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杭州蘇州合肥“組團升級”,長三角贏麻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9 08:12:33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盧祥勇 楊歡    

      超大、特大城市的名單仍在持續拉長。

      根據住建部最新發布的《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城市增加至10座,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天津、東莞、武漢和杭州。

      在500-1000萬人區間的城市為9座,分別為西安、鄭州、南京、濟南、合肥、沈陽、青島、長沙和蘇州。按照現行分類標準,兩類城市分別為超、特大城市。

      與2020年統計局根據七普數據公布的超、特大城市名單相比,武漢、東莞、杭州成為新入圍的超大城市,合肥、蘇州則為僅有的兩座新晉特大城市。其中,有三座城市來自長三角省份。

      去年,長三角人口增長面臨兩極分化。一方面,江蘇、浙江兩省的人口機械增長居于全國前三,安徽也位居第五,對省外流動人口仍有極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自然增長量則跌破50萬,與往年相比規模幾乎“腰斬”。超、特大城市的迅速成長,則繪制出了長三角城市人口的另一個切面。

      需要說明的是,住建部與國家統計局數據存在出入,并不能完全作為超、特大城市的評價標準,但也能提供城市人口發展趨勢的參照。

      CFF20LXzkOx7bgvdKf4swr5190WWQyuPhM9cNK7OFaplBjAh27SRftJCMkEtjFY2gvUicM1kttXR7s5zPViazyZw.jpg

      杭州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01

      隨著杭州晉升超大城市,繼上海之后長三角第二座超大城市“破土而出”。

      對于升格為超大城市,杭州一直不乏期待。今年9月,杭州發布“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其中就特別提及,杭州位于中國特大城市首位,正處于躍升超大城市“臨界點”。而在更早發布的人口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杭州也預計,到2025年城區人口總量將突破1100萬,達到超大城市標準。

      就在不久前,杭州本地媒體調研指出,由于業內認為超大城市與國際上定義的“國際大都市”意義相仿,向超大城市邁進,意味著杭州距離“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再近一步,城市也將聚集更強大的經濟和產業實力,提供更多更好就業機會、更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同時,這一步更意味著,杭州在與同類城市的比拼中有了新的坐標。

      事實上,在長三角城市中,杭州一度并非超大城市的有利“候選”。2016年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曾勾畫了一個城市金字塔體系,其中,緊隨超大城市上海之后的是,被定位為長三角城市群唯一“特大城市”的南京,而杭州則僅與合肥、蘇州同為“I型大城市”。此消息一出,“杭州不如南京”的聲音四起,如何擺正杭州位置一度引發熱議。

      有分析認為,杭州與南京的最大差異在于區劃,南京已實現全域市區格局,而杭州仍轄下兩縣兩縣級市,分流部分城區常住人口。就在此后一年,杭州臨安撤縣設區設區,帶動近60萬人納入城區杭州市區范圍。到去年,南京城區人口數量為699.31萬人,已被杭州拉開差距。

      CFF20LXzkOx7bgvdKf4swr5190WWQyuPxziaf1RCtIJnLtANjn0Hsnvv95uPtsDZxjs8DPIYe6uHJmghhZwkibEg.jpg

      除重構區域內城市關系外,杭州也迎來與區域外高能級城市“同臺競技”的機會。

      與長三角相比,人口基數更大、分布更為密集的珠三角地區,在超、特大城市的數量上一直更有優勢。根據2020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信息,珠三角僅超大城市就有廣州、深圳、東莞三座,以及佛山一座特大城市。

      按照住建部此番公布數據,長三角超、特大城市將達到5座,實現對珠三角的反超。其中,杭州更是與廣、深處于同一梯隊。

      問題在于,杭州如何與兩座城市正面競爭?

      從過去幾年的人口增長情況來看,盡管杭州人口增長在少數年份(2015年)快于深圳,但總的來看兩市人口總量差距不斷拉大。到去年,在自然增長率走低等因素的影響下,杭州常住人口增長率僅為1.41%,盡管跑贏全國大盤,但仍是多年新低。

      CFF20LXzkOx7bgvdKf4swr5190WWQyuPEjynpN7PvyicUsahHmkjsT1x2MTiaibXCQTuhp0ZGtacf3uFfibvFLeTsQ.jpg

      事實上,在引人方面,杭州已展開新一輪布局。今年3月,杭州發布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政策,將落戶門檻進一步放寬至大專35周歲以下繳納社保即可落戶,同時放寬投靠落戶政策。

      就在不久前,杭州還對外透露,杭州都市圈規劃獲得國家批復,外界看來,這將推動杭州在人口等方面的資源凝聚力,提升在更廣闊范圍內配置資源的水平。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02

