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落寞的湖北第二城,何以實現“腰部”崛起?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4 19:27:40

      按照湖北的說法,荊州戰略地位重要,擁有480多公里長江“黃金水道”,肩負著建設“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重任,需要不斷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產業集聚力,探索內生型發展的實現路徑。但在城市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突破口究竟在哪?想重振雄風,操作起來并不容易。

      每經記者|余蕊均    每經實習記者|劉旭強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荊州新聞網

      沉寂多時的荊州,眼下再次迎來翻身機會。

      日前,湖北省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動荊州市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外界評價,此舉不僅對荊州有特殊意義,由省委書記、省長坐鎮,以專題會議的形式分析一座城市的現存問題并提出意見建議,放在全國來看也不多見。

      事實上,荊州不振早已成為湖北的一大“心病”。多位區域專家在受訪時均明確提到“(省上)很著急”,直言作為曾經的第二大城市,“荊州不應該這樣”。

      公開報道顯示,“十二五”時期,湖北官方就曾提出實施“壯腰工程”,希望盡快把荊州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的“鋼腰”,但迄今為止,荊州的發展仍難令人滿意。

      論經濟規模,荊州排名湖北第四,2022年剛剛突破3000億元大關,與兩個“副中心城市”相比,幾乎還差了一個自己;

      論人口規模,其以513.51萬人同樣居全省第四,但它同時也是全省唯二人口凈流出超過100萬的設區市(另一個是革命老區黃岡)。

      按照湖北的說法,荊州戰略地位重要,擁有480多公里長江“黃金水道”,肩負著建設“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重任,需要不斷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產業集聚力,探索內生型發展的實現路徑。

      但在城市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突破口究竟在哪?想重振雄風,操作起來并不容易。

      掉隊

      一說到荊州,總會自動關聯“歷史悠久”。如湖北省政府參事、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彭智敏所言,荊州是湖北的一張名片,“其他地方可能全國人民不太清楚,但荊州大家還是知道的。”

      圖片來源:荊州市人民政府網站

      借助江漢平原的自然條件,荊州從農耕社會一路走來,形成了相對發達的農業生產力,也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彭智敏記得,上世紀80年代,大荊州有1000多萬人,“比武漢多多了”。

      但改革開放后,伴隨工業化快速發展,荊州的行情開始“急轉直下”。

      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州無緣重工業布局,只能發展輕工業。盡管其紡織服裝等產業一度聞名全國,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還是輸給了蘇南、廣東等沿海地區,坊間形容為“沿海打敗了沿江”。

      用彭智敏的話說,只有工業化才有可能實現跨越式增長,“荊州錯過了一個比較好的時機”。放到省內來看,這也導致其被襄陽、宜昌超越,丟掉了“湖北第二城”的位置。

      圖片來源:湖北省“十四五”規劃綱要

      “(上世紀)90年代以前,要說荊州被超過,就像在說笑話。”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長江經濟帶智庫聯盟秘書長秦尊文說。

      以荊州和宜昌為例,數據顯示,1978年,荊州GDP為17.66億元,是宜昌的2倍,到1993年經濟總量突破100億元時(116.35億元),荊州仍然保持領先。

      不過,到了2000年,宜昌GDP已達358.27億元,而荊州僅260.35億元,落后近百億。

      2008年,宜昌GDP邁過1000億門檻,此后開始“平穩拉升”,分別于2011年、2015年、2018年、2021年連跨千億臺階,截至2022年,經濟總量達到5502.69億元,是湖北競逐“中西部非省會第一城”的主力之一。

      反觀荊州,2011年經濟總量達到1000億元,2017年站上2000億元臺階,2022年終于突破3000億元大關。

      進一步具體到人均指標上,更能看出差距。

      2022年,宜昌、襄陽的人均GDP分別達到14萬元、11萬元,而荊州僅58577元,不僅不及全省平均水平(92059元)。在省內其他兄弟城市中,也只好于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注:黃岡、恩施2022年人均GDP分別為47457.8元、41248元)。

      即使是最“擅長”的農業,荊州對宜昌和襄陽也無太多優勢。

      2022年,襄陽、宜昌、荊州的一產增加值分別為605.61億元、587.84億元、571.94億元,排名全省前三,合計占湖北一產比重35.4%。

      不過,襄陽、宜昌的一產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到11%,而荊州高達19%。換句話說,更大的比重卻沒有創造更大的價值,荊州急需提高一產“含金量”。

