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5 14:46:55
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裴健如
據新華社報道,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從總體要求、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加強組織實施等八個方面提出31條政策措施。
創維集團、創維汽車創始人黃宏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的發布,化解了外界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創新歷史時期已經過去的質疑。民營經濟的本質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意見》中也提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
黃宏生認為,在汽車制造業中,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兩家民營企業,經過多年努力,已發展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1~6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約125.56萬輛,拿下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而寧德時代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行業的市場份額從4月份的35.9%上升至5月底的36.3%。這也意味著,全球每賣出3輛電動車,就至少有1輛裝載了寧德時代的電池。
“《意見》對民營企業堅定信心、大膽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激勵和指導作用,堅定了大家做優做強企業的信心。未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將會有巨大進步。”黃宏生認為。
在黃宏生看來,“民營經濟31條”讓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擁有趨于平等的營商環境。如此一來,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就可以放開手腳去干,在研發上進行更大投入。“《意見》的發布,將促使中國企業更快融入世界經濟中。未來,中國企業在制造、科技等領域將會有更多如比亞迪、寧德時代般的世界隱形冠軍出現。”黃宏生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