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6 21:44:31
◎垂直供應鏈的成效在于降低了中間成本,最后反映在同樣品質的產品消費價格的下降,對整個行業的技術革新或效率提升帶來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劉雪梅
繼車厘子、榴蓮之后,“吃貨”們的“藍莓自由”也正在逐漸實現。
4月24日,全國首個藍莓盒馬村在云南紅河州蒙自市鑫榮懋藍莓基地揭牌,通過訂單農業的模式,這個1100畝的藍莓基地正直供全國“盒區房”。
作為中國最大的藍莓產地之一,云南氣候環境適宜,種植面積大。甜、大、脆、香是該基地藍莓的研究目標。同時,通過建設垂直供應鏈,還能將成本拉低,從而打造出售價僅為國際大牌一半的平價藍莓。
盒馬對此亦寄予了厚望。據盒馬藍莓采購胡勝杰介紹,經過6年20次品種迭代,紅河盒馬村藍莓帶動藍莓在盒馬的月均銷量增長近一倍。盒馬全國生鮮采銷負責人許愛軍表示,除了將藍莓的價格打下來之外,也聯動供應商、種植戶共同打造繼車厘子、榴蓮之后的下一個國產“超級水果”。
據記者了解,除了藍莓之外,盒馬還在牛油果、奇異果等水果品類上發力。
事實上,“垂直供應鏈建設”這一口號,盒馬已喊了多年。這也是京東、拼多多、叮咚買菜等各大電商、生鮮平臺扎堆的超級賽道。
去年年初,時任盒馬CEO的侯毅曾明確表示“商品力是盒馬唯一的核心競爭力”,而垂直的供應鏈建設,更被他視為盒馬折扣化轉型所倚仗的三駕馬車之一。
今年以來,在接連不斷的爭議和變局之下,盒馬的商品力建設到底如何?如今,零售業商品端的同質化競爭越發明顯,盒馬能靠垂直供應鏈“證明”自己嗎?
在位于云南紅河州蒙自市的鑫榮懋藍莓基地,1100畝藍莓直供盒馬。自2018年開始,盒馬就開始給紅河藍莓基地反饋市場洞察,聯手基地迭代藍莓品種多達20種,并持續進行品種改良、技術創新。
據盒馬采購胡勝杰介紹,經過6年深度合作,盒馬村藍莓每畝平均產能能達到1.5噸,具有較高性價比。同時,采取不同品種間的切換,云南藍莓的嘗味期被拉長到從當年11月到次年6月。
此外,據盒馬方面表示,今年藍莓盒馬村還在試驗新品種,計劃補齊9月-11月的國產藍莓市場空白。
在基地現場,記者還看到了一些現代化農業才有的“黑科技”,“看天吃飯”成為過去式。
據鑫榮懋集團藍莓產品部副總監、盒馬村負責人郝亞琪介紹,基地與全球最大的智利藍莓種植公司Hortifrut深度合作,引進一批國外同緯度藍莓優良品種,從中選育出適宜在紅河州規模種植的藍莓新品種。
郝亞琪透露,藍莓樹苗非常嬌貴,果實的甜度、大小都很容易受外界影響。為此,基地打造了過硬的硬件設施,如以色列脈沖灌溉設備、覆蓋希臘無影膜的智能化大棚、意大利進口的分選加工一體化設備,能實現藍莓生長對營養、溫度、濕度需求的標準化。
現在,記者在盒馬APP上可以找到兩款云南藍莓,果徑分別為18mm和22mm。記者從盒馬方面了解到,這是今年3月1日開始,盒馬通過垂直供應鏈建設,定向采購云南藍莓推出的兩個規格。
由于規模效應和減少了中間環節和損耗,這兩款藍莓的售價僅為國際大牌一半,拉動盒馬藍莓月均銷量增長近一倍。
盒馬希望,隨著今后藍莓市場普及率的提高,其有望成為下一個超級水果,連年加碼也是在未雨綢繆。
究其原因,盒馬數據顯示,車厘子、莓類、柑橘是銷售最高的3個品類,其中草莓、藍莓又是莓類中的“扛把子”。此外,藍莓的市場認知度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郝亞琪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各方對藍莓的推動,市場對藍莓的認知度正在逐漸提高,這類零食化、健康化的水果可能更符合消費者長期的需求,“我認為,越容易觸達、大家吃起來更方便以及大家容易購買且購買頻次高的水果,是更具備消費潛力的,有望成為超級水果”。
事實上,跳出盒馬、跳出藍莓乃至水果產業,零售圈一場“超級水果”的大戰已經開打。
今年3月底,京東超市上線“百億農補”會場,宣布將在3年內投入100億元補貼農產品。以藍莓為例,京東超市深入云南產業帶,通過建立產地直發倉等模式,加上補貼,在嚴控產品品質的同時打出全網最低的“產地價”。
叮咚買菜旗下的紅河山谷啵啵脆超大藍莓,產自云南紅河州州府蒙自市的訂單種植藍莓基地。據悉,在采收期間,經過采摘的藍莓,當天就會被運到冷庫進行預冷,繼而裝到叮咚賣菜定制的包裝“水果杯”中,再通過全程冷鏈運送到其位于上海、北京等地的城市分選中心。
這兩年,盒馬在水果品類上早就有動作。
2023年開始,盒馬聯合東航物流持續每周包機,將美國的車厘子、泰國的龍宮果和貓山王帶到消費者的餐桌上。
此外,盒馬于去年9月與17家“水果巨頭”達成戰略合作,為消費者空運來自全球的水果,包括來自智利的第一大車厘子種植出口公司Garces Fruit吉制、東航物流生鮮港等。
今年4月2日,佳沛在盒馬舉辦2024年新品季啟動儀式。佳沛大中華區銷售副總裁陸濤表示,從2018年開始合作至今,盒馬的佳沛奇異果銷量已經實現五倍增長。
與藍莓的價格下降相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奇異果品類。
“今年奇異果售價比去年同期便宜10%~30%。”盒馬全國水果采銷負責人陳楊輝表示,通過大規模直采,盒馬與佳沛、佳農等聯手把價格“打下來”。
水果價格下降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陳楊輝告訴記者,關鍵便在于鏈路的破局。
