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 碳市場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助力實現碳減排總量控制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9 14:56:19

      ◎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在今年兩會期間提交了《關于加強金融手段助力低碳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提案》。他指出,碳市場定價機制有待完善和優化,市場活躍度也需要提升。

      每經記者|黃宗彥    每經編輯|楊夏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

      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今年,在ESG和雙碳領域方面,趙柏基提交了《關于加強金融手段助力低碳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提案》。他指出,碳市場定價機制有待完善和優化,市場活躍度也需要提升。

      對此,他建議擴大碳市場行業覆蓋及參與主體范圍,落實碳減排總量控制目標,促進碳金融產品創新。

      碳市場擴容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納入更多行業,碳排數據計算、配額分配難度、產品復雜程度將可能全面提升,對交易主體將帶來不少挑戰。

      趙柏基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擴大的過程中,面臨著技術和市場的雙重挑戰。企業應盡早統籌安排碳管理,做好數據監測、報告和管理工作,通過對市場配額和碳價的預期投資低碳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流程,降低經營壓力與轉型風險。

      擴容后八大行業占全國碳排放量75%

      建議摘錄:下一步將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造紙、民航等七個行業納入碳市場后,八大行業將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5%,覆蓋企業8000多家。擴圍后對參與主體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

      NBD:我們注意到,您在提案中提到了擴大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其中包括石化、化工、建材等七大行業有序納入碳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您認為這些行業可能會面臨哪些挑戰?您如何評估這些行業參與碳市場的潛在影響,以及對于實現碳減排總量控制目標的貢獻?

      趙柏基:《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將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完善法律法規、啟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更成熟的碳市場,再次顯示了碳市場交易機制對促進降碳減排的重要性。下一步將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造紙、民航等七個行業納入后,這八大行業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75%,對實現碳減排總量控制目標、落實低碳轉型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這些行業具有一定的人才、技術、管理基礎,數據質量基礎也較好,不僅更容易實現對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對于未來納入廣泛的行業也能起到示范作用。

      在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擴大的過程中,面臨著技術和市場的雙重挑戰。技術挑戰,包括對重點行業的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查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問題。對此,生態環境部已開展相關專項研究,相信首次擴圍很快實現。

      市場挑戰,指的是擴圍后對參與主體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

      首先,如果全國碳市場從電力行業擴容到八大行業,覆蓋企業將達到8000多家。從行業來講,許多工業企業生產工序復雜,不同地區的生產水平也存在很大差異。如此龐大的企業群體,目前積累的碳排放數據還不足,數據質量也有待提升,給碳排放管理法規、標準、管理和核查能力建設帶來很大挑戰。

      其次,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通過配額分配制度,從激勵與約束效應兩方面督促企業減排,但如果企業未能提前做好長期減排規劃,會給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企業應盡早統籌安排碳管理,做好數據監測、報告和管理工作,通過對市場配額和碳價的預期投資低碳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流程,降低經營壓力與轉型風險。

      碳金融衍生產品幫助規避風險,促進價格發現

      建議摘錄:碳金融衍生品是對碳現貨市場的有效補充。當碳排放權現貨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時,相關金融衍生品能幫助市場參與者管理風險。成熟的碳金融衍生品市場,對于碳排放權現貨市場的價格發現也有促進作用。

      NBD:在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碳金融產品方面,您提到了引導金融機構設計推出碳期貨、碳遠期、碳期權等風險管理工具。您認為這些碳金融產品的推出將如何影響碳市場的流動性和定價效率?您如何看待金融機構在碳市場中的角色和責任?

      趙柏基:碳遠期、碳期貨、碳期權、碳掉期等均為碳金融衍生品。它們是對碳現貨市場的有效補充。當碳排放權現貨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時,相關金融衍生品能幫助市場參與者管理風險。同時,成熟的碳金融衍生品市場,對于碳排放權現貨市場的價格發現也有促進作用。

      以碳期貨為例,當市場參與者預期價格上升,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期貨合約;反之,當市場參與者預期價格下跌時,可以在市場上買入期貨合約,兩種操作都可以讓該參與者在未來某一時點以相對固定價格買賣碳排放權,從而鎖定未來收益與成本、規避價格風險。

      從整個市場角度來看,如果期貨價格高于現貨價格,代表對未來市場更有信心的人偏多;反之則意味著大部分人對未來市場不樂觀。這種價差是市場參與者對市場供求關系預期的博弈的結果,因此能夠促進現貨市場發現價格,吸引更多主體加入到交易活動中,增加流動性。

      近年來,國際上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都在嘗試開發碳金融衍生品市場。歐盟EU-ETS流動性最強、市場份額最大的交易產品就是碳期貨,與碳現貨共同成為市場參與者進行套期保值的關鍵金融工具。目前,我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已陸續推出碳遠期產品,相信將有助于提高全國碳市場的流動性及定價效率。

      盡管目前全國碳市場尚未允許控排企業之外的第三方機構參與,但未來金融機構極有可能作為交易主體之一,通過購買或出售碳配額或碳減排信用來填補供需空白,發揮市場主導作用的同時不影響控排企業合規履約。

