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工信部發文促人形機器人發展: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引領 加快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2 23:23:52

      《意見》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引領,在機器人已有成熟技術基礎上,重點在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肢體”關鍵技術、技術創新體系等領域取得突破。

      加快人形機器人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模式。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11月2日,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參觀者在數博會上與人形機器人握手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人形機器人是未來產業的新賽道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在解讀該《意見》時表示,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是未來產業的新賽道。

      “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前期已有一定基礎,但在關鍵基礎部件、操作系統、整機產品、領軍企業和產業生態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項,需要加強政策引導,集聚資源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該負責人表示,為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有力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工信部印發《意見》。

      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人形機器人是典型的未來產業,目前我國人形機器人仍然處于發展初期,尚未產業化,商業化路徑仍在萌芽中。創新發展主要體現了其新質生產力的特征,以技術創新、場景創新等系列創新活動引領人形機器人發展。

      北京萌貨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祁遠武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提到,我們需要提前在人形機器人方面進行布局。

      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引領

      記者注意到,《意見》在突破關鍵技術、培育重點產品、拓展場景應用、營造產業生態、強化支撐能力等幾方面進行了部署。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在解讀該《意見》時表示,《意見》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引領,在機器人已有成熟技術基礎上,重點在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肢體”關鍵技術、技術創新體系等領域取得突破。

      具體而言,一是開發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大腦”,增強環境感知、行為控制、人機交互能力,開發控制人形機器人運動的“小腦”,搭建運動控制算法庫,建立網絡控制系統架構。

      二是系統部署“機器肢”關鍵技術群,打造仿人機械臂、靈巧手和腿足,攻關“機器體”關鍵技術群,突破輕量化骨骼、高強度本體結構、高精度傳感等技術。

      三是構建完善人形機器人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支持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學研用組成創新聯合體,加快人形機器人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模式。

      楊嶺表示,這瞄準的是人形機器人通用和仿人兩個主要特點。“大腦”主要指決策與學習,“小腦”主要指運動控制,“肢體”指動作執行。“人工智能引領其實主要是賦能人形機器人自我學習能力、決策能力,重點是‘大腦’功能的完善。它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可以類比成提供了人形機器人終身學習的營養和方法。”

      祁遠武表示,提出在這些方面進行關鍵技術突破,主要還是出于現實應用場景的考慮。他提到,目前人形機器人的雙足行走能力、續航能力等方面的技術還有待突破。另外,大模型促進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能夠加速機器人的研發。

      在拓展場景應用方面,《意見》提到打造制造業典型場景,其中提到了“聚焦3C、汽車等制造業重點領域,提升人形機器人工具操作與任務執行能力,打造人形機器人示范產線和工廠,在典型制造場景實現深度應用。”

      為何首先提出了3C、汽車等行業?對此,楊嶺表示,場景的打造體現了未來人形機器人的主要產品應用市場,其一方面取決于相關市場主體對技術應用可行性的判斷,另一方面體現了相關領域的對新技術應用更加包容。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器人 機器人概念 人工智能 工信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