      扶持

      荊州這些年發展得不太好,湖北當地是有共識的。一句“荊州不應該這樣”背后,暗含著防洪壓力、行政區劃調整、交通“盲區”等多重原因。

      圖片來源:荊州新聞網

      多位區域專家均認為,洪水影響荊州發展是可以肯定的,三峽大壩修好前,常常是“半年防汛,半年修水利”的狀態。

      甚至于荊門從荊州劃分出來,也是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它是丘陵地區,不容易受洪水影響,迎來了中石化項目和焦柳鐵路的雙重“加持”,“縣級市”已經不能承載發展所需,需要升格。

      在彭智敏看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荊州連續經歷行政區劃調整,多少有些給它“減負”的意味。“以前太大了,十幾個縣市區,還是以農業為主”。

      可以佐證的是,2022年,荊州、荊門和3個省直管縣(潛江、仙桃、天門)的常住人口合在一起超過1000萬,而在“劃給”荊門12404平方公里后,荊州的面積仍有14099平方公里,比武漢大了一個黃石還多。

      圖片來源:湖北省“十四五”規劃綱要

      進入21世紀以來,水患問題得到根本性好轉,湖北也有意“拉它一把、扶它一把”,其中最具標志性意義的,要數2011年底啟動的“壯腰工程”。

      按照當時的規劃,湖北將在“十二五”期間采取各種扶持措施,把荊州打造成為湖北和長江經濟帶的“鋼腰”,并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包括湖北省財政計劃每年出資1億元,發起設立“荊州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重點支持荊州四大千億級產業發展;

      省財政向荊州新增借款1億元用于壯大政府控股擔保公司資本實力;

      將投資總額3億美元以下鼓勵類、允許類外商投資項目審批權限下放給荊州……

      按照湖北的說法,荊州是湖北之“腰”,是長江經濟帶之“腰”,荊州不振興,湖北“腰桿”不硬,湖北長江經濟帶這條“龍”就難以真正舞動起來。

      而“壯腰工程”的預期目標是,到2015年,荊州GDP達到2180億元,2020年進一步提高至5680億元。不過,實際情況卻是,2020年其GDP僅2361億元。

      顯然,荊州的發展是不及預期的。這也是為什么當地學者在談起這座曾經輝煌的城市時,總不忘強調“(省上)很著急”。

      公開報道顯示,2021年7月,時任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在荊州調研時也曾召開座談會,與省直有關部門就支持荊州高質量發展進行研討。

      按照當時的提法,荊州不僅需要抓縣域經濟,還要壯大城市規模、增強城市功能,同時,還必須在“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上作出更大努力,爭取更大成效”。

      出路

      事實上,在此次召開專題會議不久前,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曾到荊州調研,從中可以窺見解題思路——

      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打造大宗商品鐵水聯運樞紐和農產品交易與集散基地。

      以搭建紡織服裝產業供應鏈為契機,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競爭新優勢。

      敬畏歷史、敬畏文化,切實加強古城保護。

      統籌謀劃新城建設,提高經濟集聚度和城市競爭力。

      在秦尊文看來,荊州有望成為湖北下一個“大城市”,一方面其城區常住人口已接近百萬,同時,《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荊州“跨長江發展”,意味著其迎來了城市能級躍升的重要契機。

      圖片來源:新華網 (曾躍 攝)

      “武漢、襄陽、宜昌都是通過跨江發展實現了跨越。”他指出,現在荊州想壯大城市規模,尤其是提高中心城區的集聚力,不能憑空而來,關鍵還是要有產業支撐。

      煤化工是一個被寄予厚望的突破口。

      2019年9月,隨著“北煤南運”大通道浩吉鐵路開通,歷史上“不產一塊煤”的荊州不僅有了煤炭資源,且雄心勃勃地想要打造繼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之后的“第五個現代煤化工基地”。

      數據顯示,2022年浩吉鐵路運量突破9000萬噸,預計穩定運行后在湖北的下煤量約為1億噸,而荊州基地將承接8000萬噸,在保障電煤基礎上,可就地轉化6000萬噸以上。

      “6000萬噸”被視作當地發展煤化工的底氣,至于其能不能成為荊州首個千億級產業還需時間檢驗。不過,彭智敏還提到,煤化工產業是一條出路,但單靠一個產業來大幅提高工業化水平是很困難的,“還是要多條腿走路”。

      作為農業大市,荊州已明確提出打造“華中預制菜之都”,希望在這條萬億新賽道上有所斬獲。

      秦尊文表示,荊州能否成功突圍,對湖北意義重大。“同為中部大省,湖北過去在農產品加工上一直不如河南和湖南,湖北要打造萬億級現代農產品加工產業,預制菜將占很大體量。”

      當然,產業發展非一日之功,要徹底扭轉落后局面必然還需要一個過程,關鍵是怎么想、怎么做,畢竟“荊州”不能只寫在歷史故事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宏觀動態 宏觀動態 荊州市 湖北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jiz zz在亚洲|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