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醫療冷鏈龍頭“愛上”血液制品,終極目標是生物制藥?業內人士:行業仍在“搶地盤”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3 23:35:57

      12月22日,海爾生物和上海萊士分別發布公告,宣布海爾生物擬通過發行A股股票換股吸收合并上海萊士,并募集配套資金。此舉引發廣泛關注,兩公司業務并不重合,但同屬海爾集團旗下的大健康板塊。此前,海爾集團已以125億元完成對上海萊士的戰略入股,提出“拓漿”和“脫漿”戰略,旨在創新生物制藥領域。

      每經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魏官紅    

      繼博雅生物(300294.SZ,股價30.54元,市值154億元)、天壇生物(600161.SH,股價20.52元,市值405.76億元)后,血液制品行業另一筆大并購事項于12月22日官宣。

      12月22日,海爾生物(688139.SH,停牌)和上海萊士(002252.SZ,停牌)分別發布公告,海爾生物擬向上海萊士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以此換股吸收合并上海萊士,并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海爾生物背靠家電巨頭海爾集團,是市值超百億元的醫療冷鏈龍頭,上海萊士市值近480億元,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今年年中,海爾集團宣布以125億元完成對上海萊士的戰略入股,成為后者的實際控制人。

      當時,海爾集團提出了“拓漿”和“脫漿”齊步走戰略,被解讀為將創新生物制藥作為新目標。那么,在存量競爭的市場中,這條路會更好走嗎?

      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的業務并不重合,意在覆蓋產業鏈

      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的“官宣”引發廣泛關注,原因之一在于血液制品行業的“封閉性”。

      自1996年《血液制品管理條例》頒布后,行業政策監管逐步收緊。據公開資料,2001年至今,國內未再批準設立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行業早已來到類似“會員制”的存量競爭。目前,國內持續經營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不足30家,且少數企業持有多張生產牌照。高行業壁壘下,行業已經進入了收并購時代,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

      例如,今年10月,天壇生物宣布完成對武漢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的收購,一個月后,博雅生物宣布公司完成了對綠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

      與上述兩筆收購中的標的公司類似,上海萊士也是國內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之一。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營收達到79.64億元,主要產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類產品等。

      但與博雅生物、天壇生物不同,海爾集團在6月戰略入股上海萊士之前,并不擁有血漿站或血液制品,子公司海爾生物主要是通過采血、制備、存儲、發血、配送到臨床用血的全流程追溯,涉足血液產業鏈。

      12月22日晚間,有接近海爾生物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歸屬于同一實控人,在產業上也有諸多協同點,包括戰略規劃、產品研發、市場網絡、成本管理、海外拓展等。整合旗下生命科學、生物制藥賽道的兩家上市公司,“盈康一生”更長遠的戰略目標應該是通過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發揮規模效應。(詳見《“112億”欲吞并“480億”!海爾大健康“同門兄弟”要合并》)

      12月23日,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萊士是一個優質資產,之前海爾集團125億元戰略入股確實是劃算的。而從業務層面看,上海萊士和海爾生物的業務沒有重合,業務協同主要在于海爾集團的大健康板塊已經布局了海爾生物、盈康生命兩家上市公司,海爾集團可以在自家醫院使用血液制品,正如華潤醫藥2021年收購博雅生物,意在補全其血液制品業務的短板,形成覆蓋醫藥制造、醫藥流通、醫療及醫療保健、醫療器械、血漿制品等全產業鏈布局。不過,就旗下醫院數量而言,盈康生命并不算突出。

      業內人士:血液制品行業仍在“搶地盤”,研發力度仍待提升

      血液制品是從健康人血液、血漿或特異免疫人血漿中分離、提純或由重組DNA技術制備的,用于治療和預防的蛋白或細胞組分的統稱,主要有白蛋白類、免疫球蛋白類和凝血因子類等三大類產品。

      今年6月,海爾集團在完成對上海萊士的戰略入股后,曾提出“拓漿”和“脫漿”齊步走戰略,其中“拓漿”包含開拓新的血漿站,開發更多的血制品產品,“脫漿”則聚焦在非血源性以及更廣的生物科技領域。

      其中,“拓漿”一直被視作血液制品企業的重要努力方向。例如,綠十字(中國)是綠十字(香港)在內地設立的血液制品公司,是國內少數同時擁有人源Ⅷ因子及重組Ⅷ因子銷售權的血液制品企業。今年11月,天壇生物披露“人凝血酶原復合物”已完成相關工作,正式開展Ⅲ期臨床試驗,該產品主要用于治療先天性和獲得性凝血因子II、VII、IX和X缺乏癥等多種適應癥。

      但據上述業內人士觀察,目前,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的發展邏輯還是血漿站。一方面,負責采集原料血漿的血漿站是生產血液制品的基礎,原料血漿的供應直接決定了血液制品企業的規模和利潤;另一方面,新設漿站審批難度大,整體漿站數量增速緩慢,現有血漿站資源的稀缺性使企業間為了獲取更多的血漿資源而積極收并購,即“搶地盤”。

      根據華福證券11月發布的研報,2023年,中國六家頭部企業合計采漿量占國內血漿采集量的70%~80%,行業競爭格局高度集中。而按2021年全球血制品市場300億美金計算,CSL(19.9%)、武田(19.8%)和GRIFOLS(17.6%)三大巨頭占據全球近六成的市場。換言之,未來國內血液制品企業的“搶地盤”還將持續。

      該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增加漿站數量,提高單站采漿水平和血漿綜合利用能力也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但國內企業在這方面顯得動力不足。以上海萊士為例,其是A股血制品上市企業中收入規模最大的企業,Wind數據顯示,近三年(2021年至2023年)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01%、2.22%和2.18%;博雅生物的這一指標為2.24%、1.80%、2.55%;天壇生物的則為3.24%、2.86%、2.14%。

      “血液制品的開發瓶頸較高,(有企業)開了臨床研究要搞研發,過了五年、八年,一點動靜沒有的情況很常見。”該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的血液制品同質化程度高,企業基本無需做學術推廣,也不存在臨床研究,而如果有新品出現,也很容易被其他企業跟進研發,進而實現新的同質化產品。

      而對于海爾集團提出的“脫漿”戰略,該人士認為主要是明確了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海爾生物本次吸收合并上海萊士的直接關系不大,“擁有血漿站或血液制品并非開發生物制藥產品的必要條件”。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生物 海爾 冷鏈 醫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