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18:11:09
每經AI快訊,近日,記者從青海極地自然資源調查研究院獲悉,科研人員在青海江源區實地踏勘時,首次發現長江、瀾滄江源區分布典型的古巖溶地貌,它們形態多樣,具有一定的地帶性分異現象。據了解,此次實地踏勘的古巖溶地貌位于北緯33度30分的長江、瀾滄江源區,首次發現巴塘熱水溝地下暗河、聶恰曲哈希穿洞、唐蕃古驛泉華堆積崖、瀾滄江源溶蝕洼地漏斗湖等古巖溶地貌,江源古巖溶其形成時代主要在新第三紀屬熱帶~亞熱帶環境中,當時江源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按此推算自上新世以來江源已抬升了約3000~3200米左右,古巖溶地貌的發現為江源地區地貌抬升提供了有力證據。據科研人員介紹,巖溶與寒冷環境交替發育了江源典型的巖溶地貌,為我們研究高原古地理環境及其變遷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長江與瀾滄江分水嶺山脊獨特巖溶地形為我們進一步否定了江源區在第四紀曾被冰覆蓋的推論。(央視新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