      首先,金融機構可以收集發布市場信息來增強碳價格的發現過程;其次,金融機構能夠圍繞碳交易權開發更多樣的產品服務,幫助企業在開展減排工作時實現利益最大化,增強企業碳減排的動力;再次,金融機構還能發揮做市商的功能,盤活碳現貨和期貨市場,增加交易的深度和廣度;最后,隨著金融機構的參與,相應的金融法規也將更加完善,將為現貨和衍生品交易市場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交易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 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今年,在ESG和雙碳領域方面,趙柏基提交了《關于加強金融手段助力低碳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提案》。他指出,碳市場定價機制有待完善和優化,市場活躍度也需要提升。 對此,他建議擴大碳市場行業覆蓋及參與主體范圍,落實碳減排總量控制目標,促進碳金融產品創新。 碳市場擴容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納入更多行業,碳排數據計算、配額分配難度、產品復雜程度將可能全面提升,對交易主體將帶來不少挑戰。 趙柏基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擴大的過程中,面臨著技術和市場的雙重挑戰。企業應盡早統籌安排碳管理,做好數據監測、報告和管理工作,通過對市場配額和碳價的預期投資低碳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流程,降低經營壓力與轉型風險。 擴容后八大行業占全國碳排放量75% 建議摘錄:下一步將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造紙、民航等七個行業納入碳市場后,八大行業將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5%,覆蓋企業8000多家。擴圍后對參與主體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 NBD:我們注意到,您在提案中提到了擴大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其中包括石化、化工、建材等七大行業有序納入碳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您認為這些行業可能會面臨哪些挑戰?您如何評估這些行業參與碳市場的潛在影響,以及對于實現碳減排總量控制目標的貢獻? 趙柏基:《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將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完善法律法規、啟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更成熟的碳市場,再次顯示了碳市場交易機制對促進降碳減排的重要性。下一步將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造紙、民航等七個行業納入后,這八大行業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75%,對實現碳減排總量控制目標、落實低碳轉型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這些行業具有一定的人才、技術、管理基礎,數據質量基礎也較好,不僅更容易實現對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對于未來納入廣泛的行業也能起到示范作用。 在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擴大的過程中,面臨著技術和市場的雙重挑戰。技術挑戰,包括對重點行業的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查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問題。對此,生態環境部已開展相關專項研究,相信首次擴圍很快實現。 市場挑戰,指的是擴圍后對參與主體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 首先,如果全國碳市場從電力行業擴容到八大行業,覆蓋企業將達到8000多家。從行業來講,許多工業企業生產工序復雜,不同地區的生產水平也存在很大差異。如此龐大的企業群體,目前積累的碳排放數據還不足,數據質量也有待提升,給碳排放管理法規、標準、管理和核查能力建設帶來很大挑戰。 其次,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通過配額分配制度,從激勵與約束效應兩方面督促企業減排,但如果企業未能提前做好長期減排規劃,會給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企業應盡早統籌安排碳管理,做好數據監測、報告和管理工作,通過對市場配額和碳價的預期投資低碳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流程,降低經營壓力與轉型風險。 碳金融衍生產品幫助規避風險,促進價格發現 建議摘錄:碳金融衍生品是對碳現貨市場的有效補充。當碳排放權現貨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時,相關金融衍生品能幫助市場參與者管理風險。成熟的碳金融衍生品市場,對于碳排放權現貨市場的價格發現也有促進作用。 NBD:在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碳金融產品方面,您提到了引導金融機構設計推出碳期貨、碳遠期、碳期權等風險管理工具。您認為這些碳金融產品的推出將如何影響碳市場的流動性和定價效率?您如何看待金融機構在碳市場中的角色和責任? 趙柏基:碳遠期、碳期貨、碳期權、碳掉期等均為碳金融衍生品。它們是對碳現貨市場的有效補充。當碳排放權現貨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時,相關金融衍生品能幫助市場參與者管理風險。同時,成熟的碳金融衍生品市場,對于碳排放權現貨市場的價格發現也有促進作用。 以碳期貨為例,當市場參與者預期價格上升,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期貨合約;反之,當市場參與者預期價格下跌時,可以在市場上買入期貨合約,兩種操作都可以讓該參與者在未來某一時點以相對固定價格買賣碳排放權,從而鎖定未來收益與成本、規避價格風險。 從整個市場角度來看,如果期貨價格高于現貨價格,代表對未來市場更有信心的人偏多;反之則意味著大部分人對未來市場不樂觀。這種價差是市場參與者對市場供求關系預期的博弈的結果,因此能夠促進現貨市場發現價格,吸引更多主體加入到交易活動中,增加流動性。 近年來,國際上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都在嘗試開發碳金融衍生品市場。歐盟EU-ETS流動性最強、市場份額最大的交易產品就是碳期貨,與碳現貨共同成為市場參與者進行套期保值的關鍵金融工具。目前,我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已陸續推出碳遠期產品,相信將有助于提高全國碳市場的流動性及定價效率。 盡管目前全國碳市場尚未允許控排企業之外的第三方機構參與,但未來金融機構極有可能作為交易主體之一,通過購買或出售碳配額或碳減排信用來填補供需空白,發揮市場主導作用的同時不影響控排企業合規履約。 首先,金融機構可以收集發布市場信息來增強碳價格的發現過程;其次,金融機構能夠圍繞碳交易權開發更多樣的產品服務,幫助企業在開展減排工作時實現利益最大化,增強企業碳減排的動力;再次,金融機構還能發揮做市商的功能,盤活碳現貨和期貨市場,增加交易的深度和廣度;最后,隨著金融機構的參與,相應的金融法規也將更加完善,將為現貨和衍生品交易市場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交易環境。
      金融 碳排放 減排 普華永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2022中文字字幕久亚洲|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