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90后”楊璟珩:讓“三臺木刻”在國潮翻涌

      涪江觀察 2024-06-15 14:24:41

      夏日的風拂過涪江河畔,蕩起潼川古城的燈籠搖曳生姿。

      漫步古城,古城墻、古院落、石板路……行人游覽這里的每一步,都能感知到撲面而來的歷史底蘊和煙火氣息。

      6月初,記者循著一陣木材香,踏進古城里“雕客時光非遺木工坊”的大門,走進一個妙趣橫生的木頭世界。

      墻上懸掛著鋸子、鑿子、墨斗等斑駁的老物件;

      老木桌上的原木切片,被刻印上二十四節氣歌;

      置物架上,排列著新穎有趣的木刻文創……

      置身于這個空間,記者的每一次欣賞、每一次觸摸,都感受到了三臺木刻的生命力。

      未命名.jpg

      這間非遺木工坊的主人,正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雕(三臺木刻)的第五代傳承人楊璟珩

      她說:“一塊木頭在木匠手里,就能幻化成生動的畫卷,可以承載無限想象力與創造力。我想讓每一位走進木工坊的‘雕客’,都能愛上雕刻。”

      微信圖片_20240612102545.jpg

       

       

      遇見木刻 “楊老師”到“楊木匠”的角色轉變

       


      作為一名“90后”,楊璟珩未曾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楊木匠”。畢竟,對于曾是教師、主持人的她來說,“楊老師”這個稱呼,似乎聽起來更為“光鮮”。

      這樣的角色轉變,皆緣于2015年夏天的一次震撼之遇。

      這年,楊璟珩隨未婚夫小陳到三臺博物館,參觀木刻展覽《筆耕·刀刻》。在這里,她看到了百余個鬼斧神工的木刻作品,深深為之震撼。

      無論是筆走龍蛇的匾額、楹聯,還是古色古香的十二金釵木刻圖,亦或是惟妙惟肖的花鳥魚蟲雕刻擺件……站在這些木刻作品前,她心中充滿敬意和感慨。

      這些作品,皆出自三臺木刻的第四代傳承人陳乾洪,及其師傅牟柯之手。而陳乾洪,正是楊璟珩未婚夫的父親。

      22_副本.jpg

      與小陳成婚后,楊璟珩從“公公”這里,了解到更多三臺木刻的歷史,還聽到許多關于其師傅牟柯,少年從他鄉流落三臺拜師苦學木刻的故事。

      三臺木刻自唐代即有記載,歷經七百余年的風雨滄桑,傳至明末清初,在潼川古城成為榮耀一方的民間手藝。

      到民國時期,木刻藝人顧文華,牽頭成立了三臺刊刻印刷工會。那時,貧寒子弟牟柯,慕名從蓬溪縣徒步至三臺,欲拜顧文華為師。

      因時局動蕩,牟柯幾經周折,拜顧文華之徒馮文清為師,成為有記載的三臺木刻第三代傳承人。

      或是牟柯命運多舛、苦學木刻的故事,在楊璟珩心中烙下印記;

      或是見陳乾洪在工作室,朝夕雕琢木材的身影感染了她;

      亦或是自身流淌在骨子里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喚醒了她……

      對木刻的喜愛,一天天在楊璟珩心里潛滋暗長。

      2022年,楊璟珩拜陳乾洪為師,手握刻刀,靜心學習木刻技藝。由此,她從“楊老師”轉身成為了“楊木匠”

      12_副本.jpg

       

      走進木刻 閉關修煉 尋木匠雅心

       


      “木刻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手藝,不能求快,要沉得住氣、靜得下心。”學習之初,楊璟珩用4個月時間閉關在家,從認識、使用工具,再到埋頭閱覽資料、學習木刻藝術作品……那些不分晝夜的日子,她重新做回一名學生,一筆一畫、一刀一鑿,一點點吸納著傳統木雕木刻文化的精華。

