的違法行為。依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無錫統力被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3.2萬元。
1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金杯電工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12月26日,記者致電金杯電工,接線人員表示,目前整改進程已超50%,預計2025年1月份整改完成。該處罰將進行臨時公告披露相關信息。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方面,公司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相關的工作。
除此之外,本期多倫科技(603528.SH,股價8.35元,市值58.95億元)控股的徐州悅車邦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與徐州潤通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均因汽車開展檢測時使用了OBD(車載自動診斷系統)作弊器,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被徐州市生態環境局合計罰款26萬元。徐州市生態環境局披露文號為“徐09環罰決〔2024〕8號”和“徐09環罰決﹝2024﹞9號”的處罰書記載了上述違法事實及處罰依據。
1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倫科技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12月26日和27日,記者多次撥打多倫科技公開電話,暫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未獲得反饋。
近年來,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范備齊、簡瑀謙對本文亦有貢獻)
A股環境風險榜詳細數據查詢及可視化互動專題,請點擊鏈接或掃描二維碼查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1444187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