“正常情況下,要先到一級批發市場,到了之后還要分選,鏈路環節是拉得很開的,要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這樣層層周轉。”陳楊輝對記者表示,盒馬是基地直接到倉,到倉以后直接到店,“比如說到嘉興倉,嘉興倉以后我們再分往南京、杭州、合肥等”。
也就是說,經過鏈路的級級轉運,運費、損耗和人工成本會上漲,而水果的新鮮度就大為降低了。
藍莓之所以在今年達成了價格上的破局,也與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提高有關。
“最早這個基地里可能有十幾個藍莓品種,采上來之后的口感大小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沒有辦法交付給用戶一個相對穩定的品質,只能選擇品質好的那部分品種。但這時候,由于供需關系和產能的變化,它的價格是有波動的,是無法做到均衡價格的。”陳楊輝告訴記者,隨著當下藍莓品種和品質趨于穩定,產能已經可以是計劃的,是可控的。
以藍莓為代表的整個水果品類,都是盒馬垂直供應鏈建設上的一個切面。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垂直供應鏈其實就是深耕單一品類甚至是一個單品,“如果是農產品的垂直供應鏈(建設),主要還是要看這個品類的標準化程度、損耗是否低到行業領先、對產業鏈的掌控程度(例如有自種的基地)等”。
藍莓基地打造了過硬的硬件設施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婷 攝
除了水果,在烘焙品類上,2023年4月,糖盒食品(昆山)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通過上游垂直供應鏈布局,降低生產成本,試圖把烘焙商品的價格打下來。據盒馬方面介紹,糖盒食品(昆山)有限公司是由盒馬孵化的烘焙產業互聯網平臺,工廠占地約6000平方米,坐落在昆山市張浦鎮。
值得一提的是,從達成合作到合資辦廠,就是一個垂直供應鏈建設逐漸深入的過程。
莊帥告訴記者,在垂直供應鏈的建設上,找合作伙伴只是前期工作,后期一定要掌控種植養殖的部分才行,“不然合作伙伴可以和任何一家合作且價高者得。當然,也可以直接控股或者收購合作伙伴”。
垂直供應鏈的建設被盒馬視為折扣化變革中的重點。
盒馬創始人侯毅曾在去年表示,改革核心是以垂直供應鏈重構采購等環節,建立以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代工生產)、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貼牌生產)為核心的采購體系,重構供應鏈體系。
雖然其他零售商并未明確打出“垂直供應鏈”的口號,但都在加碼供應鏈上不遺余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叮咚買菜處獲悉,包括大理海菜在內,叮咚買菜通過“綠水青山”計劃在云南采購超20種蔬菜,總采購額過億元,預計今年采購量還將有所增加。今年2月,叮咚買菜方面也表示,針對“繼續提升供應鏈效率”的目標,會加快各區域在整體經營能力上的調整和改善。
零售商在竭力在商品層面打出差異化,靠垂直供應鏈建設,這個目標能實現嗎?
莊帥認為,垂直供應鏈的成效首先體現在品質的提升上,是通過規模擴大和掌控供應鏈能力增強,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是不是要降低價格也不一定,畢竟品質高也可以賣得貴一些,這樣企業利潤會上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翟天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運營商而言,供應鏈一體化和更新迭代升級,是需要前期投入的,會有成本的增加。
“但從供應關節的角度來看,相對于傳統的供應鏈,這種垂直一體供應方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和不必要的成本,因而降低了零售價格,實現了供應鏈的降本增效,占據了行業供應優勢,拓展了市場份額,以最終實現收益大于前期投入的利潤獲取。”翟天昶說。
在翟天昶看來,盒馬屬于采購運營零售一體化,其產品來源主要是訂單式農業,找到合作方,按其要求來生產供應。他說:“降本增效主要是對于采購供應實現一體化運營的產業而言。從生產的角度,降本增效主要來自于訂單農業減少的信息不對稱,使得產出能按照需求穩定銷售,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簡單來說,垂直供應鏈的成效在于降低了中間成本,最后反映在同樣品質的產品消費價格的下降,對整個行業的技術革新或效率提升帶來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不過,翟天昶也提到,建設垂直供應鏈未必就能等同于占據了絕對的競爭優勢,如果多家零售商都具備了這一能力,那市場依然會處于高度競爭狀態。
但跑得越早的,有可能處在領先地位。持續加碼垂直供應鏈,盒馬希望由此獲得一點先發優勢。
近日,盒馬恢復了X黃金會員/X鉆石會員開卡、續費服務,4月以來,又有消息稱,盒馬門店悄悄取消了“線下專享價”。種種跡象表明,新帥上任之后,盒馬正在回調戰略。
但建設垂直供應鏈的工作一直在持續。長期來看,硬實力的打造依然考驗著盒馬的長期主義精神。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