      “學習木刻,給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楊璟珩坦言,在這之前,她所理解的木匠,不過是走村串戶幫忙打家具、上房搭梁干活的工匠。當她真正走進木刻的世界,手拿工具親手操作后,方知木匠手藝并非粗鄙之活,反而是一件非常雅的事

       

       

      楊璟珩——

       

       

      “可以說,整個木刻作品的設計、技藝,包括每個細節的處理都有講究,這是傳統文化與傳統技藝的濃縮。長期與木刻接觸,能夠從中學到中國這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而后,楊璟珩開始將學習的目光投向全國,深究各地木雕木刻的文化脈絡與技藝風格。她先后到河北、江浙、福建、重慶等地尋訪、觀摩木雕古建筑,參觀各家木雕生產的制作工藝。

      走得越多,看得越多,楊璟珩發現,木頭是特別有人情味的材料,木雕木刻藝術也是美的,是具有穿透力的靜止的美。與它打交道的人,心態總會變得更加柔和。

      21_副本.jpg

       

      傳承木刻 讓“三臺木刻”在國潮翻涌

       


      “‘90后’的我,如何在父輩手藝基礎上,將木雕木刻藝術與現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讓更多人喜歡傳統手工藝文化?”這是楊璟珩成為三臺木刻傳承人后,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2023年4月,木雕(三臺木刻)項目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9_副本.jpg

      趁此契機,楊璟珩多方考察,將設想已久的“雕客時光非遺木工坊”落地設在三臺縣酪香路。

      楊璟珩一邊裝修木工坊,一邊還開起了直播。借助曾任主持人時的經驗優勢,她將木工坊的創意、裝修進程以及對木刻的藝術理念,通過一場場直播分享出去。

       

      “還沒開業,我們工坊就吸引了很多人關注。”作為木工坊“主理人”的楊璟珩,不僅有情懷、有想法,更有敢闖敢試的行動。

      2023年8月,“雕客時光非遺木工坊”開門迎客。同時,她還將自己的木工坊“搬”進了學校課堂,讓孩子們能在書本之外,找到傳統手工藝帶給自己的樂趣。

      273a674a050f0e50d0ce9dcf20f2df99_W020240612376172874001.jpg

       

       

      796e5c162993986a9534b03cd361af2e_W020240612376172992863.jpg

       

      楊璟珩創辦不久,“雕客時光非遺木工坊”被當地授予三臺縣研學旅行基地,還被省文旅廳授予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非遺體驗基地。

      老年人在木工坊尋找手作時代的回憶,小孩子在這里摸索到動手的樂趣,年輕的父母也感嘆:“把孩子放在這里‘學手藝’,比在家刷手機、玩游戲有意義。”


       

       

      13_副本.jpg

      18_副本.jpg

       

       

       

      隨著楊璟珩的木工坊“流量”越來越大,2023年11月,她的第二家非遺木工坊,在三臺魯班湖水庫風景區附近開業;2024年1月,第三家非遺木工坊在潼川古城開門營業。

      眼下,楊璟珩每天都很忙,要么輾轉于各個學校,給孩子們講授非遺故事;要么守在非遺木工坊,手把手教孩子們做木工;要么走進直播間,和網友分享木刻技藝,談創作感受,講非遺故事。

       

      楊璟珩——

       

      “曾經,非遺還未是‘非遺’的時候,也是古人的時尚和潮流;如今,穿過歲月長河,非遺有了匠人的守護,有了新鮮血液的加入,我相信我們的非遺,會迎來更加熠熠生輝的未來。”

      4_副本.jpg

      楊璟珩直言,成立木工坊僅一年多時間,她便認識了很多三臺本地的非遺匠人,聽見了當下國潮的翻涌,更看見了各地了不起的非遺走進鄉鎮、走進校園,更走進越來越多人的心里。(劉玉明 吳桐 涪江觀察記者 李春梅 文/圖/視頻)

      來源:涪江觀察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www.亚洲色图|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久久亚洲成a人片|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