      相較于杭州,在蘇州和合肥邁向特大城市的過程中,城市格局的影響更加明顯。

      就在不久前,“蘇州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曾發布一則“情況說明”,對“蘇州工業園區并入姑蘇區”的不實信息進行辟謠。但與此同時,其向外界傳遞一則更為重磅的信息:由于國家統計局對全國城鄉分類代碼進行調整,蘇州工業園五個街道納入主城區統計,若以此來計算2020年七普數據,蘇州城區常住人口將達到512.51萬人。

      CFF20LXzkOx7bgvdKf4swr5190WWQyuPia5q8UmonaKePX0ZKCZZ886iamWpnzPQroiaQfBtdrakBsbeUia4gPjoBw.jpg

      蘇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余蕊均 攝

      換句話說,得益于統計口徑調整,蘇州今年大概率也將正式成為特大城市。

      合肥與此類似。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調整后的城鄉分類代碼,合肥下轄的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個園區的大部分街道,調整后也被納入城區人口統計范圍,盡管尚未公開信息披露調整后的數據,但合肥無疑將面對與蘇州類似的“升格”機遇。

      而即便不考慮統計調整因素的影響,蘇州、合肥城區能級增強、“向心力”提升,對城區人口的增長無疑具有推動作用。

      與大部分珠三角城市相比,長三角城市縣域經濟更為發達,以鄉鎮企業帶動的城市發展模式下,大量資源散布在城市的周遭區域,中心城區發展相對較慢,“小馬拉大車”的情況普遍存在。

      以蘇州為例,其下轄的常熟、張家港、昆山、太倉四個縣級市,其去年各自城區常住人口之和相當于蘇州城區常住人口的超過40%,大大降低了蘇州城區人口集中度。

      縣域經濟仍是長三角城市發展的“制勝法寶”,但中心城區已愈加成為各市著力的重點,一種更加協同的發展模式在各地加速探索。

      此前,在尚未“升格”之際,蘇州就已提出“按千萬級人口特大城市的定位”,以“大蘇州”思維加強市域統籌和總體謀劃。

      自2021年開始,蘇州頻頻提出“全域一體化”,構建起主城區與各縣級市之間的“45分鐘市域交通圈”,構建各類板塊間的合作平臺和載體。通過提升中心城區的統籌能力,推動全市“攥指成拳”,合力提升全市發展能級。

      反觀合肥,10年前也曾有過“大合肥”的發展暢想。眼下,隨著合肥因“政府風投”而實現產業能級的提升,城市格局也將面臨新一輪重塑的可能。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03

      杭州“登頂”,蘇州、合肥“撞線”,還不足以構成長三角城市人口增長的全貌。仍有后備城市也躍躍欲試,向超、特大城市進發。

      一直穩坐特大城市“寶座”的南京,正是處于轉身關鍵期的代表性城市之一。但略顯尷尬的是,南京正面臨一個“標兵已遠、追兵漸進”的局面。

      與杭州類似,在“十四五”規劃中,南京提出將在五年內從特大城市走向超大城市,并推動城市格局和能級躍升。然而,對比“連跳兩級”、迅速實現向超大城市“蛻變”的杭州,原本定位更高一級的南京,反而陷入“落后”局面。

      根據住建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杭州、南京兩市的城區常住人口數量分別為682.2萬和671.4萬,僅有10.8萬的差距。然而到去年,該差值已擴大至302.8萬,距離超大城市,南京尚有300余萬的距離。

      在努力向杭州“看齊”的同時,南京還面臨合肥再度反超的可能性。

      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南京常住人口為931.47萬人,而合肥則已經達到936.99萬人,實現對南京的超越。進一步對比兩市10年間的人口增量,南京增長的131萬人更是不敵合肥的191.44萬人。

      數字轉變背后,更引人擔憂的是南京人口吸引力的變化:比起因產業選擇不同而長期被“老對手”杭州領先,原本因對安徽的吸引力被稱為“徽京”的南京,“陣地”也正在被合肥“搶回”。

      有報道指出,南京人口吸引力落于下風,落戶門檻高是主要原因之一,本科落戶的要求一度高于深圳,在新一線城市中也屬門檻最高。在杭州出手近半年后,南京不久前也降低落戶門檻,提出“35歲以下大專學歷繳納社保即可落戶”,重新拉平與杭州“爭奪”人才的“水位線”。

      但這只是第一步。回顧杭州和合肥一路追趕的過程,產業仍是吸引人才的關鍵要素。杭州因阿里巴巴帶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聚集;合肥更通過“政府風投”前瞻布局新興產業,如今收獲人才“果實”。

      此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鄒一南曾分析指出,多地落戶新政的推行將有助于長三角區域內人口要素、勞動力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動,并加快推進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換言之,隨著人才流動洼地被加速磨平,人才流動也將更取決于城市的產業研判和選擇,以及和人才的適配度。

      記者|楊棄非  編輯|盧祥勇 楊歡 杜波

      校對|劉小英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性猛交xx乱|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国产人成网站在线电影动漫| 亚洲高清在线mv|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亚洲午夜福利717|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最新黄色网址|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