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18 21:52:47
每經記者|張明雙 每經編輯|文多
8月15日晚間,光庭信息(SZ301221,股價34.03元,市值31.52億元)披露2024年中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同比下降20.06%,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339.27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對于收入同比下滑,光庭信息表示,公司根據市場情況變化,主動調整營銷策略,放棄低附加值業務,并深化與主機廠(主機廠是指汽車整車或整機生產企業,是汽車制造廠的統稱)合作——但主機廠項目交付周期長,對公司收入有一定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分析上半年業績時,光庭信息還提到,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出海化的加速,光庭信息積極進行海外市場的開拓和布局,但短期內尚無明顯成效。
凈利潤受日元下跌影響
光庭信息業務涵蓋了構成智能網聯汽車核心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新能源等領域,同時還涉及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服務、智能車云服務與數字地圖服務等。公司主要業務模式為定制軟件開發、軟件技術服務,所產生的收入與我國汽車產銷量關聯度較低,但汽車終端消費市場競爭激烈,主機廠新車型推出頻率下降及整體控制成本,將對公司產生一定影響。
當前汽車行業呈現量增價跌的形勢,汽車行業市場競爭加劇,主機廠在汽車電子軟件方面的投資延緩,項目開發周期拉長,同時整個汽車電子軟件行業競爭激烈,人力成本高企不下等仍持續影響整個行業發展。
基于上述行業競爭情形,光庭信息2024年上半年主動優化營銷策略,提高高附加值的汽車電子軟件產品IP和解決方案業務比例,降低部分低附加值或毛利較低的訂單,集中資源開發優質項目,確保交付質量;上半年,公司主機廠業務有所增長,如公司與吉利汽車的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60.22%,與長城汽車的業務大幅增長。
從各大主營業務來看,受營銷策略優化影響,光庭信息上半年智能駕駛整體銷售收入為7879.5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85%,占營收比重為36.30%;由于主機廠項目金額較大導致部分項目交付周期拉長,且公司主動減少低附加值或毛利較低的訂單,上半年智能座艙業務收入為1.1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18%,其營收占比為52.60%;此外,受主要客戶在國內外業務調整影響,公司上半年新能源業務收入為2175.66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8.51%,但公司加強了其他客戶開拓力度。
在營業收入下降的同時,光庭信息凈利潤為負則主要受日元匯率下跌影響。2024年上半年,公司匯兌損失為2002.2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724.36萬元,對公司凈利潤影響較大。面對日元匯率波動,光庭信息表示,公司積極與客戶溝通,協商調整訂單價格,選擇合適時點結匯,以減少因匯率變化帶來的影響。
增加2億現金管理額度
在披露中報的同時,光庭信息公告宣布增加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最高額度,在原有不超過7億元額度的基礎之上增加2億元額度,即增加后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額度不超過9億元。
光庭信息表示,為控制資金使用風險,公司本次增加的使用閑置募集資金的現金管理方式為購買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保本型產品,單個現金管理產品的期限不超過12個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光庭信息通過IPO募集到的資金凈額為14.79億元,其中超募資金總額10.91億元;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累計使用募集資金6.50億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余額約為9億元,其中現金管理余額約7億元,約1.99億元仍存放于募集資金專用賬戶。
募投項目建設方面,由于實際執行過程中受宏觀經濟波動等因素影響,公司建設項目因施工許可證等手續辦理時間較長,建設開工有所推遲,部分研發類項目因研發所需場所建設進程滯后而進一步延緩,項目整體進度與原計劃存在差異。
按照計劃,光庭信息擬將募集資金用于“基于域控制器的汽車電子基礎軟件平臺建設項目”“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和模擬平臺建設項目”“智能網聯汽車軟件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原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均為2023年12月,后于2023年4月宣布延期12個月至2024年12月。截至2024年6月末,上述3個項目投資進度分別為65.06%、30.17%、90.08%。
公司超募資金則用于“光庭智能網聯汽車軟件產業園二期部分項目”“光庭華南總部基地項目”“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光庭智能網聯汽車軟件產業園二期部分項目”原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為2024年4月,今年4月宣布延后至2024年12月,截至2024年6月末投資進度為13.6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